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脑利钠肽早期治疗高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2021-05-21高艳华

中外医疗 2021年9期
关键词:利钠人脑射血

高艳华

冠县中心医院心内科,山东冠县252500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 在所有心力衰竭患者中占50%左右,老年患者该疾病发病率显著更高,同时可能伴有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治疗难度较高[1]。该疾病预后与常规射血分数下降类型心衰相比有更高的猝死风险,因此开展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临床中关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较多,有研究认为新活素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新活素是利用重组DNA技术进行人工合成研制出的重组人脑利钠肽,同内源性脑利钠肽的空间立体结构、氨基酸序列一致,可以发挥利尿、舒张血管利钠等多种作用[2-3]。该次便利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高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开展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效果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择取该院收治的120例高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参与研究,根据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78~90岁,平均(76.5±2.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79~93岁,平均(77.1±2.4)岁。就两组可比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已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及批准。

纳入标准:有典型心衰临床症状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无异常或下降幅度在45%以下,左心室无增大情况,但左心房增大;合并舒张功能下降,左心室舒张早期患者心室充盈速度和晚期充盈速度最大值比值在1.2以下。排除标准:合并心脏瓣膜疾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炎等疾病;NT-proBNP水平低于1 800 ng/L;合并精神或意识障碍;对研究用药过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疗法,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静脉扩张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

观察组患者行早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常规疗法同对照组,基于此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国药准字S20050033)静脉输注,首次给药剂量为1.5μg/kg,后按照0.007 5μg/(kg·min)的给药速度维持静脉输注,连续给药72 h。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观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24 h尿量、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4]:治疗后NT-proBNP水平低于1 800 ng/L,其心功能下降到Ⅱ级,临床症状消失,心率无异常评定为显效;治疗后NT-proBNP水平在1 800 ng/L以上,其心功能下降到Ⅲ级,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评定为有效;治疗后NT-proBNP水平在1 800 ng/L以上,心功能分级、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评定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24 h尿量、NT-proBNP、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24 h尿量、NT-proBNP、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24 h尿量、NT-proBNP、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严峻导致该疾病的发生率有了进一步提升,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5]。该疾病患者舒张期压力和容积曲线出现上移情况,即舒张末期容积无异常,但是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左心房压力有明显提升,导致肺静脉无法正常回流。静脉压水平上升会导致肺毛细管压上升,血管血液会向肺泡或肺间质渗入,造成患者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疾病患者心房心室均有异常收缩情况出现,左心室收缩异常严重程度对评估患者预后有意义。心室过度僵硬、异常收缩和运动功能下降会造成心房收缩下降,心衰时患者心室充盈下降[6]。该疾病合并房颤风险高,二者相互影响会加重患者病情,左心房压力上升会对肺血管内皮和毛细血管造成损伤,导致患者肺动脉高压,可影响患者预后和左心室充盈。

人脑钠利肽属于B型利钠肽,是内源性多肽,心衰发病后会在应激反应下产生大量利钠肽进行补充代偿。重组人脑利钠肽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和大肠杆菌所研制生产的一种无菌冻干制剂,同内源脑利钠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人脑利钠肽和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增加细胞内环磷酸鸟苷浓度,舒张平滑肌细胞[7]。环磷酸鸟苷属于第二信使,可以扩张动静脉,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患者右心房压、全身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促使心脏前后负荷下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人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调节体液的主要系统,有多种激素和对应酶共同组成,可以维持人体心血管发育和功能稳定,调节电解质和体液平衡,控制血压水平。脑钠肽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一种天然拮抗剂之一,对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心纤维原细胞内部内皮素、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可增强肾小球滤过率,提升钠排泄量,降低醛固酮和肾素分泌量,对后叶加压素、交感神经进行抑制,避免血压水平上升和保钠保水[8]。脑利钠肽在血容量、血压、水盐平衡调节系统中均有参与,可提升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浆容量和体循环中的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提升心排血量,且不会增加患者心肌耗氧量,因此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24 h尿量(1 568.25±163.45)mL、NT-proBNP水平(5 214.32±50.68)pg/mL、卧床时间(8.62±1.48)d、住院时间(15.26±2.14)d优于对照组(1 234.42±154.13)mL、(8 762.54±65.47)pg/mL、(10.75±1.35)d、(18.47±2.62)d(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6.67%低于对照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许今兰[8]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率93.8%高于对照组82.0%(P<0.05),基本一致。提示该种疗法对高龄老年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高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提升其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控制其病情,对提升患者预后有积极影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利钠人脑射血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