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斯拉,“刹”不住的争议

2021-05-19崔传刚

环球人物 2021年9期
关键词:马斯克纠纷特斯拉

崔传刚

特斯拉最近麻烦不断。在美国得州,一辆特斯拉汽车撞到大树上导致两人丧命,警方正在调查是否和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出错有关。在中國上海,车展上一位女车主的极端“车顶维权”,也让特斯拉遭遇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大质疑。截至目前,这起维权事件究竟谁是谁非还没有定论,但足以引发人们关注特斯拉存在的问题。

自诞生以来,特斯拉的负面新闻就没少过。10多年前,电动车有多大市场需求是被讨论最多的问题,但时间证明了马斯克的前瞻性,加上品牌营销的成功,特斯拉逐渐独领风骚,成了全世界市值最高的汽车厂商,马斯克也一度成为世界首富。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特斯拉的质量问题也暴露出来。马斯克曾经承诺改善,但从最近这些纠纷中可以看出,改进速度无法令消费者满意。归根结底,特斯拉对自己的社会责任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它早已不是一家为富人提供高级玩具的公司,而是肩负着为更多人提供安全出行工具的巨头企业,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和敷衍。如果不能及时回应大众关切,之前的光环、“个性”都会沦为消费者眼中的傲慢。

更重要的一点是,马斯克可能被追捧得太久了,以为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真的只会掏钱、不会说“不”,于是便将他在美国的那套“特立独行”的行事方式移植到中国。这未免小看了中国消费者,也没有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十几年前,“钱多、人傻、速来”是中国消费者吸引外国企业的标签;今天,中国消费者依然有钱、人多,但不再傻,而且变得越来越自信和挑剔。更重要的是,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更喜欢那些谦逊有礼的企业,哪怕是表面上的尊重也比公然的傲慢强。

偏偏特斯拉管理层没能领会到这一点。他们或许应该好好向苹果公司的CEO学习,看看库克是如何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时针对中国市场做出合理调整的——来中国赚钱,姿态要放低。

如果特斯拉能够亡羊补牢,中国市场仍旧一片光明。毕竟新能源车是不可阻挡的大势。但颠覆性的变革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目前很多纠纷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因为智能机器参与了驾驶,在确定事故责任方面,厂商和司机都想把责任推给对方,因此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目前电动汽车行驶的所有数据都被厂商所掌握,而车主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也毫无解释权,处于极度弱势的地位。一旦出现问题,厂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难以取信于人。

行驶数据如何共享、机器与人的权责如何划分,是目前亟待厘清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否则人们对新能源车的安全焦虑会越积越深,纠纷和冲突会越来越多。我们期待第三方权威机构的介入,进行公正而有效力的评判,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也应提上日程。

猜你喜欢

马斯克纠纷特斯拉
马斯克的“魔鬼慈善”
马斯克入主推特引轰动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误帮倒忙引纠纷
纠纷调解知多少
特斯拉:2017在华销售突破20亿美元
为Model 3上市 特斯拉工厂占地面积将翻番
《华尔街日报》特斯拉出货量首次环比下降
喜庆的春节
特斯拉2015年全年交付5058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