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病大治”“持刀加价”,医疗乱象如何治

2021-05-21

新传奇 2021年18期
关键词:小病持刀执业

从“红包”、回扣,到小病大治、重复检查,再到群众敢怒不敢言的术中加项、“持刀加价”,这些医疗乱象已成为民生之痛。近日,国家卫健委等九部门最新印发的文件亮明红线,给从业者、医疗机构和整个行业敲响警钟。

“小病大治”“持刀加价”

规范的医疗服务行为、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医疗秩序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基础。然而,近年来,从“红包”、回扣,到小病大治、重复检查,再到群众敢怒不敢言的术中加项、“持刀加价”等现象,已成为民生之痛,百姓反响强烈。类似行为,让一些医疗机构从治病救人的场所变成讹诈赚钱的商业机器,消耗了医患之间最重要的信任感,累积了矛盾,也浪费了医疗资源,可谓劳民、伤财、伤心。

另外,一些违法医疗广告和虚假信息,如屡禁不止的竞价排名、“一药除百病”等,不仅引来诸多质疑,甚至耽误患者治疗。一些商家的广告未经审批就制作投放,被约谈后又悄悄在移动端上“死而复生”。违法成本过低、处罚力度不够、平台责任虚置、监管问责不力等原因,导致虚假医疗广告屡屡冒头,害人不浅。

还有医师出租、出借、转让《医师执业证书》,医疗机构买卖、转让、租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医师执业证书》,制售假药、以医疗名义推广销售所谓“保健”用品等医疗乱象,违规违法。

种种医疗乱象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影响了行业信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医疗乱象折射出管理缺失、监管缺位

治愈、尊重和关怀患者,是医者的职业素养和准则。术前充分沟通、耐心讲解,如实告知患者手术费用、可能存在的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本是医生的义务。即便手术中确实出现特殊情况,医生也应坚持治病救人在先的原则。

然而,极少数医生却在手术台上临时增加项目,甚至给患者开刀时“持刀加价”。这种行为不但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更玷污了“白大褂”的圣洁。

类似的现象也折射出有关部门管理缺失、监管缺位。其实,《执业医师法》《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等法律法规对一些违规违法医疗行为早有明确规定。此次新印发的文件进一步亮明红线,给从业者、医疗机构和整个行业敲响警钟。

业内人士表示,系统整治、持续打击医疗乱象已成迫切需求,能够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有利环境。

事实上,针对医疗乱象,相关部门及各地此前已开展过多次专项行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日前,国家卫健委等九部门印发了《2021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要求重拳打击医疗不正之风。其中,术中加项、“持刀加价”等被列为打击重点。

以群众的“身边事”为切入点,整治医疗乱象

根据《工作要点》,九部门将以影响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的“身边事”为切入点,开展回扣问题专项排查检查,将医疗机构负责人、重点科室负责人和涉及药品、器械、耗材、试剂、设备、基建等科室岗位负责人作为回扣治理重点,进一步畅通针对“红包”、回扣等问题的投诉举报渠道,对实名举报优先办理,严查快结。

相关部门要求,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名称,打击仿冒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及发布违法医疗广告等行为,整治医疗美容行业使用走私贩私、假冒伪劣产品以及保健品领域乱象,严厉打击线上和线下“号贩子”“黑救护”“黑医院”“黑诊所”以及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盯紧群众治病救命的“钱袋子”,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九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严肃惩戒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包括分解住院、挂床住院、违反诊疗规范过度诊疗、过度检查、分解处方、超量开药、重复开药、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分解项目收费、串换药品、诱导协助他人冒名或者虚假就医购药等。

医疗乱象的治理必须坚持不懈,打一场持久战。有关部门齐心协力、精準发力,制定好落实政策措施的时间计划表,动用真功夫解决陈年痼疾,才能切实让人民群众看对病、看好病,保障百姓的健康安全。

(《法治日报》等)

猜你喜欢

小病持刀执业
多点执业:亟待多点助力
乡村医生执业考试辅导
农业部解释执业兽医三问题
小病素,大病饿
小病素,大病饿
宝宝1岁内的“小病小灾”
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
Free advice?免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