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研修策略
2021-05-23尹恩德
摘 要 分析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时代背景与意义,通过构建专题讲座、课例示范、小组研讨、教学实践、反思交流五个环节,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研修模式。以“镇海区基于项目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培训”为例,总结分析研修模式的实践应用成效,可为各地推进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研修,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微课;项目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7-0025-03
1 问题的提出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育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1]。信息化教学在当前的教学信息化發展阶段也可以称为数字化教学,主要的实践路径就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面对未来数字化学与教的方式变革,要发挥数字化教学积极作用,就必须对数字化教学进行教学设计。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一贯对技术发展高度敏感的教学设计研究自然将密切关注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关注如何创设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新型学习模式,以适应时代和人的发展需要,促进实现技术可能带来的教育革新图景[2]。但是,目前从区域推进数字化教学角度,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相关研究较少。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育技术。如何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区域之间、教师之间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以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设计及课堂变革实践能力,已成为时代赋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命题。
2 教师提升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意义
宁波市镇海区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率先在浙江省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俗称“电子书包”)实验项目[3],边实践边探索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教学方式。十年的实践经历表明,只有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设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才能与时俱进,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形成。一名教师直面新时代的挑战,提升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
1)基于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提升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与创新,从而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进一步完善教师知识系统与能力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探索运用数字化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数字化教学课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培养学生的项目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掌握面向21世纪的学习技能。
3)通过数字化教学设计案例的积累,进一步丰富教师数字化教学实践经验,形成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结合网络学习空间,实践探索精准教学,有效地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非但不会降低未来教学设计中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反而会为日益进步的教学技术找到意义之源[4]。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数字化教学的需求,“互联网+”时代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样化教学组织方式,从而构建教与学的新生态。
3 研修模式的设计与构建
根据宁波市镇海区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策略,结合“互联网+”时代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五环循环法[5],即“学习—作业—实践—反思—提升”的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模式,进一步优化区域提升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研修策略。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题讲座、课例示范、小组研讨、教学实践、反思交流五个环节,进一步完善研修流程,探索构建适合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研修模式。
如图1所示,“专题讲座”是指围绕数字化教学相关主题的专家讲座;“课例示范”一般由区内拥有数字化教学丰富经验的教师执教示范课;“小组研讨”则是数字化教学设计的实践、小组交流,并推举一位小组代表实践数字化教学实验课;理论培训一段时期之后,每一个小组推选的代表择日集中开展数字化“教学实践”,作为区域的展示交流和学习培训成果汇报,其间可以适当安排在培训基地学校试教;“反思交流”是课堂教学之后的实践反思,全体学员交流实践心得,并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反馈。一般情况下,专题讲座、课例示范、小组研讨安排八个培训学时,教学实践、反思交流安排八个培训学时。这个研修模式适合两天的集中培训安排,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拓展为三天24学时的内容。
4 研修案例分析
2019年11月,宁波市镇海区在骆驼中心学校举办了“基于项目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培训”,共16学时,线下集中培训时间为两天。考虑到数字化教学实验课的设计与准备,整个培训时间跨度为三周。
理论为主:专题讲座、课例示范、小组研讨 11月5日,镇海区数字化学习兼职教研员、骆驼中心学校金滢老师执教数字化教学示范课例五年级数学“有趣的三连方”。课前,学生通过平板电脑预习了微课,基本了解了有趣的图形“连方”的相关概念。课中,金老师先引入二连方图形的判断,帮助学生总结出连方的准确概念;随后,学生借助平板电脑的数学工具绘制各种各样的三连方,并在小组探究合作中发现三连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探究与练习,金老师与学生共同寻找三连方在百数表中的规律,并将发现的规律引申至五连方,解决五连方在百数表中形成的难题。
镇海区数字化学习兼职教研员、骆驼中学伍丽老师作题为“现代技术背景下的项目式学习”的专题讲座,介绍了项目式学习(PBL)的渊源、定义和特点,通过实践总结了项目式学习的六个核心环节: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协作探究、创作作品、展示作品、评价与修改。最后,伍老师通过视频案例展望了项目式学习的发展方向。
在小组研讨活动中,学员被分成四组,每个小组选定一位數字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小组的导师。在导师的引领下,每位学员各自完成相关学科的基于项目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设计,然后进行小组研讨与交流,推选出一位教师作为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数字化教学设计,并在三周之后的集中培训学习中开展数字化教学实践课展示。
专题讲座、课例示范、小组研讨,这三个层面的理论学习设计充分考虑了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研修需求,发挥了两位区数字化学习兼职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使得研修活动形式多样、更接地气。
实践为主:教学实践、反思交流 11月26日,如表1所示,四位小组推选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借助之江汇教育广场的相关应用,执教了数字化教学实践课,展示了研修成果。黄璐老师利用之江汇教育平台提前发布预习作业,通过平板电脑开展微课情境教学,充分展示古人的酒因情更浓、情也因酒更浓的诗酒情节。熊国全老师通过无人驾驶相关视频教学引入,结合仿真机器人平台的应用,通过分解问题、规划方案、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无人驾驶的行动步骤,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邱子文老师通过平板电脑创设趣味运动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人人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收集到的数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王素军老师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与意义,利用互动课堂开展垃圾分类测试、抢答等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进行垃圾筒设计,最后进行展示与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教学实践之后,四位教师进行了教学反思,坦诚交流了首次开展数字化教学的感想,数字化教学实现了人人参与、即时反馈的有效课堂。通过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设计的不足,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时间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支撑教学互动的形式需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学习结合生活情境的主题还不够突出。四位导师以跨学科的视角肯定了首次数字化教学的实践成果,指出了项目学习各个要素体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5 结语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教学实践,更容易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更快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技术,因此,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设计的应用能力提升,以及区域性的政策、制度等实施策略,是衡量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应用和融合水平的基础性因素。以专题讲座、课例示范、小组研讨、教学实践、反思交流五个环节,构建区域提升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研修模式,比较适合一个区域、一所学校整体性推动数字化学习的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模式为依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整校推进新模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融合创新[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A/OL].(2018-04-18)[2020-08-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钟志贤.论教学设计的发展走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5(5):66-71.
[3]尹恩德.2010—2012年宁波市镇海区数字化教与学区域发展之路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1):53-54.
[4]张华.教学设计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J].教育科学,2000(4):25-29.
[5]尹恩德.互联网+时代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五环循环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2-13.
[6]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通知[A/OL].(2020-08-07)[2020-08-19].http://jyt.zj.gov.cn/art/2020/8/7/art_1532971_5421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