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督整脊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2021-05-22张大伟瞿新明
张大伟,瞿新明
(1.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3;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软伤科、骨伤科常见疾病,随着现代生活、工作方式发生的巨大改变,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逐渐呈低龄化趋势。一般认为在腰椎动力、静力静平衡受到破坏后,如外伤、劳损、退行性变因素影响下,腰椎椎体位置及周围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发生改变,椎间盘受力不均衡,纤维环膨隆甚或破裂、髓核被挤压形成突出或脱出,炎性物质间接刺激或直接迫神经根、血管、脊髓等组织所引起以腰痛(窦椎神经)腿痛(坐骨神经疼痛)为主的综合症状。该病最常见于青壮年,其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缓解期因劳累、受寒、负重等因素易诱发。依据调督整脊理论治疗治疗采用手法正骨纠正偏移的腰椎椎体,恢复腰椎静力平衡;通过对督脉进行调整,可促进身体代谢,调节局部肌肉,改善微循环,而火针疗法温经散寒、通经活络;深层解剖为脊柱核心集群。中医认为夹脊穴多气多血,平衡阴阳。施火针于腰部夹脊穴,温通经络,减轻脊源性疼痛,调整核心肌群,恢复腰椎动力平衡[1]。自2018 年6 月-2019 年10 月,我科运用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6 月-2019 年10 月在我院推拿康复门诊诊治的20~60 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根据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核磁共振、CT)确诊,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的诊断标准。患者均有腰痛及下肢放散痛,左侧38例,右侧42例。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均为阳性,角度<70°59例,角度<30°21例。病程(0.3~8)年,平均3.2 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为(42.36±5.28)岁,对照组为(43.75±6.22)岁,观察组男26 人,女14人,对照组男22 人,女18 人,病程方面,观察组为(2.64±2.56)年,对照组为(2.88±2.26)年,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ⅤAS 评分为(6.58±1.62)分,对照组ⅤAS 评分为(6.74±2.16)分,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年龄20~60 岁;2)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3)脊柱生理曲度改变,脊柱侧弯、变直甚或反弓,病变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赘形成。CT、MRI 检查可显示病变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和程度[3];4)于入组前2 个月内未接受任何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针刺及其他治疗者;5)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腰椎术后或有明显马尾神经受压症状,符合手术标准者;3)Ⅰ°以上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严重骨钙流失、脊髓肿瘤等病变;4)传染病、皮肤病;5)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有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及其他重要脏器或系统的严重原发性疾病,急、慢性感染患者同时应用药物有可能影响结果判定的药物者;6)精神病患者;7)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8)非椎间盘源性腰腿痛。9)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10)习惯性晕针史及对电针刺激过度敏感者。
若研究过程中,有如下情况发生,本研究予以剔除:1)患者不良反应严重或者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本治疗情况,无法判定治疗效果。或在治疗过程中主动退出,资料不全者。2)研究过程中患者自行服用与治疗该疾病相关或相斥的药物,使用其他治疗方法,或合并其他疗法。
1.4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有腰部外伤、劳损等相关病史;有腰部疼痛或向下肢放散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甚至腰椎后凸,侧弯的症状及体征;腰椎CT、MRI 等辅助检查示腰椎间盘突出。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正骨治疗:患者俯卧位,医生以食指、无名指及中指分别置于患者腰椎棘突两侧及上方,自上而下触摸棘突,寻找偏歪移位的椎体并做好标记,结合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确定需要正骨复位的椎体节段。以患者右下肢放散痛、患椎向右侧偏移为例:患者左侧卧位,医生找到定位的椎体,以右手拇指或食、中指抵住棘突,手肘压住患者右侧臀区斜,左手置于患者右肩部,同时徐徐发力,发力方向为医生左手向斜上方、右手肘向斜下方。待力传到患椎时,双上肢及抵住患椎的手指同时发一短促巧力,常可感受到患椎跳动及复位弹响。
督脉调整治疗:主要以滚揉、叩击、手推为主要手法。共分3 步:第一步,嘱患者俯卧位,沿着患者足太 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行滚揉手法,时间10~15 min,使腰部及腿部肌肉充分放松;第二步,沿督 脉行经部位来回叩击2 遍;第三步,沿督脉行经部 位及足太阳经行经部位来回浅手推2 遍。整个过程30 min,治疗隔日治疗1 次,5 次为1 个疗程,3 个疗程后进行评定。
火针治疗:患者俯卧位,暴露腰部,取穴:腰椎华佗夹脊穴。选取中粗火针(0.8 mm ),操作:皮肤常规75%酒精消毒。酒精灯点烯,右手以握笔式持针,针尖和部分针体插入火焰中烧红为度,然后迅速将针准确地刺入穴位,并急速出针,全过程二分之一秒。注意针刺不能过深,否则伤经络;不可太浅,不然病不能除。出针后用棉球按压针孔。每次治疗选取4 穴。火针当天疼痛可能会加重,此为中医“玄冥反应”,即调整反应,应做好解释工作。另外针孔局部避免沾水。正骨治疗及火针治疗隔日治疗1 次,5 次为1 个疗程,3 个疗程后进行评定。
1.5.2 对照组 艾瑞西布片100 mg(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每日2次、甲钴胺分散片0.5 mg(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日3 次,7 天1个疗程,连续3 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及方法
1.6.1 疗效评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能够恢复日常的工作及生活;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6.2 视觉模拟评分法(ⅤAS)ⅤAS 评分的范围为0分至10 分,0 分代表无痛状态,10 分代表巨痛无比,均已整数记录疼痛分值,分值越高,则代表疼痛越剧烈。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表2 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95%,在有效率与无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为χ2值=5.165,P值=0.04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2 组治疗前后ⅤAS 评分比较 表3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Ⅴ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疗程后即有差异,但此时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3 个疗程后差异更加明显,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表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40) 例
表3 2 组治疗前后ⅤAS 评分比较(n=40) 分
2.3 安全性评价 治疗期间,2 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良好,适宜使用。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内因(髓核含水量下降、钙质流失等)和外因(外伤、劳损等)相互作用下,腰椎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导致纤维软骨环膨隆、破裂乃至髓核突出,压迫窦椎神经、坐骨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产生以腰腿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变的椎间盘以 L4~5、L5~S1最为常见,约占到腰椎间盘病变的95%[4]。目前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多样[5-9],中医如针灸、推拿、手法复位等,西医由于介入性操作的原因,部分并未达到十分严重程度的患者并未选择,因此如何选择更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腰痛”等范 畴,其发病主要是外感、内外伤等导致腰部气滞 血瘀,或经脉失于濡养[10]。腰者,肾之府也,是足 太阳膀胱经、督带脉之枢纽,主一身之表,易受 风邪所客而痹阻于经脉,导致经脉不通,不通则 痛,治宜疏通经脉、活血止痛。目前,对该病的 治疗有保守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有物理疗法、中药外敷、针灸推拿等,手术治疗主要有臭氧注射疗法、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射频热凝 靶点穿刺技术等微创手术治疗[11]。
依据调督整脊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首先正骨手法纠正患部椎体六个方向上的错位,复位紊乱的腰椎小关节,恢复腰椎静力平衡。复位同时,可以带动患椎椎间盘形成微小移动、牵拉神经根,减轻炎性物质对神经间接刺激甚或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位置关系[12]。其次,通过滚揉、叩击、手推等手法对督脉进行调整,可促进身体代谢,调节局部肌肉,改善微循环,促使炎性反应物代谢,恢复神经生理功能[13]。再通过强力推动紧张的肌肉,使其出现反射性肌肉松弛,提高椎旁肌肉的兴奋 性,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改善椎动脉的血液循环;还可通过松动小关节间隙和关节囊的位置及黏连,消除不良刺激,缓解疼痛症状[14]。第三,中医认为火针疗法可助阳补虚,泻实祛邪,又能以热引热,温通经脉。经脉荣则不痛,通则不痛。针刺激可使紧张痉挛的肌群恢复正常肌力,从而恢复脊柱动力平衡[10]。有研究表明,火针治疗腰椎夹脊穴,并不需要深刺至硬膜外后间隙而产生治疗作用,从而避免了针刺风险[15]。
本研究中,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对腰疼痛的ⅤAS 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依据调督整脊理论,采用手法正骨配合腰部夹脊穴火针疗法,可以恢复腰椎骨-肌生物力学平衡,增强脊柱稳定性,改善神经根与突出物位置关系[16],能有效改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普适性强,适合临床广泛推广。结合我院多年临床应用经验,再次证实了此法安全有效,为 诊治该病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