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2021-05-20姜玉琴
姜玉琴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联合中学 福建 三明 365102)
语文学科由于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层面的知识,也要理解人文层面的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的目标,应当从“积累、感受、思考、应用、发展”五个层面引导学生获得发展。在以上五个方面的教育中,阅读是极其重要的环节,而阅读名著,则对以上五点都具有综合性的作用。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巧妙地借助名著导读模块,科学指引学生阅读名著,阅读经典,在阅读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积累,思考、应用等,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名著导读过程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这种形式化的思维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归纳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推动学生多维地思考和认识阅读文本,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使语文教学的效益更好。
1.概念界定
1.1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一种重要的模块。很多人在教学中,常常将“名著导读”与“名著阅读”相互混淆,认为“名著导读”即“名著阅读”,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名著阅读是一种方式,而名著导读,则是语文教材的一个模块,两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并非同一体。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模块中,每个模块列出3-5篇文学名著,从背景介绍、作品解读、思考与探究等角度引导学生阅读。
1.2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文字转化为图形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思维图形。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对思维程序和内容的一种可视化处理。思维导图不仅是一个个图形,更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个性化的图形,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工具。
2.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思维导图应用的价值
名著导读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块,而思维导图则是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工具,将思维导图整合应用于初中语文的名著导读中是否具有价值呢?这当然是不容置疑的。以下我们就简要看看具体的价值。
一方面,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的名著导读,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立足名著导读的内涵我们知道:名著导读是一个模块,在这个模块的指导中,教师要结合模块列出的3-5篇名著,从背景介绍、作品解读、思考与探究等角度引导学生阅读。也就是说:名著导读,并非是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阅读名著,而是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进行指引。在此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模块,能够让教师的指导思路更加清晰。同时,针对某一本名著,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的图形,把故事情境、人物形象等梳理展现出来,并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阅读的思路理清,进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的名著导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名著导读模块的设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导”。那么,怎样“导”呢?思维导图的应用,则有助于帮助教师理清学习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针对某一篇名著的阅读,教师以名著的书名作为关键词,将“背景介绍”、“作品解读”、“思考与探究”为分支,在作品解读上,教师又从人物形象、故事情境等方面入手进行强化引导。这样,学生结合教师的思维导图,对作品的认知更加清楚,思路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目的性,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思维导图应用的有效性对策
3.1 充分把握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在初中语文的名著导读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师要充分把握应用的方式。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在名著导读模块的指导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应用思维导图,取得了好的效果。一方面,基于宏观思考的思维导图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名著导读模块中的名著,建立对名著之间的横向对比,深化学生的认知。当然,宏观层面思维导图的应用,在实际的名著导读模块应用频率相对要低一些,更多的时候,笔者是从微观的层面入手,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另一方面,微观层面思维导图的应用。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模块,笔者在教学中,针对每一篇名著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了深入地讲解。以《三国演义》的导读为例,在导读的过程中,笔者利用思维导图,将其中核心人物以及主要事件梳理出来,让学生通过绘制与内容相关的思维导图,更深刻地认识《三国演义》的情节内容。核心人物:汉献帝、魏吴蜀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以《三国演义》的人物关系为例:
该人物关系图,对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同时也是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的有效途径。除了人物关系图,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其中的重要事件罗列出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3.2 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名著导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名著内容结构思路,通过思维导图将结构思路可视化,具体思维导图可包括章节图、人物图、感悟收获图、主旨涵义图等。以章节图、人物图的绘制为例,学生在充分熟悉章节或人物关系后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既是对他们阅读质量的检验,也是对他们思考能力的训练,并加深对阅读文本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质量。还是以《三国演义》的阅读为例,一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故事主线、主要战役、主要国家、主要人物排名四个方向绘制了思维导图,如“故事主线”中,学生又进行了细化,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等,通过这一类思维导图的绘制,三国的有关故事和情节在学生的认知世界中就不再模糊,学生对名著的阅读质量也就更高了。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的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积极价值。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更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名著导读的过程中,应当科学应用思维导图,理清阅读思路,提高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