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人工育苗病害生态防控技术
2021-05-21刘锡胤姜黎明张秀梅胡丽萍周晓群张玉恒
刘锡胤,姜黎明,张秀梅,胡丽萍,周晓群,张玉恒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006)
病害问题一直是影响刺参人工育苗成败的重要因素。为了防治病害往往不得不施用药物,而药物不规范使用则会对苗种质量和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甚至诱发药源性疾病,进而加重病情。为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现从改进育苗技术、优化池水生态环境、科学使用投入品、生态防控敌害生物等方面入手,总结并完善了一套既能保证刺参苗种质量安全和水体生态安全,又能有效防控病害的技术体系。
1 改进育苗技术手段
1.1 优选亲参
亲参是保证苗种质量、防控疾病的物质基础。采集不同地理群体和不同养殖方式的刺参,进行高强度选择,选出健康优质的个体作为亲参,经促熟培育后配组杂交。从亲本中筛选尽可能多的优良性状,保证育出的苗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从而提高抗病性能。
1.2 强化促熟培育
按传统办法,若亲参暂养时间不长,产前一般不投饵。但有研究发现适量投饵不仅能促进亲参进一步成熟,提高受精卵质量,还能刺激充分成熟的亲参排放受精卵。因此,若亲参入池当日未产,第2 天开始按刺参体质量3%~5%投喂鼠尾藻等饵料,为避免投饵后池水变混,干扰观察排放的受精卵,可在受精卵排放可能性较小的凌晨时段投饵。为防止换水和倒池引发刺参流产,可泼洒抗应激灵和电解多维。经过2~5 d 的强化促熟培育,亲参性腺特别饱满,性腺指数>15%,一般无需催产即可排卵。但为了集中采卵,便于后期管理,有必要适当升温(0.5~1.0 ℃)和阴干(0.5 h)刺激。经过优选并强化促熟的亲参排卵快,产卵量大,卵质和孵化率均较高,且孵出的幼苗质量也好于普通苗种。
1.3 幼体选育
培育出的幼体需要进行严格的选择,做到“优中选优”,从而为培育健康苗种奠定基础。当胚体发育至原肠后期成为初耳幼体时,从上浮于表层的健康优质幼体中进行选择,比例一般为60%~80%。
1.4 降低培育密度
(1)幼体密度初耳幼体布池密度为0.15 ~0.2 个/mL,至大耳幼体末期和樽形幼体期,健康幼体保持0.1 个/mL 即可。这样既增加了幼体活动空间,又可减少投饵和换水量,从而达到优化池水生态环境的目的,幼体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也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平均日生长可达80~100 μm,末期大耳幼体一般为1 000~1 200 μm,幼体成活率可>90%。
(2)稚参密度稚参变态初期,每张波纹板(30 cm×40 cm)附苗量以<500 头为宜;首次倒池后调整至200~300 头;此后倒池时不断调整密度,变色后逐渐调整至100 头以下。适当降低密度,可增加参苗栖息空间,改善生态环境。
2 优化池水生态环境
水质调控的目标就是创造有利于参苗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环境。改进传统的换水、倒池等操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调控水质的目的。
2.1 减少换水量与倒池次数
改进传统的“大换水、频倒池”的办法,通过减少换水、倒池操作,减轻参苗应激反应。
幼体布池当天加水约占培育池容积的1/3~1/2,此后每天加水1/10 左右。池水加满后开始换水,日换水1 次,每次1/5~1/4。幼体培育期间一般不倒池;投附着基后,每天换水1 次,每次1/4~1/3,夏季高温期适当增加换水量;投附着基后第30 天至第50 天首次倒池,此后依水质、水温及稚参密度等情况每5~10 d 倒池1 次。
2.2 改进换水方法
主要是改进耳状幼体培育后期的换水方法。
传统方法通常采用网箱或滤鼓换水,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还易造成幼体机械性损伤,并且会因不同培育池交叉使用同一换水工具,造成疾病传播。可以利用健康幼体在一定条件下上浮的习性,创造有利于幼体上浮的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待其充分上浮后直接排出底层劣质水。
换水前停止充气10~30 min,同时将室温提升至高于培育池水温2~3 ℃,待幼体充分上浮于表层时,缓慢排出底层水。排水速度以水面不出现明显旋涡为宜,以保证上浮于表层的幼虫基本不散开,以免健康幼体随水排出。排水口设在池底中央,排水管道埋在池底,开口于池外下水道,通过排水管末端的阀门控制流速。
3 科学使用投入品
发现病情后先确诊病因和发病程度,尽量选用安全、无毒、低残留的生物型渔药、生物制品,必须用药时再选用副作用小的抗菌药。
3.1 施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优点,能分解剩饵、粪便等腐败有机物,降低氨、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含量,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减轻底臭,防止附着基和池底出现菌斑;还可改善幼体与稚参肠道环境,调节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帮助消化,提高免疫力,防止细菌性拖便,提高抗应激能力,维持池水生态平衡。在稚参培育期间,微生态制剂还可将水中剩饵絮凝成可再次利用的食物团,提高饵料利用率,进一步净化水质,且具有无副作用、无污染、无残留等优点。
幼体培育期间,每天投1×10-6的EM 菌,每3 d投3×10-6~5×10-6的“优肽”或“菌克”等。稚参培育阶段,每天泼洒1×10-6~2×10-6的EM 菌,每3~5 d 投10×10-6的“优肽”或“菌克”,同时按1%~2%的比例拌料投喂芽孢杆菌和EM 菌。
3.2 施生物活性多肽
生物活性多肽具有增强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的功效。按0.5%~2%的比例添加至稚参饵料中。
3.3 尽量不施药或选用毒副作用小的生物型渔药
根据病情轻重选择适当的应对方式,不要一味地意图用药物解决问题。譬如发现小部分幼体胃壁略增厚时,首先投“优肽”或“菌克”等微生物制剂,并从幼体密度、投饵数量与质量等方面进行调理,胃壁严重增厚、胃型不好时再施2×10-6~3×10-6青霉素等药。若再发现幼体有烂边迹象,先从水质情况、新池是否彻底浸泡、刷池药是否冲净等方面找原因,再考虑施用青霉素等抗菌药治疗。发现稚参轻微拖便时,先从饵料中粗蛋白和脂肪含量是否偏高、未脱胶海带投喂量是否偏大、饵料是否变质、海泥搭配是否偏少等几方面找原因,同时施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再连投3~5 天的大蒜粉,病情不见好转时再投土霉素等抗菌药物(不能与活菌制剂同时用)。若有个别稚参体表溃烂,多为日常操作导致的机械损伤,一般靠自我修复即可痊愈,可将受伤参苗捡出单独药浴,不必全池用药。发现稚参有“粘包”现象时,先按每kg饲料10~15 g 的量投“清毒散”(主要成份为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草药)3~5 天,病情较重时再考虑用抗菌药治疗。发现稚参厌食、体色发暗、不伸展、生长缓慢等症状时,先从投饵是否偏大、饵料中粗蛋白与脂肪含量是否偏高、池水有害物质是否超标等方面找原因,再考虑选用改善肠道功能、助消化的药物治疗。
4 生态防控敌害生物
刺参育苗过程中的主要敌害生物是桡足类,即使对海水进行多次过滤也很难完全滤净。需要对其危害用生态学思维进行全面评估。研究发现,在培育>1 cm 大规格参苗时,若剩饵较多,池底与附着基污浊,少量的桡足类因食物丰富,不仅不会啃咬参苗,还有清理池底和附着基的作用,没必要刚发现桡足类就立即施药杀灭。施药不仅严重影响参苗生长,甚至会造成中毒死亡。
另外,刺参变态后附着生活,具有避光行为,而桡足类、多毛类等终生营浮游生活,具有明显的趋光性。依据生态学原理,针对刺参与敌害生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可采用光诱捕装置清除敌害。装置如图1 所示。
图1 敌害生物光诱捕装置示意图(左:俯视;右:侧视)
收集室3 为下端封闭上端设筛网的水桶,体积为10~15 L;收集室3 下端连接有防水光源2,发光强度为3 000~4 000 lx(光线过强虽可提高诱集敌害效果,但对参苗有危害);收集室3 上部覆盖一层筛网1,选用孔径小于参苗大于敌害生物规格的筛网。使用前开启防水光源2,同时选取合适孔径的筛网固定在桶口,在桶内加满清洁海水后垂直放入育苗池底,在水体内进行10~20 min 诱集后,取出装置,将桶内诱集到的桡足类、多毛类等敌害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此法利用桡足类、多毛类等敌害生物与刺参对光照反应的不同及个体大小的差异实现了对敌害生物的分离和去除,避免了施杀虫药对参苗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