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文化旅游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1-05-19麦婉华杨瑞祥

小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新引擎斗门珠海市

麦婉华 杨瑞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可谓千古传唱。针对“莲”这一主题,4月23日,广东珠海斗门莲洲迎来了一场叹为观止的文化盛宴——当代草书代表人物胡抗美、刘洪彪、张旭光、张学群、王厚祥5位书法家现场诠释经典、临摹经典、写意经典。这是在珠海斗门举办的“爱莲杯”全国书法大展活动现场。

活动中,珠海市斗门区委常委、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进表示,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主战场,斗门多方建设乡容乡貌的同时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他认为,此次“爱莲杯”活动是斗门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品牌活动。

记者了解到,由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引进的文旅产业項目——益田文化旗下的珠海朗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停云小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大型乡村文化旅游度假项目。这次益田文化联合北兰亭举办的全国规模书法大展活动,是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落户在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的重要缩影。

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以斗门休闲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乡村振兴实施发展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点,不断优化园区发展条件。同时,突出休闲农业引领,推进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构建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平台,积极打造粤港澳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其中,十里莲江等休闲产业迅速兴起,岭南大地国家田园综合体、停云小镇等特色项目应运而生。

民宿经济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走进停云小镇,只见大榕树、草坪、苗圃,一片绿意盎然的风景;集装箱改造而成的房间和餐厅,配上蓝天白云的惬意,俨然一幅美丽的画卷。

“建设停云小镇的过程中,三个核心内容始终贯穿其中:一、走进乡村,盘活了各类闲置乡村资产;二、导入多样产业,通过民宿、餐饮、文创、有机农业等产业,增加了乡村活力;三、打造文旅交流平台,把游客‘引进来,让农产品‘走出去。”负责运营停云小镇项目的珠海朗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中江说。

除了把农村的空置资产盘活,让农民以租增收,停云小镇还通过创造就业岗位,让更多当地人共同投身家乡的建设工作。同时,项目还将民宿与文化相互融合。“我们还致力于推进书画进乡村,这既可以让书法家、艺术家去到美丽乡村写生得灵感,又可以让传统文化艺术进入到基层供群众了解。我们希望书法艺术的美能进入珠海停云小镇。”益田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助理刘金龙在接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说。

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

因此,当地正加强示范促提升。通过谋划打造特色民宿进行典型示范,实现了民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精心打造一批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等产业为一体的生态艺术生活社区。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以打造龙头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说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位于斗门生态农业园的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以下简称“岭南大地”)正是很好的例子。

“岭南大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珠海市岭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瑞东说,岭南大地将以发展高端休闲农业为核心,以文化和科技体验为脉络,以绿色生态科创教育为载体,以休闲养生度假为特色,将打造成为一个宜农、宜文、宜教、宜居、宜购、宜养、宜乐、宜游的世外桃源,开启一二三产业循环发展新模式。

4月22日,岭南大地首期项目百草园对外试营业。珠海市岭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海英接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说,百草园总占地400余亩,依托岭南大地万亩生态田园,以中医药文化沉浸式全景体验馆——五行馆和二十四节气养生文化、科普研学及互动娱乐体验为核心,巧妙地结合沉浸式互动科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配套岭南特色亲水民宿、养生餐厅、无动力乐园、生态温棚蔬果采摘等,集科普研学、观光娱乐、养生度假为一体,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独具特色的百草乐园。

同时,岭南大地项目还带动了周边花卉、民宿等一二三产业集聚发展,带动项目周边餐饮经营、土特产收入大幅增收。以项目周边三家餐厅为例,以前只作为村民聚餐之用,现已升级特色农家乐,因本项目直接带动名声远扬,生意火爆。

“岭南大地的的建设,将带动斗门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现代文化体验、现代健康养生、现代休闲产业等四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为周边区域带来土地出租、门票分红收入、资产增值收入等七大收入。”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点状”供地模式的探索

岭南大地承载着关乎乡村振兴的梦想,也带来了制度创新的探索。一种被称为“点状”供地模式的探索,为“岭南大地”项目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如果按照之前的流程,乡村旅游用地要走‘招拍挂的形式,且以每亩50万元的拆旧复垦费为标准。不仅拿地成本高,还要面临耗时耗力的用地指标审批程序,影响项目的推进进度。”陈瑞东说。

在政策支持下,珠海斗门以“岭南大地”项目为试点,率先在广东省探索实施“点状供地”80亩,不仅降低了项目投资成本,还将新增建设用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有效保障了乡村可持续发展。随后,通过珠海市斗门区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系统,岭南大地项目以2340万的价格,成功拿下项目所在的石龙村的80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点状用地政策核心就是解决乡村振兴项目落地、降低用地成本两大问题。”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点状供地”的模式入市,激活了被喻为“沉睡资本”的农村集体用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土地保障。

编辑/余弘阳

猜你喜欢

新引擎斗门珠海市
发现斗门 畅游无限
黄昏
珠海市检察院依法对卢子跃案提起公诉
赚钱
斗门地标新生传统非遗佳作
用音乐认识斗门
“互联网+”必将成为电信运营商转型升级新引擎
美味体验 清鲜滋味 斗门美食节
寻找快乐
党建创新:非公企业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