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戴锦华《给孩子的电影》
2021-05-23苏蕾
苏蕾
《给孩子的电影》是戴锦华教授为少年儿童编著的入门影评书。该书从百年电影史中精选出50部经典之作,并加以详细的介绍和解读,另有50部补充片单附后,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经典电影让我们重新认识电影在少儿审美教育中的特殊意义。
戴锦华是当前国内少有的拥有宏阔跨学科视角的文艺批评家,在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女性文学研究等领域建树颇丰。作为中国第一批深受西方电影理论熏陶的学者之一,其电影研究横跨中西,贯通世界,出版有《昨日之岛:戴锦华电影文章自选集》《电影理论与批评》《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经典电影十八讲——镜与世俗神话》等电影研究著作。她始终用批判性的眼光剖析电影作品,用细腻的情感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解读文化症候,不断引领中国的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迈上新的台阶。
重新定义“给孩子的电影”
何为“给孩子的电影”?如何确定面向少年儿童的电影挑选标准?一直以来,“少年儿童”成为了一个固化的标签,针对这个群体的电影范围常常被认为是存在边界的。事实上,对于“儿童电影”这个概念,百年来电影学界一直未有统一确切的说法。在儿童电影的学术研究中,长时间存在着本体指向混乱的现象。一般认为,儿童电影包含展现儿童生活状态的电影、以儿童视角进行叙事的电影、以娱乐儿童为主要目的的商业化电影、以传递知识或道德教化为目的的电影四种类型。《给孩子的电影》一书彻底跳脱出了传统儿童电影观念的桎梏,将思考的方向从“什么是儿童电影”转变为“我们该给孩子们分享什么样的电影”,这种思维方式是当前儿童电影观念上的一大突破。
戴锦華同负责该书策划统筹的滕威教授达成的共识有四:第一,“给孩子的电影”不等于儿童片;第二,“给孩子的电影”不等于以孩子为主角的电影;第三,“给孩子的电影”不等于卡通电影;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孩子的电影”不代表就是简单明确,阳光灿烂的。“给孩子的电影”应该具备一定的欣赏价值,能够启发孩童心智,让他们从认识自身开始,去感悟世界上的其他生命,洞察社会百态,理解世界的多面性,升华人生的价值。
《给孩子的电影》一书与当前市场上针对少儿读者的电影类书籍有所不同,在选题策划和编创理念上皆有创新之处。
首先,给孩子的电影不是低幼电影,更不是说教电影,而是儿童心灵的引导者,视野的拓荒人,应尊重孩子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有的选择电影的权利。“低龄不等于低幼”是戴锦华教授在面对少儿群体时一贯的教育宗旨。《给孩子的电影》将主动权交还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探寻,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而非将成人的经验和想法强加给他们。编著者将电影之于人的意义置于一个更高的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给孩子的电影”是真正具有价值且能够发挥作用的。因此,除了《龙猫》《小兵张嘎》《红气球》这样传统意义上的儿童电影,片单中也出现了《战舰波将金号》《远山的呼唤》《罗赛塔》这样立意深刻,甚至有些苦闷复杂的电影。
其次,给孩子的电影需以美学、艺术成就为标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和艺术成就的电影才能作为带领少年儿童进入电影世界的启蒙之作,才能让他们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从而爱上电影。《给孩子的电影》打破了对儿童电影的固有看法,眼界广阔、思维跳脱,风格多元,艺术形式多样,囊括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艺术手法的电影。这些电影中既有浓墨重彩的东方美学,又有华丽壮阔的西方史诗;既有《龙猫》这样的治愈桃源,也有《罗赛塔》这样的无奈现实;既有《童年往事》这样温情动人的怀旧电影,又有《流浪地球》这样波澜壮阔的未来世界。
再次,给孩子的电影是连接不同年代群体文化记忆的桥梁。该书在开始编创之时就提前预设好了亲子共读的阅读场景,让经典电影为不同代际的读者塑造共同的集体记忆。斯蒂格勒将电影形容为一种“意识的容器”,是一种如同记忆一般只能在时间中才能自我展开的“时间客体”,是一种随时可以把过去带到当下的意识副本。巴赞也将电影看作是一种记忆机器,是人在感知世界的基础上结合多种艺术手段制造出的产物。不管是诞生于何种年代的电影,都带有浓烈的年代气息,是反映当时社会风貌、民众思想的镜子。该书的编著者以百年电影史为线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祖辈心中,电影的记忆是幽默却意味深长的《淘金记》,是《夏伯阳》这样的传奇英雄赞歌;而父辈眼中的电影记忆则是带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大闹天宫》,是《小兵张嘎》这样可歌可泣的少年民族英雄。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孩子们接触的电影早已延伸到了《机器人总动员》《流浪地球》这样的科幻世界、未来时空,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电影作为保留了社会记忆的载体,在何时何地都能成为连接不同年代记忆的纽带。该书给出“12岁以下孩子由父母陪同阅读”的建议,也是一种促进亲子交流,搭建共同文化记忆的巧妙设计,体现了编著者期望打通几代人的代际层次,消弭不同年代电影本质区隔的愿望。
重新审视电影教育
电影是全球整体性文化的某种终端监视器,它始终与每个阶段的国家、社会命运紧紧相连。事实上,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家从未将电影教育边缘化。1932年蔡元培主持成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此后确立了“研究利用电影辅助教育,宣扬文化,并协助教育电影事业”的宗旨,并提出“教育电影化,电影教育化”。电影从此成为民众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特别强调少年儿童题材的电影创作,此时的少年儿童电影承载着革命的审美理想。“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大了对美育的重视程度,将其视为当下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新时期的电影教育需要被重新审视,在确保向少年儿童输送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看见电影的美育功能。用戴锦华的话来说,电影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但这里的“爱”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洒满糖霜的爱。电影的爱的教育应该更加立体多元,包含对身边的人、事物的情感,对社会、世界的认知。而在我们当下的教育系统中,有关电影的学习却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这在戴锦华教授看来,是教育上莫大的遗憾。
《给孩子的电影》一书重新审视电影教育,打破传统偏见传递电影教育的崭新理念。
首先,观影并非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必须经由有趣却严肃的美育教程。电影是孩子在提升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过程中的添加剂,孩子们需要电影,更需要接受电影的审美教育。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是电影审美教育的美学责任和文化使命。在欣赏电影这件事上,儿童不应是单纯的接受教育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相反,儿童应该成为这个过程中积极的、主动的、创新的主体。
其次,电影美育应当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让孩子们感悟正在经历着的生命,认识自我的价值。片单中《罗塞塔》《那年阳光灿烂》《小孩和鹰》等电影让他们看见历史的角落中存在的与他们相似的生命,他们或许命运不同,境遇不同,但却灵魂相通。培养孩子们体悟其他生命的能力,才能让他们拥有感悟自身生命的能力。
再次,电影美育应当让孩子们体味世界百态,看见多元的世界,理解多面的社会。电影或电影艺术的领域无法充分解释电影现象本身,应当把它扩大到现、当代文化领域中来观察。因此,电影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命脉相连,欣赏电影是一种观察和思考社会的方式。有意义的教育不是规避社会的多元性,只将社会的某一面展现给孩子们,也不是强行将孩子们拖入泥潭中思考,而是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之上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思考。戴锦华曾经说道:“我们希望通过电影,去记录、见证、思考变局中的世界。”专业的电影不仅仅是电影,不仅仅是娱乐,而是对整体的社会问题进行解读、对价值观进行表达与构建。优秀的电影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也不囿于一态。既有朴实纯洁,也有现实辛辣;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电影作品中,往往有效传达着一些社会价值,但也保持留有其对立与冲突的方面,黑暗与光明同在,好人与坏人同行,赞美与批评共存,在两种价值观的交锋、博弈、冲突乃至是多次反复中最终自然显现出来。该书片单中的电影涵盖了不同时期的大陆、港澳台地区、欧美乃至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作品,它们所涵盖、表达的价值各不相同。片单中《柏林苍穹下》《秋菊打官司》《小偷家族》等电影皆是当时社会情境下社会风貌、价值观的延伸,是孩子们全面认识世界、加深对社会认知的优良教材。
内容编排贴合少儿群体特征
除了在电影挑选标准和电影美育理念上的颠覆式创新,在编排上独居巧思,贴合少年儿童读者的需求,也是该书的一大亮点。《给孩子的电影》一书在延续了戴锦华教授电影理念的基础上,基于少年儿童读者的特征进行了特殊的处理。在语言风格方面,戴锦华一向擅长使用具象化的词语进行比喻或类比。这种风格依然体現在了该书当中,例如“蒙太奇/剪辑是电影叙事的精灵仙杖”“剪辑将片片断断拍成的镜头在剪辑台、编辑机上点石成金”,如此一来,很多难以理解的专业词汇在她的论述下变得明朗起来。与她曾编撰的专业电影教材相比,该书在语言上更加通俗化,但在行文之间依然能感受到编者敏捷、跳跃的思维和充满力度的笔触。
在板块设置方面,该书的编撰团队对内容进行了合理巧妙的编排,解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具有激发少儿阅读兴趣、串联专业知识的双重作用。电影解读部分按照“导演档案”(详细介绍了导演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影史贡献)、“影片背景”(电影拍摄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等)、“欣赏导引”(编撰团队对影片的深入解读,占最多的篇幅)、“深入思考”(与电影相关的发散思考)、“拓展观读”(补充性的图书、电影作品,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冷知识”(电影拍摄或上映前后的奇闻逸事)的顺序进行编排,部分电影还带有“观影提醒”(出于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所具有的知识背景、理解能力和电影艺术鉴赏能力的考量,部分电影建议低龄儿童在家长指导下观看)。
戴锦华主张深入研究导演,一个导演拍摄的电影由他生存的时代、置身或参与的历史、个人生活遭遇共同决定,其不同作品只是这个结构的变奏。导演之于电影正有如作家之于文学作品,正所谓“外行人谈主演,而内行人谈导演”,强调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正是培养读者专业思维的第一步。电影就好比银镜,呈现出来的是银镜的正面,透过导演的境遇,能窥探银镜的背面,即对社会、文化的反思。电影是人的艺术,而人是社会动物。从来没有单纯的艺术,艺术与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影片背景也是赏析电影的必要工作。因此,将导演的介绍放在首要位置,进而介绍影片背景再进入电影赏析的正题,就显得顺利成章了。欣赏导引作为该书的主体部分,从电影的叙事风格,到拍摄、剪辑技巧,乃至声音、配乐特点都配有深入的分析解读,真正意义上诠释了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同时也是最难懂的一门艺术。在此之后的拓展观读、深入思考板块也不是赘余,而是点睛之笔。对一部电影的学习绝不是看完即停止,银镜背后的隐藏的暗巷深不见底,仍有无数值得读者去探寻思考的问题。由此看来,各个板块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互为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排版上运用众多彩色图形元素,讲解电影时插入电影彩色海报,很好地贴合了少儿群体的阅读喜好和阅读习惯。整体而言,全书阅读起来轻松活泼又不失专业性。
全书以电影史为序,以1925年的《战舰波将金号》为开端,以2019年的《流浪地球》为结尾,让读者仿佛穿梭百年的电影时光,翱翔于电影世界的时空之中。该书打破了电影教育的固化偏见,开创了面向少年儿童的电影教育新范式。对于青少年而言,是一本启迪智慧、开拓视野、编织情感的宝藏之作,对于成人而言,也不失为一堂优秀的重新认识经典电影、真正读懂电影的精致好课。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级出版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