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检测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

2021-05-21陈培玲张玉杰

中外医疗 2021年9期
关键词:补体原发性肾病

陈培玲,张玉杰

1.泉州妇幼保健院七病区,福建泉州362000;2.泉州妇幼保健院二病区,福建泉州362000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近年来临床高发的泌尿系统疾病,是指由于诸多因素导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致使大量蛋白由尿中丢失的一种综合征[1]。依据患儿的发病原因和发病年龄可将其分为先天性、继发性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全部肾脏疾病中其发生率占据第2位[3]。相关研究表明[4],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体液免疫低下、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该次研究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20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处理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58例作为研究样本,着重讨论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血清补体(C3、C4)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接受诊治处理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58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作为观察组,入选儿童中有男患儿118例,女患儿40例;平均年龄(5.23±2.10)岁,均经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儿童原发性肾病,均属于初发病例,且不存在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认知障碍、重要脏器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50名作为参照组,入选儿童中有男性儿童112名,女性儿童38名;平均年龄(5.31±2.07)岁。两组性别及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泉州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入组患儿(监护人)均已知情同意。

1.2 方法

收集血液标本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补体(C3、C4)水平,检测方法采取免疫比浊法。予以患儿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处理,采血体积3 mL,随后对血液样本实施温水浴处理,水浴温度设定为37℃,处理时间为30 min。之后实施离心处理,转速为2 000 r/min,并取血清后交予检验科医师,试剂使用德国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球蛋白测定试剂盒、补体C3c测定试剂盒、补体C4测定试剂盒,仪器使用德国西门子BN ProSpec System分析仪器。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并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血清补体(C3、C4)水平检验结果。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两组儿童的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IgG这一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较之参照组表现为明显的降低趋势[(6.32±1.51)g/L vs(8.24±2.2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34,P<0.05),而IgM这一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较之参照组表现为明显的升高趋势[(2.84±0.58)g/L vs(2.23±0.4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41,P<0.05)。两组儿童的IgA水平以及补体(C3、C4)水平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IgG、IgA、IgM、C3、C4水平检测结果比较[(±s),g/L]

表1 两组儿童IgG、IgA、IgM、C3、C4水平检测结果比较[(±s),g/L]

?

3 讨论

PNS在儿童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发病率,该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可能与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或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有关,因此在治疗中难度较高,并且大部分患儿均为原发肾病综合征[5-6]。PNS是指由于诸多因素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致使血浆蛋白丢失,形成以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浮肿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7-8]。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血浆、组织细胞、分泌液中,且占血浆白蛋白的20%,长期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营养物质丢失,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加之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到抑制,增加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风险[9]。也有研究表明,相比于正常健康儿童,PNS患儿的血浆总蛋白水平表现为明显的降低趋势,而且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同时呈现白球比值倒置现象,其中明显增高的主要包括α2球蛋白、β球蛋白等,而α1球蛋白可以正常或者稍微降低,γ球蛋白明显降低[10]。现阶段,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其发生、发展与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具有紧密相关性,而作为体液免疫功能检测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在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该次研究发现,肾病综合征儿童IgA水平以及补体C4水平与健康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平均水平为(6.32±1.51)g/L,较健康儿童的(8.24±2.25)g/L明显降低(P<0.05),而IgM平均水平为(2.84±0.58)g/L较健康儿童的(2.23±0.43)g/L明显升高(P<0.05),以上研究结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志刚等[11]于2019年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数据也显示单纯型肾病综合征IgG平均水平较健康儿童明显下降[(6.84±1.32)g/L vs(9.68±2.68)g/L](P<0.05),IgM平均水平较健康儿童明显升高[(2.25±1.03)g/L vs(1.52±0.34)g/L](P<0.05),IgA、补体C4水平均与健康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肾病综合征免疫反应及白蛋白丢失,B淋巴细胞的分泌进程以及T细胞的活性受到一定限制,当B细胞的增殖与活化能力降低时,B细胞合成IgM、IgE→IgG的转化过程均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致使IgG水平降低、IgM水平增高。有研究人员指出,B细胞的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重组部分功能失调,受损的T滤泡辅助细胞(TFH)依赖的B细胞反应通过下调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TFH细胞上的CD40 L表达参与了IgG水平低下的发病机制[12];而低IgG血症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发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IgM水平增高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M(IgM)有时会沉积在肾小球系膜中,且与部分特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不良预后、类固醇依赖性、高血压等发生有显著相关[13]。该研究显示PNS儿童补体C3平均水平低于健康儿童,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人研究显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C3水平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11,14],可能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尿蛋白丢失具有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检验试剂、检验方法或样本人群地域等存在差异有关。该研究显示,肾病综合征儿童Ig及补体血清水平存在异常变化,直接提示机体存在体液免疫功能损伤,进而引起免疫功能异常,指标不同水平的变化可能与感染概率增加、延长住院时间存在相关性,这仍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血清补体(C3、C4)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诊疗中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在疾病诊断、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够为患儿的后续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补体原发性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重女轻男”的肾病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