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究
2021-05-21冒琴
冒琴
摘 要:体育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体育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情操。文章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四方面,对立德树人理念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展开研究,以期能够借此促进德育与体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德育实效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3-002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落实立德树人,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相互协同发展。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还在于担负育人功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有效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情操。青少年学生的各个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教师的思想行为对他们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立德树人理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渗透德育。下面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四方面,对立德树人理念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展开研究,以期能够借此促进德育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提高体育课程的德育实效性。
一、研究目的
1.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仅仅依靠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实施德育,难以将德育内容的最大潜能挖掘出来,也难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因此,将德育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之中势在必行。但部分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忽视德育内容的挖掘,将德育与体育相割裂,导致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广大体育教师能够明确德育的重要作用,并且积极探索德育渗透途径,为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提供契机,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使体育课堂中的德育内容得以丰富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广大体育教师在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之后,不再将教学任务只局限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而是开始积极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如遵规守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这样,体育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不仅仅限于各种体育动作技能的训练,还融合德育因素,实现体育课堂中德育内容的丰富,深化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的参与兴趣和热情。
3.促进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德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思想和体现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塑造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注重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紧迫性。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将体育学科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不仅在体质方面得以增强,还能在道德品质方面得到良好的塑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借助网络、报刊、书籍,整理、鉴别有关本课题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吸收其中的精华,结合自身的思考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为本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成员对几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相关情况,以及学生对体育课堂中德育内容的理解,并对问卷所得出的数据进行总结整理,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真实性。
3.访谈法
以实地走访和采访的方式,对一些学校的领导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详细了解他们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相关情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资料。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调查显示,有近97%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任务之一,但仍有近3%的体育教师认为德育应该是班主任或者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任务。面对“是否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这一问题,有10%的教师表示“有时会”,6%的教师表示“完全不做”。针对学生的调查显示,有20%的学生表示“体育教师没有在体育活动中开展过德育工作,没有实现体育与德育的融合”。(2)内容尚显单一。针对教师的调查显示,95%的教师认为尽管德育内容在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日常训练中得到了体现,但渗透的内容比较单一,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标准,导致德育效果不太明顯。(3)方法有待改进。针对教师的调查显示,只有40%的教师表示“会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60%的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甚至还停留在多年以前,既难以做到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体育训练活动中,又严重影响德育效果。
2.影响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因素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德育可有可无。在传统教育理念中,考试成绩是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提高各学科的考试成绩也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追求的目标。而体育这门“副科”,在部分学校和教师眼里是无关紧要的一门课程,有时会直接缩短课时或者直接占用这门课程。长此以往,部分体育教师也开始认为体育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在这门学科中渗透德育更是没有必要。(2)部分体育教师没有对体育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没有找准体育与德育的结合点。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对体育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结合体育学科内容,找准体育和德育之间的结合点,不能做到随时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德育,这样德育的效能自然也得不到发挥。(3)部分体育教师没有掌握有效的渗透方法,导致渗透效果不佳。在体育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通常采取单纯的“教”“灌”的方式,将学生定位于被训练者、被管理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不重视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导致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流于形式,德育效果不佳。
四、結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立德树人理念,能够为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指明方向,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体育课堂中的德育内容得以丰富,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2)大部分体育教师能够对在体育学科中渗透德育有正确的认识,但仍有少数体育教师意识不到其重要性,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认知较低,没有做到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导致德育工作效果欠佳。(3)虽然体育学科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但是有部分体育教师没有对体育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上课时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导致学生逐渐对体育课产生反感情绪,德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2.建议
(1)强化体育教师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认识,让其意识到在体育学科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培训等活动,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使他们掌握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方法。(2)细化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结合具体体育内容制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将体育课的德育目标细化到各种体育项目中,确保德育效果的有效提高。(3)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重点,即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之外,更要关注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和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4)学校领导要做到将立德树人放在学校教学任务的首位,并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之中,切实完善德育工作内容,确保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勇.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15).
[2]吴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8(33).
[3]谭文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案例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Explo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Mao Qin
(Wulipu Primary School, Chengguan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not only teach students sports knowledge and sports skills, enhance students' physique,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noble moral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research purposes, research methods, results and analysi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ilt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first;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infiltrati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