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不尽的日本“风情”

2021-05-19王广涛

百科知识 2021年9期
关键词:情色江户浮世绘

王广涛

中國和日本同属东亚文化圈,本应彼此了解、知根知底;但却经常能听到这种说法,日本是距离中国最近的国家,同时也是距离中国最远的国家。这种奇妙的距离感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就有冯玮教授在《日本风情志》一书中所提到的“风情”。

何谓风情

尚未细读本书的读者或许会有疑问,这难道是有关日本风土民情的著作吗?理解这本书的关键词是“风情”。翻开《现代汉语词典》,“风情”确实有“风土民情”之意,但亦有“男女相爱、情色”之意。冯玮教授想要传达的正是这第二层意思。但是,日本的“风情”有时候又附庸高雅,因为有历史、有传承,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融合了“风俗”和“情色”,这就让日本的“风情”不至于那么俗套。正如本书开篇所述,作者讨论的是“情色”,是以性来表达哲学、艺术观念或通过与性相关的内容反映社会;而不是“色情”,以猎奇的心态寻求感官刺激。

说来也巧,在日语中,所谓“风俗”就包含有“情色”的意思。“风俗店”即“情色场所”,这不仅让“情色”变得更隐晦,而且增加了某种“正统性”,即情色来自于风俗。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文中,“风情”虽然有“男女相爱、情色”的意思,日语中的“风情”却没有这层含义。同为汉字文化圈的两个国家,距离感就是这样产生的。然而,至今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国人感受不到这种距离,以致产生相当多的误解或误读。本书是在有关日本“风情”的问题上纠偏的入门读物,文字深入浅出、可读性强,通过一个个独立的故事衔接日本“风情”始末。字数不多,但涉猎的内容广泛,因为日本处处有“风情”。无论是在语言、文学、美术、影视等高雅文化领域,还是在吃饭、洗澡、祭祀等日常生活领域,日本人对“风情”推崇备至。

以最能够代表日本美术的“浮世绘”为例,根据日文词典《广辞苑》解释,“浮世,源于佛教忧世的生活情感和汉语逍遥浮世的混淆语”,这一原本具有“悲观厌世”色彩的概念,进入江户幕府时代之后却被涂上了“及时行乐”的色彩;所以,花街柳巷、醉生梦死的自由空间即是江户町人浮生若梦的生活。江户时代有“不留隔夜钱”的说法,这一方面说明町人生活并不宽裕,另一方面也说明花街柳巷亦是他们撒钱的好去处。“浮世绘”这一称谓首次见诸于1682年问世的井原西鹤的名作《好色一代男》。“浮世绘”在诞生之初就被烙上了浓厚的“风俗画”气息以及“妖艳”的色彩。江户时期那些描述男女情爱却矫揉造作、略显夸张的“浮世绘”,如今已经成为日本国宝级的艺术珍品。当然,这些并非“浮世绘”的全部,特别是在德川幕府加强对风俗业的管制之后,“浮世绘”的题材亦随之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后话。

风情与祭祀

概括而言,本书的内容可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日本的“风情”是怎么产生的;第二,这些“风情”是怎么消失的或者说怎样演化成今天的样式的;第三,形式大于内容的“风情”在当今日本社会具有怎样的意义?

说到“风情”的产生,最早或可追溯到日本神话中的一对男女主人公,分别叫作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据说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是相互引诱、相互邀约之意,后延展为“男女相合、繁殖生育”。在日本的“神道圣经”《古事记》中有对男女神的对话和日本创世的记载。其实和神道相关的各种“祭祀”,即日本的民俗礼仪或庆典,往往通过生殖器崇拜显示对生命力的尊崇,所以才有了昭和时代大文豪三岛由纪夫下面一番评价:“祭是一种人类与永恒世界的庸俗交配,这种交配只有通过如‘祭这种以敬神为名的淫荡活动才能进行。”祭祀让“性”名正言顺,也成就了诸多在今天看来十分荒淫却光明正大的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中有一部分延续到今天,只是没有了“功能性”,只保留作为生殖器崇拜的“象征性”。

风情与风俗

除了形而上的祭祀之外,涉及日本民众生活百态的“风情”亦是本书的亮点。例如,婚姻嫁娶、婚外恋、娼夫游女的演变也颇费笔墨。这些风俗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首先是始于1868年的明治维新,其次是1945年战败后美国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

明治维新提倡移风易俗、文明开化,“风情”作为重要的风俗自然也在维新政府整饬的范围内。例如,江户幕府时期流行的混浴,特别是混杂着游女(妓女)的混浴在明治维新之后被严令禁止。据说,1854年日本被迫“开国”后,率领舰队叩关的佩里将军见到日本的混浴后大为惊讶,他在日记中写道:“日本人是猥亵的民族,日本人放荡、非道德、不贞、无羞耻心的人格特征,正使整个民族堕落。”再有,今天被视为“国技”的相扑,在明治维新初期也曾以“裸体的野蛮游戏”为由被禁止了一段时期。所有这些遭到禁止的最大的理由是,有碍日本作为文明国家的观瞻。

1945年之后对“风情”领域的改革则更多是制度上的,基于自由、平等、人权这些民主主义前提而进行的改革。例如,长期被诟病的“通奸罪”,在战后的改革中被纳入了更多平等和人权的色彩。1947年10月,新颁布的日本刑法宣布废除了通奸罪,基于男女彼此同意的通奸(日语称为“不伦”)不再是法律问题,而是道德问题。不幸的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日本离婚率激增,其背景不仅跟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有关,还跟通奸罪废除后导致婚外恋激增有密切关系。此外,1946年1月联合国军驻日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布指令,以“有悖于民主理想和国民个人自由发展”为由宣布废除“公娼制”,有400多年历史的“公娼制”宣告终结。这些措施并未能够从事实上终结“嫖娼卖淫”的存在,反而是制造了更多的灰色地带。

时至今日,多数“风情”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例如,中国游客耳熟能详的品川、新宿、千住、板桥等东京地名,在江户幕府时期是著名的游廓—宿场町(曾经非法存在的“情色场所”)。如今,品川已经发展成为东京著名的交通枢纽,而新宿则是日本最著名的繁华街和欢乐街。当然,新宿的“风情”不减当年,它仍然是日本最大的“风俗街”。

冯玮:《日本“风情”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版。

猜你喜欢

情色江户浮世绘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情色,作为艺术和美学
江户日本的情报分析及世界认识
地图所见江户日本的国境
浮世绘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