APP下载

三尺讲台勤耕耘 ,情系山区桃李芳

2021-05-23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研学校

他治学严谨、堪为师范,创新教改、提质增效,努力践行、成效卓著;

他先后获得“清远市连山县先进教师”“连山县优秀班主任”“连山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清远市最美教师”“清远市教坛标兵”等荣誉称号;

他是连山县首批骨干教师,连山县首届名师工作室钱海燕工作室导师,清远市教研室化学中心组成员;

他是中学化学高级教师、连山中学副校长,主持或参与过国家、省、市级教育研究课题若干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治学严谨 堪为师范

邵晖从教27年以来,一直扎根于教学第一线。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独具创造性,富有感染力,形成了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学中,他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参阅教学刊物,广泛吸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略,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探索出一些适合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法和学法。他主动承担市县23节公开课、示范课,其尊重与创造的教学理念和娴熟老道的教学技法受到了教师们的称赞。他勤于总结和笔耕,有19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其中,《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基于愉悦教学理念下的高效化学课堂》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浅谈新课程下生命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并且在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教研中,他潜心于教育教学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大力改革和推进科组备课项目,探索出适合山区民族学校高考备考的有效方略,先后主持或参与过5项市级以上课题。近年,他主持的市级课题“提升民族地区化学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方法与策略研究”于2020年6月圆满结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邵老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他在自身教育教学探索的同时,也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他主讲过“重自我成长 当幸福教师”“坚持教书育人初心 点亮专业成长之路”“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师风格与教师魅力”“立足讲台求实效  扎根课堂促提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愉悦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改革与班主任行为方式的转变”等专题讲座,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先后承担了钱海燕、庞兴涛、唐兴世、赖晶晶四位年轻化学教师的培养工作,从制定工作计划,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班主任工作),传授自己的工作心得,每学期至少听授课教师上课6节,每节课与其交换意见,每学期为对方准备2节以上的示范课,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试卷)的批改(讲评)及信息反馈、课后辅导分层教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方面都言传身教,这四位教师分别获得清远市一等奖和二等奖。2012年,在邵晖的鼓励和帮助下,钱海燕被清远市连山县政府聘为连山县化学学科带头人,2018年,被连山县教育局聘为首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庞兴涛于2016年晋升为高级教师,被提拔为学校教研室副主任。

治学严谨的邵晖,为连山县的青年教师们树立了榜样,是学校的一面旗帜。

创新教改  提质增效

不凡的教学业绩、务实的工作作风、乐于助人的美德,使邵老师在连山中学树立标杆,他的人格魅力和业务能力得到了学校同事的赞赏和上级领导的认可,2012年9月,提升为副校长,主管教学教研工作。

担任教学副校长后,邵晖明确了自己的角色,身感肩负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任,他更加从严要求自己,做到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深谙教学规律,善于管理和协调,工作上高调,做人上低调。邵老师每天早出晚归,巡查课堂,参与听课,访谈学生,与教师交流心得,参与科组活动,身处一线,亲力亲为。他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主动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吸收发达地区学校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以“愉悦的心态、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方法,促进师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邵暉提升为副校长的时候,也正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处于低谷的状态,他迎难而上,在抓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力抓教改教研。

他整顿风气、增强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他加大了校本培训的力度,分别召开老、中、青年教师座谈会,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不断锤炼自己的品质,更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他走近教师,给予教师人文关怀,以心交心,让每位教师一心向校,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他建立了全方位的教师评估、监督、考察机制。为了更好地掌握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动态的教学状况及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有的放矢地加强管理和指导,使评价有根、监督有据、考察有理、奖惩有依,从常规教学、教研、师生考核和评价等方面建立了立体网状的评价机制,促进了教师队伍的良性管理和建设。

他狠抓教研、促教改,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素质水平。一是抓好三支队伍,形成教学“龙头”。三支队伍是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求教研组长必须做到知识、业务、管理三过硬,能团结和领导全组成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学科带头人为专业学科水平最优秀人才,在备课、讲课、辅导诸方面应成为年级学科教学的核心与代表,并负有培养和提携后进的责任。骨干教师为中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者,能在学科教学中独挡一面,承担重任。这支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是学校教务工作中的重点,也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培养好,利用好。二是更新了观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校引进了一些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材料,订阅了一些《国内外教育文摘》《教育科学》等杂志,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三是讲评结合,引入激励机制。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集中一次进行全面的听课、评课,对每节课作出评估提出问题,共同解决,并将评课结果记入教师教学档案。且在普遍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开展全校性的示范观摩教学活动(即教学开放周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优秀教案和优质课的评比,选出典型,评比颁奖,引进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整体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四是着眼未来,培植师资。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青年教师的优劣与否预示着学校未来的发展的好坏与否。因此,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为学校永远不变的中心环节。学校从严、带、练着手,首先要严格选拔高校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其次要做到青年教师同老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最后,要大胆放手让年青教师去担任实验班和毕业班相应学科教师。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教研学校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