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2021-05-21罗正先

读与写 2021年13期
关键词:应用题建模分类

罗正先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乐山镇乐山小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前言

抽象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必备的数学素养,学生可将现实的事物进行抽象,然后转化为数学模型,最后使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使用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法,可助学生提升数学抽象能力,感知数学的趣味性,进而举一反三,更好利用数学建模解决数学问题。

1.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方法

一方面,从教师角度分析,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融入应用题分类内容,让学生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有清晰的认知。首先,通过应用题分类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审视应用题,建立整体建模意识。其次,通过应用题的分类,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量关系,更好的解决难题。最后,通过应用题分类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即学生将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放在框架中,以制高点审视应用题,保证知识点的全面细致。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要引导其有效还原问题的现实情境。当下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多数是以文字为主,并且题目背景来源于现实情境。学生对问题的解答也是机械的阅读、审题、解题,不能通过问题进行逆向思维,从数学场景中思考问题,还原建模过程,此对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十分不利,无法更好进行应用题分类建模活动。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此问题,引导其还原情境,并能想象数学抽象之前的情境,主动建立应用问题,再解决问题,通过此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2.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案例

教师转变传统数学应用题教学法,在课堂中使用分类建模教学法提升高年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教学过程为:

2.1 创建情境。

教师别出心裁,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应用题的学习。师生对话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题目中的算式,说说你的想法。

生1:这道题是除法与加法的混合运算,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先计算括号中的加法,然后算除法,就得到了答案。

师:真好,同学们连计算过程都想好了,那么如果这是应用题解答中列出的算式,你觉得这些数都代表什么?

此时学生陷入思考,留出几分钟思考时间,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分组交流。

生2:因为里面的被除数是1,所以我觉的这可能是工程问题,1代表工程总量,两个分数表示工作效率,结果为时间。

生3:我认为这也可能是一道相遇问题,1为总路程,两个分数则是速度,结果为时间。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下面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设计应用问题[1]。

此过程中教师没有展示任何应用题,也没有让学生解答,而是以逆向思维让学生先分析算式,然后思考此与什么应用题有关,接着自由发言,发表意见。在教师启发式教学法之下,助学生对建模有一定印象。

2.3 深入思考。在设计应用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即将现实问题变成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建模过程。面对第一小组设计的工程问题,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这个问题怎么样?”有的学生说很好,而有的学生则说不好。面对此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预设学生的答案是将制作零件变为常见的情境,如修路、修桥等生活中常看到的。教师总结“你说得很好,工程问题不一定只有制作零件,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接着继续提问“你知道工程问题中的每一个数字都表示什么吗?”此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并尝试对其中的1和分数含义作解释。本环节教师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度掌握过程问题的数学模型,捋顺同一种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将其具体化。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题分类建模法的运用,使用逆向设计应用题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在感知数学抽象性基础上充分利用抽象性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起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应用题建模分类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基于FLUENT的下击暴流三维风场建模
《符号建模论》评介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