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仓:技术创新是物流机器人企业发展主旋律
——访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倪菲

2021-05-22张颖川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机器人物流智能

文/ 本刊记者 张颖川

倪菲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快仓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创新型企业。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如今快仓已经成长为智能物流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未来,快仓将朝着机器人集群调度系统、AMR相关技术和集成应用场景等三个方向全面发力,不断突破自身,创造行业新高度。

近年来,在物流机器人这一赛道上,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快仓”)的表现可谓持续有力。如果用一个短语来形容快仓的状态,那就是“On the road”(在路上)。从第一代AGV到第三代AMR,从潜伏式机器人到 “手脚并用”的复合式机器人,从最初的1.0系统到“智慧大脑”级EVO系统,从风靡一时的“货架到人”到“密集存储+货到人拣选”的集成应用,多年来快仓一直行走在技术创新的路上,如今已经成长为智能物流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据了解,2017-2019年,快仓营业收入累计增长近10倍,2020年全年订单量为2019年的300%以上。截至目前,快仓已服务全球15个国家30多个行业500多家企业用户,其中包括60多家各行业全球头部企业。

那么,在技术创新方面,快仓近年来具体做出了哪些努力?有哪些秘诀值得行业借鉴?对于物流机器人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快仓又是如何分析和布局的?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采访了快仓联合创始人倪菲先生。

记者:近年来,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智能制造成为主流、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多方因素的驱动下,我国物流机器人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前景广阔。首先,请对当前我国物流机器人面临的市场需求加以分析。

倪菲:近年来我国物流机器人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在电商、零售、鞋服、制造、医药、图书、快消、汽车零配件等诸多行业都实现广泛应用。随着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当前物流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主要呈现出两个趋势:

一是场景多样化。物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从仓库逐渐扩展到工厂车间、便利店、医院、机场等各种四面墙内的空间,一方面是疫情催化了各行各业各环节的无人化、少人化物流需求,另一方面是物流机器人在仓库中应用的良好效果逐渐“破圈”并获得广泛认知。

快仓物流机器人产品矩阵

二是全球化。过去几年,物流机器人在国内的认知度更高、规模更大、应用场景更丰富,而疫情成为物流机器人拓展海外市场的加速器。以欧洲市场为例,疫情发生前后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欧洲的零售业以线下为主,消费者缺乏电商消费习惯。由于疫情影响,现在他们只能选择网购,倒逼大批零售商转到线上。以前欧洲的客户在项目沟通之后未必会马上行动,现在他们都很急迫,有些欧洲客户为了推动项目落地甚至在休假季都没有选择休假。近两年,快仓等中国头部物流机器人公司纷纷进行全球化布局,并且在全球市场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在Logistics IQ发布的“2020年仓储自动化全球50强”中,包括快仓在内的数家中国公司成为AMR领域的领头羊。

记者:通观我国的物流机器人市场,可谓硝烟弥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机器人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扩大行业影响力,纷纷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您看来,目前我国物流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倪菲:目前我国物流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集成应用场景创新。主要是通过现有技术和产品进行组合和微创新,形成可以解决现在行业痛点的解决方案。用现有的机器人设备,通过场景的优化可以实现特定业务模式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是机器人本身的技术创新。机器人本身需要更宽的能力边界、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可靠性。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和环境感知能力是尤其重要的技术创新点。从AGV到AMR,能力边界的不断增加将使机器人进入更多的行业和场景。

记者:作为物流机器人行业的领先企业,快仓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倪菲:用国际先进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及产品,为用户提供高效柔性的智能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这是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主要战略方向。近年来,快仓一直在机器人调度、机器人本体和集成场景研发上持续投入,三方面齐头并进。在多机器人协同调度、交通控制、负载均衡、业务优化和系统接入平台等方面,快仓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机器人本体方面,快仓2019年推出了第三代智能机器人,从集成度、成本、可靠性、稳定性和对环境的鲁棒性等多个方面刷新了行业高度。2020年快仓加大了在Slam、机器视觉、融合运筹优化和深度强化学习的混合算法等技术研发应用上的投入,努力打造会感知、会思考、会决策的AMR,并设立“AMR+”复合式机器人产品线,在AMR上叠加皮带、辊筒、机械臂等不同结构,实现多样化功能。例如:面板行业专机,PCB行业专机,已在大飞机制造、图书分拣和“犀牛工厂”等场景应用的双列辊筒移载机器人,以及应用于仓储立库接驳场景的固定载具机器人等。

快仓2020年推出的Quick Pick解决方案

应用于医药流通项目的第三代“玄武”M100

机器人调度方面,快仓于2019年推出了EVO系统并在2020年不断精进算法,运用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算法、混合元启发式算法等技术,成功解决了大规模机器人集群调度、多类型机器人协同、机器人与其它智能设备协同、跨场景运行等问题。

集成应用场景方面,快仓通过现有技术和产品进行组合和微创新,形成可以解决现在行业痛点的解决方案。快仓2020年推出的Quick Pick解决方案就是典型的集成应用场景创新,用现有的机器人设备,通过场景的优化可以实现特定业务模式效率大幅提升。该方案通过高效率、高存储、高稳定性的智能料箱机器人与小巧轻盈、高效灵活、高性价比的智能载具搬运机器人相互结合,实现了“密集存储+货到人拣选”的更优使用组合,有效解决了“超高出入库流量”要求下“拆零拣选及海量SKU退货”人工作业效率低的痛点,且已具备通用性。相较传统人工拆零拣选仓,效率提高3-4倍;相较Kiva货到人模式,单站拣货效率提高1倍。该方案的背后是快仓“物尽其用”的产品研发思路:用较高成本的料箱机器人专心“盖楼”;用超低成本的搬运机器人专心“搬砖”;用更低成本给客户带来更高的产出。

记者:快仓在产品创新方面有何保障?目前所研发的一系列物流机器人产品的市场应用情况如何?

倪菲:快仓每年将50%左右的收入用于产品研发。公司现有员工超500名,其中研发人员占了50%以上,而且公司30%以上员工为硕士、博士学历。正是这样巨大的投入,快仓才能够从底层技术开始研发或集成,包括导航、算法、精密操控等。公司已获得及申请2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将近一半,并于2019年在行业内率先取得德国TÜV莱茵的全指令CE认证。该项认证被誉为欧洲市场的通行证。

快仓确立“用户至上、协同、精益、不将就”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员工基于用户价值去打造好的产品,及时响应用户需求,系统性思考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将对用户有价值的事做到极致。如今,快仓生产的物流机器人可以用于仓库、工厂车间、医院、便利店、机场、图书馆等各种四面墙内的空间。按应用场景来分,包括电商、流通、制造等三大场景;按所服务行业来分,包括医药、汽车、航空、电商、商超、鞋服、美妆、食品、3C电子、PCB、液晶面板、光伏等30多个行业。例如:国内医药行业智能仓中一半以上都与快仓合作,包括国药、上药、小药药、高济医疗等众多知名企业,复购率非常高,其中高济医疗已与快仓合作了5个仓,累计使用超过500台快仓机器人。

记者:我国物流机器人在技术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哪些挑战?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是什么?

倪菲:在仓储分拣场景中,物流机器人的技术逐渐成熟。但是,在其它应用场景中,机器人本身的能力还不够,越来越多的制造场景对物流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场景,物流机器人要有更敏锐的环境感知能力,更鲁棒的融合导航定位能力,以及更聪明的自主决策能力。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机器人这些能力的提升意味着更快的部署,更轻松的集成,以及更高的作业效率。

另外,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是技术发展的方向,它打破了AGV的能力边界,可以在更多类型的场景下完成搬运、拣选、分拣任务。在这个方向上,各家物流机器人头部企业都在加大研发力度,随着物流机器人能力的全面提升,比目前大10倍以上的市场容量将逐步被打开。

记者:面对挑战和机遇,快仓在物流机器人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方面有何打算?

倪菲:快仓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创新型企业。未来,快仓将朝着机器人集群调度系统、AMR相关技术和集成应用场景等三个方向全面发力,在部署工具、诊断工具、机器人控制、导航、决策等几个方面不断突破自身和行业的高度,将AGV彻底变成AMR;快仓也将致力于打造下一代无人驾驶机器人及机器人集群操作系统,让无人驾驶机器人成为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的基础设施,实现让人类不再搬运的伟大愿景。

市场应用方面,快仓将在场景多样化、全球化等两个方向上发力:场景多样化,针对物流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电商、流通、制造)以齐头并进之势拓展市场和迭代产品,其中制造场景业务规模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化,将以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等地为中心辐射并覆盖至相关大洲,其中,快仓与凯傲集团在全球分销、联合研发等两个维度上的合作将发挥关键性助力作用。

近日,快仓已完成C+轮融资。此次融资款项将用于夯实全球化布局、持续提升技术实力和产品能力、扩充团队并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扩张产能等方面。快仓会坚定地选择走厂商路线,在各行业的端对端服务中沉淀出行业级产品,包括机器人本体、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分析能力,并联合各行业系统集成商合作伙伴,将这些产品提供给终端用户。

快仓新推出的“AMR+”系列之面板行业移载机器人

猜你喜欢

机器人物流智能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