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望丝绸之路

2021-05-23马晶

湖南文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玄奘张骞汉武帝

马晶

在去甘肃的路上,心里多少有点新奇,也有一点向往。不为别的,只为丝绸之路。

飞机飞越祁连山,穿过了一片又一片的白。那白色间莽莽苍苍,仿佛大海里一群黑鲸成群结队向前行进,又恍如上古遗存下来的一大片化石群,裸露在荒原上,黑白分明,格外刺眼。蓦然间,我想到了那条河,湘江。它穿行在故乡,穿过岁月长河,与眼前的祁连山一样,江水墨绿,近乎发黑。冬天结冰的时候,它也像眼前的祁连山一样板着面孔,一片死寂。

我想起了毛泽东描写湘江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我不明白,此时此刻为什么想起了故人,想起了湘江。

我想是祁连山的冰天雪地让我产生了移情,是隔空相望的丝绸之路让我产生了联想。于是,在铺天盖地的雪地里想到了万山红遍的岳麓山,在无比寂寥的祁连山顶想到了具有动感的湘江。

丝绸之路在机翼下蜿蜒、爬升、飞逝,既有变幻莫测,更有气象万千。我不知道,张骞当年出使西域的时候,除了一路高扬的黄沙、急促的马蹄声、满目摇曳的沙棘草、暗自飘香的格桑花,以及边关驿站上那轮高挂的冷月,昼夜赶路的张骞是否也有儿女情长,是否也在孤独无望的时候想起过故乡。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气势如虹的“凿空之旅”,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江山社稷一派祥和,国际交流不舍昼夜。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空,同“孔”,凿空,即凿孔。

公元前一二三年,汉武帝刘彻取“博广瞻望”之意,封张骞为博望侯。张骞,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體魄健壮,性格开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立下汗马功劳。

汉武帝时代,长城内外“马牛放纵,蓄积布野”,开创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但在莺歌燕舞的背后,汉武帝也有一个心头之患:北方匈奴,虎视眈眈。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域有个大月氏国,其王被匈奴单于杀死,还把他的头颅做成酒器。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汉书·张骞传》也有记载:“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人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几经征战,没有结果。无奈之下,月氏人只好退避三舍,迁徙到天山北麓的伊犁河流域。月氏王一直想报杀父之仇,但苦于无人相助。

公元前一三九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受汉武帝之派遣,张骞以特命全权大使的身份,由匈奴人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浩浩荡荡从陇西出发,朝行暮宿,踏上了寻找大月氏的西行之路,不料中途为匈奴所俘,从河西走廊押解到匈奴王庭。为软化张骞,逼其顺降,匈奴单于想出了一个妙招,将一名匈奴女子许配给了张骞,以和亲的方式达到扣留目的。这名匈奴女子不仅有情有义,而且家族地位比较高,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佳桑。当时,张骞尚未婚娶,只好表面上接受单于的美意,安下心来,娶妻生子。

这一扣,就是十年。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漫漫长夜,张骞轻抚着随身带去的汉节,想到尚未完成的西行大业,夜不能寐。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张骞逃离匈奴,一路西行,取道车师国,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过帕米尔高原,最后到达大月氏。但是,大月氏的国情业已发生很大变化。曾经的同心同德抗击匈奴,随着征服了邻国大夏,大家决定安居乐业,不再跟匈奴打仗。无奈,张骞只好在大夏国住了下来,以考察为名停留了一年。

漂泊了十三年后,张骞终于带着他的匈奴妻子佳桑和孩子一起,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当衣衫褴褛的张骞手持几乎脱光了毛的汉节,俯身向汉武帝复命时,汉武帝带领满朝文武官员迎出宫外,听着听着,一时潸然泪下……

汉武帝的目光停留在了汉节上。

史料记载:“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牦牛尾为其眊三重。”汉代一尺相当于现代的二十三点一厘米,也就是说,汉节是用近两米长的竹竿制作,其状如旗帜,用竹竿作柄,顶部缀牦牛尾。汉朝张骞包括苏武出使西域和匈奴时,作为一种皇权象征,同时也是外交信物,他们手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宋人黄庭坚在《寄上叔父夷仲三首》中,曾经这般无奈地写道:少年有功翰墨林,中岁作吏几陆沈。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豨知民心。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梦魂和月绕秦陇,汉节落毛何处寻。黄庭坚这最后一句“汉节落毛何处寻”,与张骞的身世何其相似。

公元前一一九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在乌孙国受到了乌孙王的热情接待,觥筹交错,奉为上宾。乌孙王惧于匈奴的势力,不敢与汉朝结盟,但又不忍让张骞两手空空无功而返,于是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派出使者随张骞回到长安去,答谢汉武帝友好结盟之情。过了一年,乌孙国与汉朝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乌孙王还娶了汉朝的公主做夫人。又过了一年,张骞因病去世。

西汉时期,西域有三十六国,千里流沙,万里石海,很多人望而生畏,加之匈奴人重兵把守河西走廊,进入西域困难重重。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虽然他本人只到达乌孙,但张骞派出的许多副使的足迹却踏遍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条支、奄蔡、身毒、于阗、扜弥等中亚各国大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了解到中亚当地没有油漆和丝绸,于是在第二次出使时除了带上三百随员,还用六百好马驮运了数万匹丝绸。这也是丝绸之路上有史可稽的第一批传往西方的中国丝绸。一八四二年,东欧克里米亚半岛克赤遗址发现了一批中国文物,其中有一种平纹暗花丝织物,即是汉代所说的“绮”,魏晋以后改称“绫”。而张骞从西域带回的汗血宝马、葡萄、苜蓿、无花果、胡麻、大蒜、石榴、胡桃、鸵鸟等,不仅丰富了大汉的物种,更是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启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开拓了从中国甘肃、新疆到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的丝绸之路,西汉与西欧各国的友好往来日渐频繁。

玄奘西行,开启了丝绸之路新通途。

玄奘出生于隋朝末年。他终生的愿望就是到佛教诞生地古印度去求法。二十九岁那年,玄奘独自一人离开长安前往天竺游学求法。西行路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但是,玄奘信念坚定,“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

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闻所履,经历一百二十八国”,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长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录了玄奘西游近两百个国家的经历,书中记载的山川、地邑、物产和习俗,被奉为当时西域和古印度的大百科全书。而印度歌舞、天文、历算、文学、建筑、制糖技术等传入中国,中国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等亦传入印度。细软的丝绸像一根无形的飘带,缔结了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古国的友好交往。

印度古吉拉特邦,既是玄奘西行取经途经的地方,也是现今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二〇一五年五月十四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时,专门前往西安大雁塔参访大慈恩寺,这里曾是中国高僧玄奘藏经和译经之地。莫迪在大慈恩寺发表了即兴讲话,字里行间对玄奘充满敬意。

在玄奘三藏院的般若堂,莫迪欣然在签名簿上留言,用古吉拉特语写了满满三页纸。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師说,莫迪到底写的是什么,当时没有人知道。后经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等中印学者接力翻译,译出了莫迪的留言:“印度的本质特性在于其精神文化。高僧玄奘通过佛陀的方式将和平、友爱和奉献精神传播给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每一个印度人都认为高僧玄奘是一位伟大的修行者。我非常荣幸,玄奘提到的阿难陁补罗,也就是今天的瓦德那嘎,是我出生的地方。根据玄奘的记载,那个地方在当时已经是佛教僧人的研修中心,今天我们已经在那里发现了一些佛教遗址。在玄奘的理解中,古吉拉特是狮子的土地,我认为这真正代表了印度的形象……”

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横空出世。凭借优秀的航海技术,郑和七次下西洋,中国人第一次睁眼看世界。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远航,这是中国人面向世界的一次宣言,它在大声地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来了。

在明朝初期,中国商人很少越过马六甲海峡与印度、阿拉伯商人做生意。而西欧商人大搞海上扩张,商业活动常常伴随着战争硝烟和武装抢劫。明永乐年间,郑和航海将中国历史上的朝贡贸易推到了巅峰时刻。在明朝,朝贡贸易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郑和航海作为合法海外贸易得到国家大力支持,浩大的船队凭借高超的航海技术,足迹踏遍西亚、北非,海上贸易遍及西亚、非洲,前来进贡通好的国家和地区多达数十个,朝贡贸易达到空前规模。中国的瓷器、丝绸、漆器……随着郑和的船队远渡重洋,而东南亚各国的玉石、香料……也在中国找到了市场。

郑和七下西洋,在很多国家留下了遗迹。满剌加,现在的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古称马六甲王朝,那里曾是郑和船队开拓的重要据点。在那里,郑和给当地人用草药治病,传授种田插秧的技术。当地至今还留存着三宝城、三宝井遗址,一个又一个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在南洋的土地上口口相传,经久不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

二〇一三年九月七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留下大汉使节张骞西行的足迹,也留下了中国音乐家冼星海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在哈萨克斯坦著名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主席发表了深情演讲:“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倡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两千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今天,我们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是历史潮流的沿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抉择。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要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责任编辑:吴缨

猜你喜欢

玄奘张骞汉武帝
张骞探西域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汉武帝好推理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太宗&玄奘:西游前后的帝与僧
西游新记7
玄奘的晚年很凄凉
树为何名
张骞通西域
古老的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