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微淡远中和雅正

2021-05-20黄茜茜

收藏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琴瑟礼乐古琴

黄茜茜

琴和瑟,均为中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诗经·周南·关雎>中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可知琴瑟自古便被联系在一起,同时作为儒家传统礼乐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始终与国家礼乐建构关系密切。清朝时满汉文化相互影响、互相融合,清朝逐渐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礼乐体系,在尊儒崇礼的文化背景下,琴瑟等礼乐器的存在更使儒家礼乐文化的发展增光加彩。

一、琴瑟与清朝礼乐文化

康熙六年(1667)颁中和韶乐于太学,雍正六年(1728),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谈到:“若夫本朝,自关外创业以来,存仁义之心,行仁义之政,即古昔之贤君令主,亦罕能与我朝伦比。且自入中国,已八十余年。敷猷布教,礼乐昌明,政事文學之盛,灿然备举,而犹得谓为异类禽兽乎?”①乾隆六年(1741),皇帝令允禄等人编写的《御制律吕正义后编>标志着乾隆朝宫廷礼乐的完整形成,乾隆五十三年(1788)敕纂《钦定诗经乐谱全书》更使得清代宫廷礼乐与民间礼治建设达到了高潮。

《皇朝礼器图式》的乐器类中总结道:“朝会中和韶乐”中琴四瑟二,“燕飨中和韶乐”中琴瑟各四,“祭祀中和韶乐韶舞”中琴十瑟四,由此可见琴瑟是朝会、燕飨、方泽、太庙、文庙祭祀、乡饮酒礼活动的重要组成,参与着宫廷重大贺典仪式活动。乾隆帝在此书序言中强调:“北魏、辽、金以及有元,凡改汉衣冠者,无不一再世而亡。后之子孙,能以联志为志者。必不惑于流言。于以绵国祚、承天佑于万斯年勿替。”②乾隆五十年(1785)又因“古乐中琴瑟与金石并重,近来乐部奏乐,琴或问能操缦……业儒之人虽偶有学琴者已非古道,至于瑟,则未有能鼓者……夫八音迭奏,琴瑟相宣,岂容偏废”,谕旨“将琴瑟二乐敕令乐舞生一体用心娴习”。③这些措施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于礼乐的重视,在遵循古礼的前提下重视琴瑟,肯定了雅乐正声的重要性。

二、琴的起源与流变

通常都会在“琴”的前面加个“古”字,日:古琴。这是近代为了与钢琴等西方乐器称呼上有所区分,有关古琴的最早记录是在《诗经>《尚书》等文献中,被提及较多的是伏羲造琴的故事。汉代蔡邕在《琴操》中载:“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宋代朱长文《琴史>载:“昔者伏羲氏既画八卦,又制雅琴。卦所以推天地之象,琴所以考天地之声也。”

伏羲造琴这个神话故事讲的是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看见凤凰栖息在桐木上。便朝那棵桐树拜道:“皇天降祉,施民以乐。”然后他让手下将桐树砍了下来,伏羲敲击桐木上段,感觉音色太清,随后又敲击下段,音色太浊,敲击中段,音色恰好清浊相济。于是找了个良辰吉日制造乐器。因为一年中有365天,便将桐木削成三尺六寸五分长,又按照四时八节将尺寸做成后宽四寸,前阔八寸,又按阴阳两仪的规矩定了高度,外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内按宫、商、角、徵、羽等五音安了五根弦。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众宴宾客时特邀伏羲演奏这件乐器,因是在天宫瑶池见到的,神仙们将这件乐器称为瑶琴。

《尚书》中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开始注重琴乐的教化功能。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作为礼器和乐律之器,更是被历代统治者青睐和推崇,一向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的说法,在孔庙乐悬中配置古琴,是古代雅乐的传统编制。

孔子生前很喜欢古琴,据《中国历代孔庙雅乐》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日:‘可以益矣。孔子日:‘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日:‘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日:‘丘未得其志也。有开,已习其志,可以益。孔子日:‘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④

北京孔庙所藏的七弦琴,为清乾隆三十四年制,仲尼式。前宽后窄,上圆下方。琴体素面,原镶徽十三枚,饰以蚌,附七弦。额首有描金“乾隆三十四年制”款(图1)。

《钦定国子监志>载:琴:六。合桐梓为之。鬃以漆,七弦,皆以朱。前广后狭,上圆下方。中虚通长三尺一寸五分九厘,额阔五寸一分三毫,肩阔五寸八分三厘二毫,尾阔四寸三分七厘四毫。岳山高四分八厘六毫,厚二分四厘三毫。龙口阔一寸二分,龙池长六寸二分三厘七毫。凤池长二寸五分一厘一毫,阔皆六分四厘八毫。凫掌高一寸一分三厘四毫,雁足高八分九厘一毫,轸七长一寸五分三厘九毫。轸池长三寸七分二厘六毫,阔五分六厘七毫。穿孔以受轸,轸末结红绒紃,上出以绾弦绕龙口,下系雁足,左四右三弦。自岳山至龙口,二尺九寸一分六厘。徽凡十三,饰以蚌。岳山焦尾皆以檀鬃金。几承之,红缎幕(图2)。

古琴有琴式十四种: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鹤鸣秋月式。其中造型最简洁的是“仲尼式”,声音清雅中正,充分休现着儒家中庸内敛的风格,又被称为孔子式、夫子式。这种琴式的肩颈和束腰呈方形内收,斫制难度较低,加上孔子操琴等典故,最被文人推崇。又因其美观、易造成为历代存世古琴中数量最多的式样。

汉代之前的琴制尺寸差别很大,早期文献中关于古琴形制的记载很混杂,今人虽无法加以考证,但从能够查阅到的资料中也可略知一二,如在汉末蔡邕《琴操>中载:“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宫者,象五行也。大弦者,君也,宽而温和。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指变徵、变宫),合君臣恩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⑤⑤

这段文字的大意讲的是琴的形制从琴头以下分别称额、颈、肩、腰,象征人体各部分。琴面弧形,代表天;琴底平,象征地,成“天圆地方”之说。琴有13个徽,代表一年有12个月再加一个闰月。古琴最初是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或宫、商、角、徵、羽五音。后来又加了两个弦,一是周文王为悼念自己死去的儿子伯邑考,便增添了一根弦;后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为鼓舞士气,又增加了一根弦,称“文武七弦琴”。

三、古琴的制作技艺

《诗经·定之方中>有“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之句,简略记载古人斫琴时所使用的材料。斫琴即制作古琴。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建东在接受《话说漳州>栏目采访的时候详细讲述了制琴技艺:从最初的选材到最后的上弦,需要历经约7年的时间。斫琴主要流程包括选材、造型、制作琴面、槽腹、合琴、装配件、灰胎、面漆、定微、安雁足、上弦等百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均靠手工制作完成。选材是斫琴的首要工序。桐木和杉木的木质松透,利于声音的共振,是首选的制琴木材。而一块木材是否适合做琴,与树龄及生长环境有关。选好材料后,确定古琴的样式,然后将琴板刨削成弧形,制作古琴的琴面。之后开始进行槽腹制作,这也是制作古琴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张琴的音色好坏,它需要根据不同的面板材料,设计相应的结构,再配以合适的底板,以确保琴声纯正。好的古琴之所以能够保存上千年,除了木材,漆料也是关键。古琴使用的是天然生漆,耐腐、耐磨、隔水、绝缘,对人体无毒无害。在古琴木胎完成后,将琴体涂上由生漆与鹿角霜调和而成的灰胎,进行由粗到细、反复多道的髹涂。在灰胎彻底干透并打磨平整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制作工序。整套古琴底胎制作需要耗费近两年的时间。底胎完成后,开始髹涂面漆。面漆同样由天然生漆制成,经久耐用,高古而华丽。桐锌在以后数千年中,一直被当作制琴的理想木材。古琴底板则有反弹声波的作用,故多用木质坚硬的梓木或楠木。所以也有“面桐底梓”一说。⑥

四、瑟的产生与流变阶段

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拨弦乐器,也是古代雅颂乐舞表演中丝类的传统乐器。《吕氏春秋·古乐篇》日:“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之瑟,以来阳气,以定群生。”可知远古时期的朱襄氏部族中就出现了瑟。但虽有文献记载却并无实物出土,导致后人不清楚远古时期瑟的形制。只能说明瑟的存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发现的古瑟年代包括春秋战国及唐宋时期,在出土乐器中比例较高。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有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在该馆的展板上绘有标注瑟各部位名称的示意图(图3)。

相关资料对瑟的形制通

常描述如下:瑟体多为整木斫成,瑟面略隆起,瑟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⑦李商隐有诗《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据《汉书·郊祀志>记载:“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从上述典故可知,“瑟”原本有五十弦,是一种古代弦乐器,用它弹奏出的声音很悲凉,令人不忍。《礼记·乐记》中也载:“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瑟的音色悲凉哀怨,适用于表现哀伤情感。

目前还不曾出土过传说中有五十根弦的瑟,发现的古瑟大部分都是二十五弦。而李商隐诗中提到的“五十弦”瑟大概是为了渲染只有用这种瑟演奏出的乐曲才能表现他失去爱妻的痛苦心情。

孔庙所藏琴瑟均在祭孔乐舞演奏中担任主旋律,居“堂上乐”之位。《钦定国子监志》二十卷载:圣祖仁皇帝康熙五十四年始,命太常重造乐器颁行国学;卷二十二又载:康熙五十四年颁中和韶乐器于国子监。这段记录虽短但却能说明北京国子监孔庙古瑟的来源。

北京孔庙馆藏康熙五十四年彩绘云龙纹二十五弦瑟,长210、宽47、高27.5厘米。形状长方形,前端刻有描金“康熙五十四年制”款,瑟面绘五彩云龙纹锦纹图案。此瑟的二十五根弦粗细不同,每弦有一柱,是用于调弦和确定音高的,按五声音阶定弦。它的形制由瑟面、瑟边、瑟额端、瑟尾端、瑟槽内面、瑟底外面等组成。通体为桐木,梁用紫檀,面圆,底平,中高,首尾俱下(图4)。

《钦定国子监志>载:瑟:四。靳桐为之。鬃以漆,二十五弦。前广后狭,上圆下方。中虚而高,两端俯。通长六尺五寸六分一厘。前阔一尺四寸五分八厘,足高二寸九分一厘六毫;后阔一尺二寸三分九厘三毫,足高二寸一分八厘七毫。前后梁高阔俱七分二厘九毫。越二,前方,径四寸三分七厘四毫;后上圆下平,径如之,下阔五寸一分三毫。梁外各穿孔二十五以受弦。弦首出前梁外,末入后梁外孔。从越回至后梁上,各于本弦绾之梁内。弦长四尺三寸七分四厘。中一弦黄,外十二弦为阳均,内十二弦为阴均,皆朱,各设柱以和之。梁内绘云龙,前后锦文,侧为流云,后端承弦,以红缎绣龙,弦孔饰以蚌梁,以檀鬃金座二承之。清代所制之瑟,已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胶合成长方形的共鸣箱。琴弦用丝弦,架子琴首岳山(首岳)和尾端岳山(尾岳)上,每弦都支有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雁柱,用以调节弦长,确定音高(图5)。

据资料记载,瑟在演奏时,须用一手掐弦或左右手交替配合,同时用相差八度的两个音发声以加强音色的厚度,扩大音声的强度,达到瑟与其他乐器演奏时的和谐统一。演奏分清、中之律,瑟的二十五根弦中的第十三弦为“中位”,以“中位”为界,左十二根为内弦,即“清律”;右十二根为外弦,即“中律”。瑟的音色有些像古筝,但高音更加明亮有力,低音则浑厚。

上古时期的瑟,到了唐代初年便渐渐退出了音乐中的应用,古瑟的演奏方法也随之失传。后来出现的瑟,跟古瑟完全不同。一般文人、普通民乐队很少接触这种乐器。应用场合的局限阻碍了瑟的流行,所幸有很多专业人士在探索并试图让这种古老的乐器重新奏响。1998年著名古琴家丁承运教授根据河南浙川出土的古瑟,用五声音阶定弦等方法,成功地复原了失传千年的古瑟,并根据古琴谱记录的弹奏指法,绘制成现在的五线谱复原了古曲。

五、琴瑟在儒家礼乐文化中的体现

在《乐记·乐论篇>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樂思想,是对西周末期至春秋初期礼乐思想的继承发展和系统化。礼乐伦理道德的规范,使人的言行符合社会伦理道德及礼的要求。琴瑟的出现适应了礼制的规定。“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比如在弹琴前应净手、净身、静心,仪表端庄,以合乎礼节,从而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传统古琴曲主要用五声音阶,即五正音,这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

《圣门乐志》曰:“八音以丝为君,丝以琴为君,而琴以中徽为君,中徽者,第七徽也。其位黄钟,中声寄焉。若求其中,则寓于丝之紧慢,紧慢适中,其声自出。是声乃声之元,天地之中气,万世作乐之根本也。”。

经过近2000年的演变,孔庙悠久的祭祀用乐形成了独特的等级特色,自清朝康熙、乾隆御赐给孔庙的“中和韶乐”乐器以来,祭孔乐器更加完备。演奏出来庄重、文雅的金石之声,完美地体现了儒家礼乐思想。

注释:

①[清]雍正<大义觉迷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②[清]允禄等《皇朝礼器图式》,扬州广陵书社,2004。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上谕档》,第12册,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

④江帆、艾春华《中国历代孔庙雅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⑤赵德波《蔡邕(琴操)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⑥《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建东》,《话说漳州》栏目2018。

⑦李仲楷《对(侍坐)中“舍瑟而作”注释的质疑》,《语文教学之友》2009年第4期。

⑧孔令贻《圣门乐志》,山东友谊书社,1989。

(责任编辑:牧风)

猜你喜欢

琴瑟礼乐古琴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游遗爱湖琴岛望月
无题
琴瑟(新韵)
情繫桑梓 积极捐赠防疫物资
冷热
寻访千年古琴
语文教学中礼乐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