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你的大脑活到3018年?

2021-05-21张漫子

新传奇 2021年19期
关键词:初创科学家大脑

张漫子

意识上传,究竟是科幻迷的天真幻想、极客(狂热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的圈钱陷阱,还是人类走向永生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的肉身不能穿越未来,那大脑意识能否通过高科技保存到未来,感知并进入到3018年的世界呢?

如果我们的肉身不能穿越未来,那大脑意识能否通过高科技保存到未来,感知并进入到3018年的世界呢?

美国初创公司近日推出了一项业务,称能够利用“醛固定冷冻保存技术”,以冷冻玻璃的形态把人脑活体的微观细节保存下来,并最终实现“意识上传”服务。

意识上传,究竟是科幻迷的天真幻想、极客(狂热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的圈钱陷阱,还是人类走向永生的必经之路?人类大脑真的能够“穿越”未来吗?

为了永生

随着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的产出,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新兴科技公司瞄准了人类永生这一目标,试图从产业界实现突破。比如,上文提到的美国初创公司,就希望通过“意识上传”实现生命的数字化永生。

目前,美国初创公司的“大脑保存”业务尚未上市,但其成功保存猪脑的技术已赢得了价值8万美元的科学奖励。起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参与了此项目的孵化。随后,多位神经学研究者针对该技术“100%致命”“无法解决生命体数字化问题”等方面提出质疑。在进行多方论证后,双方的合约宣告终止,麻省理工学院结束了对该项目及公司的研发支持。但关于“意识上传”服务的可行性与人类生命体永生能否实现的讨论,并未停止。

意识上传不容易

迄今為止,意识上传的概念更多出现在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里。它是一种设想中的未来科技,该技术的目标就是在计算机上创建具有大脑属性和大脑功能的人脑副本,与大脑扫描技术和其详细的细胞特异性模拟等技术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蒋田仔说:“一直到现在,‘意识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还没有进展,怎么可能实现‘意识上传?”

蒋田仔的观点代表了多数神经学科学家、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目前神经科学还未得到充分发展,科学家尚未知晓需要具体保存哪些种类的生物分子,以保持与意识相关的记忆和自我等信息,人类目前还没能做到测量整个神经环路足量生物分子的分布与种类。

“意识是内生的一个哲学层面的概念,意识上传是充满待解哲学问题的一种技术。大脑里的复杂信息不是总能被提炼、测量和仿制的,尽管广谱性的东西可以干涉,但特异性地植入记忆或捕捉人类某一意识,理论上是徒劳的。”剑桥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方向的研究者夏杨表示。

“本质上说,从脑组织提取记忆后在计算机中重建意识的技术离我们至少有几百年,完全做到也许永远都不可能。”夏杨说。

“意识是大脑中一千亿个神经元共同工作的结果,是大脑之间电活动的模式,而不是固定的连接。大脑通过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神经递质与神经突触的变化改变神经细胞的活性,产生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于是便产生了意识。千亿个神经细胞之间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电信号在不停传递。只是把静态的这些信息存储下来是无法做到把意识真正复制下来的,一个冷冻大脑保存下来的只可能是‘标本。”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说。

大脑数字化的畅想

如果美国初创公司的这项“醛固定冷冻保存技术”提出的保存人脑活体的微观细节并最终实现“意识上传”的服务不可行,那么采取其他路径实现大脑数字化的可能性如何?

“2045未来世界大会”发起人、俄罗斯科技企业家德米特瑞·伊茨柯夫设立的“阿凡达项目”提出,其终极目标就是要把人类从有形肉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延长人的寿命。

伊茨柯夫提出的想法是,为了实现“不死之身”,首先把大脑和意识从身体中移植出来,使其在机器替身中存活下来,然后确定如何向电脑上传思维、意识。他及他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数字化永生将在2045年前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以来,大脑数字化已取得一些突破。据外媒报道,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程序员展开了“开放蠕虫”项目。蠕虫的神经系统被验证已经在一个乐高机器人体内被成功建模并仿制,据称该机器人能够独立移动并躲避障碍。几乎同时,老鼠大脑的躯体感觉皮层的功能数字拷贝也得以成功创建。部分科学家认为,随着脑机接口、脑植入电极等相关理论的进步,以及微系统、全脑仿真等技术的精进,在未来,意识上传是有可能实现的。

以成功预测多项发明的诞生而闻名的雷蒙德·库兹韦尔预言,在未来20年里,纳米技术将取代人体许多重要器官,科学家将使人们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库兹韦尔声称,“我和其他许多科学家都相信,在未来20年左右时间里,我们将有能力对人类这款还属于‘石器时代身体的‘软件进行重新编程,以使我们停止衰老,甚至返老还童,纳米技术将确保我们一直活下去,直到永远。”

(《环球》)

猜你喜欢

初创科学家大脑
“初创”杯喜剧大赛
初创企业的估值与融资问题
假如我是科学家
京沪初创企业领跑亚洲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入初创企业,随行业趋势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