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汉萨精神”的北德港口大都
2021-05-23苏静
苏静
汉堡市位于德国北部,是德国第二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和贸易中心。在德国,当人们提及汉堡时,会联想到“商业城市”“商人”等关键词,似乎商业精神就存在于这座城市的基因里。
商人与这座城市的文化、教育、社会发展也关系紧密。汉堡在中国结对的友好城市是上海,两座城市在气质上是有些相似的。
建于1841年的汉堡商会大楼,离汉堡市政厅不远,是德国乃至欧洲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力的商会之一。站在商会大楼立有雄伟圆柱的正门口,我不禁疑惑:汉堡这样一个亲水温柔的城市,为什么会同时拥有如此浓厚、硬朗的商业气质?
这或许可以从汉堡最早参与建立“汉萨(德语:Hanse)同盟”说起。追溯到中世纪,德国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邦国林立。各邦国拥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法律、军事等体系。即使当时的人们在帝国内部进行贸易往来,都不简单。
此外,神圣罗马帝国也无法很好地为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提供保护,或者谋求利益。从事贸易的商人,只好以城市为单位结盟。
位于德国北部的吕贝克,地处波罗的海西南角,是当时通往斯堪的纳维亚的一个重要门户,也是当地最重要的外贸港口。但流经吕贝克的河流不能深入德国腹地,不利于将内部市场和外贸市场相联接。
汉堡位于易北河畔,被称为北德黄金水道,深入德国北部腹地。汉堡和吕贝克地缘相近,且能在贸易运输方面形成互补。于是这两座城市在1210年首先在民法与刑法方面达成统一,这也为之后成立的“汉萨同盟”打下了基础。
两座城市联合发展对内和对外的贸易,成为西欧、北欧以及斯拉夫人居住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共同镇压海盗。于是,汉堡和吕贝克的同盟逐步控制了波罗的海范围的贸易活动。同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
到1282年时,“汉萨同盟”这个经济和政治的联盟已经形成。1293年时,吕贝克成为同盟总部所在地,且吕贝克法律成为同盟共同适用的法律。“汉萨同盟”城市的具体数目经常发生变化,有历史学家经过统计认为参加过“汉萨同盟”的城市为155个。14世纪晚期和15世纪早期是该同盟最为鼎盛的时期。
之后,“汉萨同盟”因为其他类似同盟的建立形成竞争,及内部的利益斗争,开始出现衰落。拿破仑战争给“汉萨同盟”带来了最后的重击。但是汉堡借助19世纪德意志帝国的兴起,获得了新的商业中心位置。
俾斯麦将汉堡纳入关税区,随后汉堡还建立了仓库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已籽汉堡仓库城和包括智利之家在内的船运大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仓库建筑群,成為德国第40处世界遗产。
如今,易北河道依旧热闹非凡,船只往来,运输着各类货物商品。今天的人们,依然能看到刻在荷尔斯泰因门上方的“汉萨同盟”格言:对内一致,对外和平。汉堡人及这座城市,将勇于开创、勤奋严谨、低调谦逊的商业精神保留至今。
如今汉堡的全称,依旧为“自由汉萨城汉堡市”。“汉萨精神”在此继续被传承,并在此基础上焕发出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