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为何坚持大阅兵

2021-05-21

新传奇 2021年19期
关键词:红场方队阅兵式

事实上,俄罗斯深谙阅兵“以战慑战,以战止战”的奥妙。比如,在此次阅兵式上,将俄中央军区独立宪兵团作为英雄安排到红场受阅,无疑是警告美方,俄军有能力、有决心处置任何敢于冒犯的人。

当地时间5月9日10时,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参加阅兵的包括1.25万名军人、190件武器装备、76架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阅兵式上表示,俄罗斯将坚定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疫情之下,西方仍因乌克兰局势与俄罗斯关系紧张。此时,俄罗斯坚持进行大阅兵,背后的意义令人探究。

“大规模兵力集结的前提是群体免疫”

“新冠肺炎疫情让这种大规模聚集活动充满风险,但处理得好,又能带来国家威望。”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自信地说,“军方与卫生部已提前半年联合行动,完全可以防范参阅军人间发生病毒传播。”

今年,无论莫斯科还是外地参阅部队及后勤保障人员,一律接种本国生产的“卫星-V”疫苗。全体人员定期接受检查,只有检验呈阴性且冠状病毒抗体呈阳性的人,才被允许留下。

“大规模兵力集结的前提是群体免疫。”俄罗斯《观点报》称,通过与中国、白俄罗斯等国专业抗疫部门合作,俄军在莫斯科、斯摩棱斯克、伏尔加格勒等地设置俄版“雷神山”“火神山”医疗中心,有效提高了感染者治愈率。防化兵在各地进行消杀,遏制了病毒传播。再加上疫苗接种进入快车道,相比陷入新一波疫情的国家,俄罗斯抗疫效果显著。

“俄罗斯拥有令人羡慕的自由调动部队的内陆运输线,他们可在本国境内以高速方式调动到任何地方,而北约却不具备这一能力。”前驻欧美军司令本·霍奇斯说,俄罗斯阅兵不仅能传递威慑,必要时“还能化为攻击优势”。

阅兵式上展示的新装备再次刷新纪录

俄罗斯《观点报》5月9日称,在阅兵式上展示的新装备再次刷新纪录。35种新型和经现代化升级的武器,让整场阅兵式如同“俄罗斯国防工业成就展览”。配备“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4架米格-31K战斗机和苏-57隐形战斗机飞过红场天空,最新改进型图-160M战略轰炸机也首次参加了阅兵式。

最令人关注的,是俄罗斯现役陆基洲际导弹中的最新型号“亚尔斯”。它可以超音速飞行,能规避各种反导系统,有多个弹头,发射方式灵活。

此外,“天王星-9”作战机器人也出现在阅兵式上,它在叙利亚成功完成了实战测试。据介绍,“天王星-9”是俄罗斯新一代无人战车,总重约10吨,配备有2A72型30毫米自动火炮、7.62毫米机枪、“突击”反坦克导弹或便携式防空导弹。

首次亮相的地面装备还有“台风”防空装甲车。它配备有轻型装甲车中罕见的无人遥控炮塔,能对付低空的直升机、小型无人机等目标,也可以对付地面的有生目标。

“所有眼睛能看到的东西都不是秘密。”曾亲身进入苏-57隐形机等最新式武器的俄罗斯军事专家穆拉霍夫斯基说,“武器真正的秘密,在于理解它的设计构思与创新方向,然后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

俄罗斯独立军事专家安东·拉夫罗夫表示,红场受阅武器所呈现的新意,将越来越难以用肉眼发现,“俄空天军用来拦截美国侦察机的米格-31K战斗机已经超过30岁了,可我们没有替换的意思,只是给它增加了‘匕首导弹。该导弹以8倍音速飞行,能从摩尔曼斯克打到华沙(波兰首都)或者布鲁塞尔(比利时首都),而且无法拦截,这对俄罗斯就足够了。”

通过阅兵“以战慑战,以战止战”

事实上,俄罗斯深谙阅兵“以战慑战,以战止战”的奥妙。比如部署在乌克兰附近的俄陆军新罗西斯克112旅,是乌克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装备的“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可一次性毁伤直径200米范围的地表及地下掩体内的有生目标,对乌军构成严重威胁。

此外,俄国防部今年新增两个红场徒步受阅方队。一个是哥萨克方队。之前,哥萨克方队只有1945年和2015年受阅过,后因历史和民族问题作罢。据报道,与乌克兰政府分庭抗礼的东部顿巴斯两州武装“新俄罗斯联军”里,活跃于卢甘斯克州的哥萨克近卫军尤为骁勇,常作为敢死队使用,其成员多为俄罗斯志愿者。

另一个受阅方队是俄中央军区独立宪兵团。“他们是驻叙利亚俄军的急先锋,曾多次主动进入美军控制区设卡封控,甚至不惜同美军发生摩擦,抢夺武器和哨所。如今,把他们作为英雄安排到红场受阅,无疑是警告美方,俄军有能力、有决心处置任何敢于冒犯的人。”美国学者威廉姆斯说。

俄罗斯与北约的博弈仍将持续

“现在,美国乃至整个北约集团的军事开支是俄罗斯的15倍。与这样的国家集团直接对抗是毫无理智的行为,增加军事开支并非摆脱这种形势的出路。”俄罗斯《独立报》记者奥列格·奥特诺科连科说,俄罗斯很清楚自己不是“苏联2.0版”,避免与乌克兰以及西方爆发热战是理智的选择。但美国認准了俄罗斯的“虚弱状态”,在国内“反俄政治正确”的裹挟下,美国坚持要求欧洲伙伴在北约共同防务上保持一致,继续对俄实施全面制裁和军事围堵,在“拼消耗”中赢得最后的胜利。

值得注意的是,美欧都希望俄罗斯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后普京时代”的权力过渡,换上一个亲西方的领导人,为此有必要继续打压俄罗斯的强硬派。

奥特诺科连科指出,北约本质是军事组织,有针对、有计划地提升军事对抗能力,是其存在的意义和使命。若承认俄罗斯拥有克里米亚,并漠视乌克兰在俄罗斯的压力下逐渐“中立化”,那将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北约无能。

对于同邻国及西方的紧张局面,普京在今年4月21日发表国情咨文时说:“我们和一些国家的关系‘不太顺利,俄罗斯保持了克制,任何人不要逼俄罗斯越过红线。任何威胁我们根本利益的挑衅,注定不会成功,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俄罗斯坚持大阅兵,可以看作是一场与北约的“战斗象棋”对弈,其中的玄机不言自明。

(《南方周末》等)

猜你喜欢

红场方队阅兵式
红场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值得回味的阅兵亮点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俄罗斯红场阅兵
俄罗斯红场阅兵
“苏联红军”来了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
胜利日大阅兵
雄壮的方队走过来
伊拉克举行阅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