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田的“老玩意”云端的“新宠儿”

2021-05-19古杨

曲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展播擂台赛曲艺

古杨

3月,伴随着各个奖项终评结果的产生,由河南省曲协、平顶山市文联、中共宝丰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马街书会第三届优秀传统长篇大书网络擂台赛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连续主持了3届长书擂台赛,亲历从现场到线上、从麦田到云端的场景转换,目睹了艺人与观众对传播途径的更新从陌生到熟悉、从盲从到认知的心理适应过程,触发笔者几多感慨,引发几多思考。

一、展现形式的演变,要坚守长篇大书固有形态

在疫情防控状态下举办网络长书擂台赛,对曲艺艺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不仅延续了擂台赛的连贯性和品牌效应,还为演员提供了一次与更庞大观众群体见面的机会。

擂台赛在1月下旬启动以后,引起了历来珍视每一次演唱机遇、不愿错过每一个亮艺平台的河南曲艺人的积极响应,大家热情高涨,纷纷报送节目视频,踊跃参与其中。经过专家老师的严格评审,根据书目内容、演唱表演、服装乐队、录制水平等综合考量,通过初评,有20个节目入选展播平台。在河南电视台梨园频道、移动戏曲等融媒体播出后,赢得了全省各地曲艺工作者的普遍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长篇大书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兴起的曲艺门类,曾经红火的时候,在乡村和市井不乏庞大的热情拥趸和忠实粉丝群体,一大批以此为立身之本的说书艺人也随之扬名立万、弟子众多、日子殷实。但这碗饭也不是好吃的,被称为“说书先生”的大书演员必须要有真功夫、真本事,上下五千年就凭一张口、古今中外事全靠三寸舌,这需要良好的天赋和扎实的基本功作为依托和支撑。

正鉴于此,能够演唱长篇大书的艺人演员普遍年龄偏大,这届擂台赛入选作品的演唱者最年轻的也年过不惑。虽然报送的参赛节目中也有稚嫩的小学生选手,但由于缺乏驾驭长书的内在功底没有入选展播,评委老师感到惋惜,但为了坚守长篇大书的固有形态,必须恪守艺术水准,只得忍痛割爱。

长期在民间传承发展,口传心授是师父带徒弟、教弟子的主要方法,作为一项基本技能,会不会唱长篇大书就是一个新艺人能不能“出师”的及格“分数线”。在说唱传授中,一个小段可以走“捷径”,让学生跟着老师依葫芦画瓢“速成”,但学习长篇大书来不得半点虚的假的,没有实实在在的积累和沉淀过程是绝对上不了台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也难怪大书名家都是幼小学艺、凭着“童子功”才唱出了“名堂”。

不管是观众有限的舞台演出,还是受众无限量的融媒传播,长篇大书的固有形态是根魂所在,不容扭曲变异。

二、展示平台的更新,将推动长篇大书推陈出新

入围第三届优秀传统长篇大书擂台赛展播的20个节目,分为7期分别在河南电视台梨园频道、移动戏曲频道视频号、抖音、快手、梨园·今日头条、云上宝丰等平台上播出,在曲艺爱好者中燃起了一波“长书热”。据不完全统计,从2月23日上线截至3月3日终评,累计观看人数超过50万人次。疫情防控下,从麦田地头走上“云端” 的网络版长篇大书擂台赛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平台一变天地宽。融媒体、电视台多渠道的展播,重新唤醒了人们对长篇大书的兴趣,听说书那种久违的记忆再次被“激活”,马街书会麦地田埂上的“老玩意”在云端成了“新宠儿”。这种感觉类同于丰衣足食之后的我们念想起布衣粗粮的怀旧情结,原来老祖宗留下来的“调调儿”还是那么动听、耐听、有味道。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多元化的兴起,长篇大书“长”与“大”的体量逐渐失去了优越感,昔日台前观众里三层外三层、艺人到哪儿前呼后拥的场景已成为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形只影单的无情现实,融媒体、电视台的助力使得长书又成了一回“香饽饽”。

诚然,优秀传统大书重回大众视野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这是主办方主观努力的结果。但应该客观看出,面对从有形舞台到无形平台的突变,长书艺人演员还缺乏准备、不太适应,留下一些瑕疵和缺憾。

艺人准备仓促,参与面受限。从1月下旬农历将近腊月二十发出通知征集作品到春节假期结束初评,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几天时间,这对于大多数艺人来说时间仓促、措手不及。由于需要报送节目视频,没有现成录像或没时间、没条件录制的艺人只得无奈放弃、无缘大赛,所以擂台赛没有能够全面展示目前长篇大书的整体状况和完整形态。

录像过于随意,镜头感欠缺。演唱长篇大书的艺人常年在基层小范围演出,对现场气氛的把控和观众情绪的调动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但疏于对摄像机镜头的必要认识和了解,录像时依然不拘小节,导致录像效果不太理想。还有一位艺人穿着随意,有台上喝水、磕简板甚至吐口水的小动作,现场观众或许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但带到屏幕上被再现放大时,就是不能容忍的不雅举止。随着手机录像、自媒体直播无处不在的今天,长书艺人必须规范言行服装、注重整体形象。

视频质量参差,画面感不足。在入围展播的20个作品中,录像质量真正达到专业级电视播出水准的凤毛麟角。比如:一个机位没有远、中、近景镜头的切换,显得过于呆板,一些传神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没有及时抓拍记录下来。虽然工作人员在画面处理、字幕添加上做了大量細致的后期补救工作,但还是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大醇小疵,瑕不掩瑜。从现场到线上、从麦田到云端,长书艺人在极短时间里调整心态、随机应变,已经显示出“把点开活”的洞察能力和与时俱进的融入思维。这次历练,将有力促进长篇大书的资源盘活和推陈出新。

三、受众心理的期待,会促使长篇大书应势而变

马街书会第三届长篇大书网络擂台赛有几个突出亮点。

一是演员多

参赛艺人遍及全省各地,不管年龄大小,在当地享有均一定的知名度、拥有各自的忠实粉丝,不仅体现了流派特色和地域特点,还代表着艺人的实力水平和曲种的艺术水准。

二是书目好

参赛书目文化底蕴丰厚、思想内涵丰富,故事结构严谨、表現手段完整。除了广为传唱的经典大书外,欣喜地看到还有近年来整理排演的新编节目,为长篇大书增添了一丝新意。

三是曲种全

河南坠子的长篇大书在中原地区影响深远,在这届擂台赛上依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河洛大鼓的出现也在意料之中,没想到属于“外来”曲种的山东快书、评书等也有不俗的表现。窥一斑而知全貌,显示出河南曲艺多姿多彩的多元化格局。

四是赛制新

从初评开始就邀请在河南省有影响力的权威曲艺编导演名家严格把关评审,入选节目通过融媒体和电视进行展播,请观众品评鉴赏,终评进行全过程不间断现场直播,接受广大观众监督,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3月3日,经过上、下两个半场5个多小时的终评,各个奖项水落石出、一一揭晓。果然不出意料,河南省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的张霞以一段河南坠子《大红袍》荣获一等奖,河南省曲艺团的牛清栏、南阳市说唱团的侯红莲和濮阳市曲艺家协会的肖计英、巩义市文联的李新芬、新乡市曲艺家协会的李冬梅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在终评现场,鲁银海、陈冠义、袁满、于根艺、赵维莉、陈利民、卢臻7位专家评委在严格评审的同时各抒己见,对参赛演员、书目、服装、音乐、舞美、视频画面等逐一点评,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提高的意见建议,还从不同角度对如何繁荣发展长书艺术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归纳起来就是在坚守长篇大书固有形态的前提下,找准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培养新生代长书人才,吸引年轻的长书观众。发扬长书最会讲故事的优势和长处,创作歌唱当代火热生活的新书,如反映爱国主义、革命历史、黄河文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出彩河南、先进人物、伟大抗“疫”精神等题材的作品,说新唱新,以文化人,践行其宣教功能、体现其自身价值。

两年一届的长书擂台赛毕竟是一个“节令”性的赛事活动,收到一片“点赞”是大众对这门艺术的认可和喜欢,显示出其存在、发展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但要使其像饺子那样由春节“特供”演变为日常美食,让长书在大众视野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还需要社会各界和曲艺从业者一道不懈努力,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们必须继续“上下而求索”,使其青春不老、芳华永驻。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展播擂台赛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动物擂台赛
《曲艺泉城》
中自协“轮记·生活”主题展播活动征集通知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郑州擂台赛纪实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成语擂台赛
高考英语get热点短语展播
第9期“成语城擂台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