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与实践
2021-05-23蒋德军秦红兵
蒋德军 秦红兵
摘 要 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主要教授给学生基础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让学生掌握信息提取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具备信息敏感性,提高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在计算思维背景下,阐述项目教学法的实际意义,分析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 计算思维;项目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7-0084-02
0 引言
项目教学法的开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能够有效改变学生对待计算机课程的态度,发展核心素养。部分初中学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计算机技术不认真、不主动,以刷题来提高分数,专门针对考试题目进行练习。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前准备效率,为学生创造新型教学情境,创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从而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开展。
1 相关概念界定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一种较为抽象化的概念,是指利用计算机科学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应该懂得如何运用计算机,知道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法,从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计算思维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初中学生不但要培养解析能力和计算能力,还应该具备计算思维,熟悉计算机科学广度之内的思维活动。
项目教学法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有较大区别,项目教学法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的项目,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任务自主完成项目,达成最终的学习目的。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教育思想之上的,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基础。运用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探索和协作获得基本知识,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渲染学习氛围;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知识并应用知识,提高计算技能,主体性得以凸显,教师全程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学生在项目教学中需要积极参与任务实施,对整个项目的开展方法、问题、困难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困难。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意义更强,秉持“寓教于做”的基本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可以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沟通。
一般情况下,初中计算机课程所运用的项目教学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开始阶段、主体阶段和结尾阶段,每个阶段学生都有固定需要完成的任务:在开始阶段,学生要和教师一起确定项目任务,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在主体阶段,学生要在自己的小组之内完成分工,确定自身职责,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开展工作;在结尾阶段,全体学生要共同享受项目实施结果,参与项目评价,分析讨论项目实施的问题和启发。
2 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法设计流程
前提分析 项目教学法的开展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学习需要来进行,所以教师是需要进行课前准备的,帮助学生共同选择合适的项目内容和项目预期目标,成立项目完成小组。在项目制定之前,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让整个项目难易适中,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接受。基于计算思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项目教学,首先要进行前提分析,确定项目的可行性,然后对整个项目进行设计。在项目设计阶段,每个学生小组都要通过调研,和教师进行方法和思维的沟通,确定项目的主题,明确该项目需要达成的总体目标。学生和教师要共同探讨项目的开发是否存在现实意义,技术方面是否可行,然后最终提炼出项目的目标。比如在八年级,学生需要学习Word的相关操作内容,针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和教师可以一起探究开展项目“制作电子报”:首先进行前提分析,分析电子报制作的现实意义;然后制定该项目的总目标,让电子报宣传最新的消息,并且外观精美,极具设计感。
问题设定、分解 经过前提分析阶段,学生和教师都已经明确了项目的具体实施内容和总目标,接下来就需要对问题进行设定和分解。把制作电子报的步骤、具体实施的内容、完成阶段、完成时间、小组成员分工确定出来,然后每个小组制订一份系统的项目实施计划书,涵盖以上所有内容。在项目分解阶段,小组成员还要对项目进行系统设计。比如在“制作电子报”项目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电子报案例,然后让学生共同探讨电子报设计的要点,比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表现形式多样、富有创意、艺术字、图片等。分好小组之后,每个小组都要派代表详细说明本小组每个成员的具体分工。比如电子报文稿的编写、文字和段落设计、表格的制作、页面设置、创意设计、艺术字和图片插入、对象框设计等,这些内容都要由固定的人员来操作,责任到人,从而提高后期的工作效率。
子问题学习资源 整个项目在经历了目标设定、问题设定和问题分解之后,就要考虑子问题的学习资源。教师在整个项目教学法中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有动力去完成项目。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先提出一个与总项目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项目操作的思考,以项目带学习,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从而促进项目教学的完成。信息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还会在生活中接触一二。因此,当教师提出子问题之后,学生会从生活中搜索学习资料,利用互联网筛选和整理素材,增加学习资源的积累。比如在学习Word的时候,有关于图文混排的应用,需要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电子海报、宣传单页等内容,然后让学生从中提取具體的操作方法,说说这其中包含了哪些信息技术知识。
3 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法实践途径
基于计算思维,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学习任务的分解和科学评价。一个总项目必然需要多个学生共同努力,这样才能高效率完成,每个学生的工作难度也能大大降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项目总目标进行分解,完成分工,确定小组的项目实施目标,把知识拆分开。
学习任务有效分解 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可以分为引导阶段、小组合作分工阶段、完成作品阶段、成果交流阶段以及总结推广阶段,其中学习任务的分解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关于信息技术小组的分配,教师应该从第一个学期就开始着手安排,这样小组成员之间比较熟悉,能够更快地进入协作学习阶段,在沟通方面阻力也会更小。在小组分工之后,教师依然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实时监督,促进小组协作和学习真正发挥效用。
比如在制作电子报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互联网和光盘中收集有关电子报的文字图片,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影像资源,帮助学生收集前期需要的材料,为学生项目提供素材。电子报的主题需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商定,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准备3~5个电子报主题,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和发挥。教师要对每个主题进行标准说明,明确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有相应的工作内容,比如有的学生负责撰稿,他就需要搜索稿件相关资源,然后进行润色,选择最适合电子报呈现的内容,使电子报主题鲜明。除了电子报撰稿之外,创意设计、版面设计等内容也要有固定的负责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负责巡视学生,观察学生是否按照事先规定的要求完成。如果學生在查找资源方面有困难,教师也可以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项目教学法完全是以项目的形式展开,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固定的项目,所以项目的展示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构建科学的项目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成果交流,用3~5分钟讲解本小组项目中所运用的信息技术知识,部分操作流程、设计理念、内容主题、实施中所遇到的困难等;然后由本小组成员、其他小组、教师共同评价,点明作品的优点和缺点。对作品的评价是整个项目教学法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要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这样教师也能够理解学生的计算思维,比如问题的解决思路、系统设计思路等。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保证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法更加完善,学生也能全面发展。在自评环节,学生可以客观地审视本小组项目完成情况,总结项目的不足,从而促进下一次项目的进步。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只从结果考虑问题,学生对项目的参与程度、创意性、对项目的理解、在讲台上的讲解等,都应该纳入评价体系中,这样才能促进项目教学法更好地开展。
4 结束语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但需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操作能力,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创新性和计划性,学会运用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到知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本文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具体的实施流程,包括项目的前提分析、项目的主题设定和计划、小组成员分工、评价体系的搭建等。在这一系列的流程中,虽然大部分工作需要由学生来完成,教师依然要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获得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正确完成项目。■
参考文献
[1]薛磊,孙玉强,顾晓清.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32):148-150.
[2]黄金.利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初中生计算思维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3]吴媛媛.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微课设计[J].教育信息技术,2019(7):26-29.
[4]石云,肖立志.基于计算思维的中学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7(0z1):
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