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方案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2021-05-21章远明
章远明
(太湖县人民医院设备科,安徽安庆 246400)
0 引言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随着近期收治的急诊病例中低氧血症患者的增多,针对该类患者需要采取连续供气的方式来提高急救效果,目前最常用的手段是应用医用分子筛制氧来解决上述问题。因该设备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特点,现已成为各大医院必备的医疗设备之一。但随着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加,与之相关的问题和失误也随之增多,其中大多数问题发生在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方案设计阶段。分析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方案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以减少相关设备操作时的失误次数,提高治疗效率。
1 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工作原理及特点
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是应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加压,并除去空气中的水分、杂质后保存于压缩空气贮罐中,应用分子筛吸附的方式分离罐中空气内部含有的氮气分子,以保证重新输回罐中的氧气浓度达到90%以上,再通过无菌化处理后,使收集的氧气达到医用标准,最后将分离出的氮气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反复上述操作的方式实现不断产生氧气的目的(图1)。该系统的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纯物理方式制氧,在安全性方便具有较好的保障,同时可随时生产浓度在90%以上的氧气,且制氧成本低、节省开支[1]。
图1 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工作原理
2 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方案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及系统虽具有较好的制氧效果,但容易因不当的方案设计造成收集的氧气浓度较低,或安全标准达不到YY/T 0298—1998《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的规定。总结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实际使用经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2.1 系统出气在线检测问题
常规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配备在线氧气浓度测量装置,该装置可帮助工作人员在制氧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段的氧气浓度,以保障每次制备氧气的浓度符合治疗所需要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医院分子筛制氧设备存在因维护不当或失修引起的测量装置浓度显示异常问题。正常分子筛制氧浓度应为90%~95%,但存在故障的在线氧气浓度测量装置大多显示的浓度会超出这一数值,若工作人员按照该装置显示指标进行调整,最后制得的氧气浓度无法达到90%以上,这种情况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用氧安全,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日常维护时,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在线氧气浓度测量装置所示浓度高于95%,则需及时修复和调整。
2.2 设备产氧量对氧浓度的影响
随着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收治的患者数量激增,导致每日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制氧量提升,部分医院制氧量甚至已超过现有制氧机额定制氧量,需要通过购置更多的制氧设备来缓解上述情况。但因为制氧机成本较高且体积较大,在无法及时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部分医院为保证在用气高峰期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不得不通过打开出气口来达到增加氧气产量的目的。但该方法势必导致所制出的氧气浓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影响患者的用氧安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是院方通过评估当前医院接诊量,要求管理人员对每日氧气需求量进行统计,以便预留经费购置新的制氧设备[2]。
2.3 氧气中水分含量超标
根据规定,通过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制备的氧气,水分子的含量不应高于0.07 g/m3。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生水分含量超标的概率较高,原因是长期使用设备制氧会导致其冷凝器除水功能下降。主要是因为冷凝器内部沸石分子筛因长期使用出现受潮情况,从而影响整个制氧环节的制氧量和浓度。此外,设备内水分子超标还容易使输氧管道内壁被水腐蚀,导致设备中病原菌的生成。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管理人员应加大对冷凝器的检查和干预,及时替换受潮的沸石分子筛,以保证冷凝器的干燥和卫生。
2.4 噪声问题
依照YY/T 0298—1998《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在制氧过程中的噪声不应高于85 dB,但目前大部分制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噪声明显高于规定要求。噪声大的主要原因是排出的氮气总量过大,设备的氮气排速度小于收集速度,在氮气排放时产生涡流并引发噪声。巨大的噪声易对住院患者构成生理及心理的双重影响,同时也会对制氧人员的工作状态造成影响,进而降低制氧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改善方式,建议将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安置于远离人员流动较大的区域,同时工作人员在制氧过程中做好听力保护,对受到噪声影响的患者给予有效的治疗及情绪护理[3-4]。
3 结束语
梳理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工作流程,根据实际应用经验,总结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分子筛制氧系统虽被各大医院广泛使用,但设备配置及系统集成方案仍具有较多需要改进的缓解,通过合理有效的改进,可进一步提升制氧效率及氧气品质,满足医用氧气的质量要求,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