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工程线安全风险控制
2021-05-21赵劲波
赵劲波
(蒙冀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0 引言
关于铁路工程线的定义,尚无统一的说法。目前在有关文件中较为规范的定义:工程线是指在铁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已按设计线位完成线路敷设,但未进行验收、交付运营的铁路线路或施工临时便线。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线需不断整理、维护以达到设计、验收标准。工程线是施工运输通道。在《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技规》)中对工程运输进行了定义,工程运输即指铁路新线建设或营业线施工期间,为运送施工材料或配合施工进行的轨道运输。
1 工程线施工和运输作业的主要内容
一般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都以铺架为主线,因此,工程线施工是铁路建设重要的节点,工程线上(范围内)进行的施工作业内容和运输特别繁杂,简单总结归类为以下4 个方面。
(1)在工程线上使用各类施工作业车辆的,如铺轨机、运架梁车、轨道车、架线车、单轨车、人力轨道小平车、齿条式起道机、弯轨机等。
(2)在工程线上进行的涉及路基、桥梁、隧道、站台、轨道、接触网、信号、电力、通信等设施的施工作业,如上砟、补砟、起拨改道、铺设平交道或平过道、长轨铺设、焊接、无缝线路应力放散、轨道精调、更换接触网线、承力索安装和更换接触网支柱接触网预埋件整治等施工。
(3)邻近工程线施工,施工作业或装卸材料等可能侵入工程线建筑限界、影响工程线行车及人身安全的情况,如架设或拆除各类铁塔、支柱及接触网杆等可能侵入工程线设备安全限界的作业,邻近工程线卸料片石、电缆槽、角钢支架、混凝土预制件、土石方施工等作业,如开挖路基、电线路过轨、路基注浆、基桩施工等各类妨碍工程线行车及影响人身安全的施工。
(4)工程线上或邻近工程线的施工调查、检测等,如在线路上或线路侧进行的施工调查、检查、设备测试、测量、现场施工等可能危及工程线行车和人身安全的作业,尤以联调联试较为频繁。
2 工程线安全风险辨识
自铺轨工程开始起至进入联调联试都是工程线管理的范畴,这一阶段也是铁路项目建设期间安全风险较高的阶段。工程线管理具有点多线长、参与单位多、作业车辆设备机具多、交叉施工以及结合部多等特点,通过对可能导致事故的人、物、环境和管理等方面不安全行为、不安全因素,以及铺轨整道、放散锁定、工程线施工运输等关键环节安全风险研判,和对近年来发生的铁路工程线运输和施工安全事故的分析,总结出工程线的主要风险有以下3 个方面。
2.1 人员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
(1)参与工程线运输和施工作业人员未经过相关培训。
(2)“三违”行为:管理者违章指挥,施工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3)防护不到位,未设置防护,防护位置不正确,防护备品、标识不齐全,避车不及时等。
2.2 物的状态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
工程线主要物的类型为三类,一是工程列车(包括机车、车辆),二是设备本身,如线路及其他四电设备,三是由线上施工带入的各类机具、设备等。因而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也对应3 个方面。
2.2.1 机车车辆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
(1)超速:机车、车辆、轨道车等运行速度超过规定的允许速度,如超过调度命令或区间(线路)规定的速度要求。
(2)溜逸:机车、车辆、轨道车等停车时未按规定要求对机车车辆设置防溜措施而发生溜逸(包括机车、车辆无动力在长大坡道停留)。
(3)脱轨:线路上使用的工程列车因偏载(超载)、车辆本身状态不良(机车车辆车钩、制动系统技术状态不良等)、线路状态不良以及障碍物侵限等原因造成的脱轨。
(4)冲突:上线运行的机车、工程列车、轨道车等自轮运转设备超速、制动失效、进路错误等原因造成冲突。
2.2.2 设备状态引起的安全风险
(1)工程线失管失养,状态不良,不满足工程列车通行的技术要求,如工程线有砟段在未进行上砟、整道、焊接前存在的反超高、三角坑、大轨缝、接头错牙、胀轨等线路病害。
(2)长大坡道、工程线接轨处未按规定设置隔开设备。
(3)临时道口未按标准设置和管理。
2.2.3 施工材料、机具造成的安全风险
(1)临近线路堆放各类材料超出铁路建筑限界。
(2)各种施工原材料、工机具、设备在存放、使用时侵入工程线行车安全限界或遗留在线路上。
(3)非机动轻型车辆(接触网梯车及自制小平车)运行未纳入计划管理,车辆日常存放未按规定加锁。
2.3 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
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多而杂,这里仅从调度计划、施工作业和检查监管等3 个方面分析。
2.3.1 调度计划管理
(1)未对工程线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未建立工程线运行调度指挥系统,未按要求设立工程线调度指挥中心。
(2)未按调度计划组织行车,行车异常时未采取应对措施等。
(3)施工计划流转的工作流程不明确或不合理(施工单位未向线路管理单位提报施工计划,或施工作业里程、时间、内容、范围等与批复的施工计划不相符)。
2.3.2 施工管理
(1)无计划、超范围施工、计划与施工实际不符。
(2)未按要求在调度指挥中心或车站派驻驻站联络员,现场未按要求设置防护人员。
(3)线上线下多个施工单位同时在工程线上进行施工作业,交叉作业,作业相互干扰。
(4)工程线开通使用条件未经联合检查,线路状态、机具材料收集清理情况没有进行确认。
(5)信号设备调试导致的道岔误动和进路错办。
2.3.3 现场监管
(1)施工单位未对工程线运输和施工安全进行专项检查。
(2)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履行职责不到位,存在监管不力、以托代管等问题。
3 工程线安全风险管控主要措施
根据近年来轨道工程施工工艺、工法、工序过程特点,规范轨道工程施工运输安全和施工作业行为,控制工程中不安全行为和状态,保障人身、设备设施及行车安全。
3.1 建立完善的调度集中管理体系
工程线管理点多线长、牵涉面广,涉及单位多,交叉施工多,只有制度统一、集中管理,各级各层的方向、目标、思路、措施才能统一,组织协调才能顺畅,步伐节奏才能一致。按照《技规》要求,工程运输应由建设单位统一管理,制定工程线运输管理办法。因而要求建设单位积极发挥统领作用,参建各方积极参与,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责任义务。
(1)按照规范和文件要求,工程运输管理单位应设立运输管理和生产组织机构,即设立调度中心和各单位调度室。
(2)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程线运输组织和施工方案,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职责,长大坡道等特殊工况的专项方案。
(3)组织铺轨和站前、四电以及进入工程线作业的单位(包括提前介入的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管理责任。
3.2 教育培训管理
工程线上运输、施工、检测、检查等作业繁多,涉及土建、房建、四电、铺轨的各个专业以及建设、施工、监理、检测和设备管理单位各方,工序繁复、人员混杂。参与工程线作业的人员(运输、施工,包括检查检测等)都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规范意识,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作业技能,必须广泛深入开展教育培训,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
3.3 关键环节风险管控
安全风险的管理,一方面要抓基础,另一方面要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关键环节的卡控措施落实。以下为总结出的9 个关键点。
3.3.1 线路铺设维护要求
(1)工程线初整应做到:线路、道岔铺设后轨枕盒内道砟基本饱满,扣件齐全、紧固,钢轨接头夹具(或夹板)安装满足要求,轨道几何尺寸满足运行速度的要求,并逐步达到设计要求。铺轨单位每2 km 设置一处公里标,线路里程使用设计里程。无缝线路锁定时,轨温、道床、扣件扭力、接头焊接应满足设计要求。
(2)为保证工程线线路、桥隧、路基等设备质量安全,铺轨单位应设立工程线维修养护队。维修养护队每周对工程线全面检查一次,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安排线路维修,并留存检查及整修记录;气温超过30 ℃时,每天对线路轨缝进行检查,防止涨轨跑道。
3.3.2 运行速度管理
“十次事故九次快”,所有交通事故几乎都离不开速度快,工程线也不例外。因此,控制机车车辆的运行速度,是工程线安全风险管控的重中之重。
按照《技规》要求,新铺线路经重点整道后,工程列车的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5 km/h。随着线路养护质量的提升,线路养护单位应向运输管理单位申请,阶梯式提高线路允许速度。工程列车的行车速度由运输管理单位根据线路允许速度、货物装载加固及运输环境等因素拟定,报建设单位批准,但最高不得超过60 km/h。
3.3.3 临时道口的管理
临时道口设置必然造成交叉作业的风险,管理不善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因此,临时道口设置必须经建设单位批准。临时平交道口宜设在直线平坡地段,便于机车瞭望,保证施工车辆及人员的人身安全。隧道和桥梁两侧100 m 内不宜设置临时道口。临时道口必须设置道口栏杆和安全标志,并由专人看守。工程列车通过临时道口时需停车瞭望,确认道口栏杆关闭后动车。
3.3.4 机车车辆管理
(1)所有上线机车应按照《技规》要求,具备应有的识别标记:路徽、车型、车号、最高运行速度、制造厂名及日期等,机车主要部件应有铭牌。机车实行计划预防修,实施主要零部件的专业化集中修和定期检测状态修。机车检修周期及技术标准按铁路总公司机车检修规程执行。上线机车必须检修、鉴定合格。
(2)上线所有车辆(包括自轮运转设备)必须技术状态良好。按照《技规》要求,具备应有的识别标记:路徽、车型、车号、制造厂名及日期、定期修理的日期及处所、自重载重、容积、换长等。车辆实行定期检修,检修周期及技术标准应按国铁车辆检修规程执行。
(3)各车辆设备所属单位应按照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安排列检作业。列检作业应按规定范围和技术作业过程进行。车辆编入列车须达到规定的运用状态。
(4)车载特种设备(起重轨道车、起重轨道平车、收轨平车、接触网作业车上安装的起重机械等)必须执行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法》及有关特种设备管理相关规定。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3.3.5 非机动轻型车辆(接触网梯车及自制小平车)管理
使用各种小车(含电化作业梯车、单轨车、轨道检测车等)和隧道内使用登高梯等作业纳入施工计划管理。原则上不建议使用四轮小平车。
使用非机动轻型车辆要设专人负责防溜,各小车要有专职防护员。为避免对钢轨造成损坏,上道小车轮子统一采用尼龙轮,不允许采用铁轮。
3.3.6 长大坡道的管理
针对长大坡道应编制专项管理方案,对牵引动力、牵引定数、停车、防溜等进行专门的规定。
如某客专项目经设计验算后要求,机车牵引定数应满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列车牵引计算规程》要求,工程线采用DF4B 内燃机车单、双机牵引时,在各种坡度上的牵引质量应满足表1 要求。按照《技规》及呼和浩特局《行车组织规则》要求,单机挂车的辆数,区间线路坡度超过12‰时以5 辆为限,超过20‰时以3 辆为限。轨道平车载重量及集重不得超过《技规》及其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偏载限度不得超过车辆装载规定。
表1 DF4B 内燃机车牵引质量需求
再如某客专项目规定,重列由某某车站进入长大下坡道时,必须双机牵引,在该站进行列检作业,更换磨耗到限车辆闸瓦,运行至长大坡道重点应停车凉闸,凉闸时间不得少于30 min,停车后值乘车长和轨道车负责人现场检查确认车辆状态良好方可行车。
3.3.7 防溜管理
由于车辆溜逸造成的事故并不在少数,历史上也曾有惨痛的教训。某普速铁路石渣车长期停放,未按规定设置防溜,大风天气溜逸造成10 人死亡的事故,教训深刻。
因此,机车车辆应遵守严格《技规》和原铁道部《防止机车车辆溜逸管理办法》,日常加强检查,并在遇有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车站根据气候情况,对停留车采取增加拧紧人力制动机数量或其他防溜措施进行补强。防溜器具应统一编号,其配备数量、存放地点、保管、交接办法应符合相关规定。
铺轨单位应与四电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建立取送车联系、交接、签认制度,明确防溜措施和责任。取送车作业时,一批作业结束,车站与对方单位应指定人员进行现场防溜交接签认。
3.3.8 栅栏管理
防护栅栏提早封闭能够为工程线运输和施工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施工组织安排时,栅栏封闭的进度不应迟于铺轨进度。
应编制防护栅栏管理办法,统一管理栅栏门,对暂时不能封闭的地段,采取临时封闭措施,控制栅栏内人员和设备的进出。
3.3.9 接触网停送电管理
接触网送电前建设单位应组织送电前的公告和宣传,组织对工程线相关单位进行接触网送电安全培训。
供电单位派供电调度驻调度指挥中心,进行停送电调度管理。至接触网送电通告之日起,视为牵引供电设备带电,所有工程线运输和施工人员应遵守电气化铁路作业有关规定。
3.4 应用信息化手段
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设备、可视化设备和卫星定位系统,为工程线运输调度指挥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运用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工程线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借助即时通信工具,提升计划编制、行车指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3.5 现场检查和考核落责
有好的制度,还必须有严的落实。工程线超速行车,无计划施工,超时超范围施工,防护不到位施工等违章行为是造成部分重大安全事故的根源。施工单位必须严守规章制度,严格组织行车、严格按计划施工,才能确保工程线施工组织有序,安全可控。监理单位必须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责,通过过程旁站、添乘检查等方式监督计划落实和制度执行。建设单位应发挥建设管理的主导作用,严格按照合同,充分落实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工程线的考核监督,充分应用不良行为、信用评价、激励约束等手段,调动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建铁路工程线安全管理需要以严格的调度集中管理为基础,以各专业作业互卡互控为保障,更需要施工作业人员自觉遵守调度命令、作业和防护规程,需要参建单位从业人员不断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工程线运输和施工安全。同时,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得出,站前工程紧前安排,为铺轨和联调联试创造充足的时间,是工程线运输和施工安全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