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初探

2021-05-19陈蘅蘅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教学氛围幼儿园信息技术

陈蘅蘅

摘  要: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设计内容多,若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能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打造出更完善、多样、全面的美术教学活动模式,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教学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5-0074-0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rt Teach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CHEN Hengheng  (The No. 2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in Hui'an County,Quan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design of art teach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has a lot of content. If it cannot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children,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ideal teaching effec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kindergarten art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create a more complete,diverse and comprehensive art teaching activity model,and mobilize children's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on. In particular,the creation of teaching situations and the creation of teaching atmosphere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art teach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Kindergarten;Art teaching activities;Teaching atmosphere

信息技術与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教学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从多方面植入教学活动中,辅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幼儿知识探索、自主研究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幼儿园作为幼儿基础教学场所,积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科学融合策略真正落地扎根,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充分激发幼儿想象力,情景引导中带动幼儿的创作激情。积极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植入信息技术,丰富美术教学活动内容,营造多层次的思维体系,明确美术教学活动中心,以更全面的活动形式,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科学甄选幼儿美术教学内容,有效拓展幼儿学习思维

幼儿阶段虽然对事物的理解并不是很明确,但是对待新鲜事物已经逐渐形成一定的学习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中,信息技术的融入就需要将高效便捷的优势发挥出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甄选。从幼儿思维角度出发,及时协调美术教学活动中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能够保证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在教学活动中取得收获。提高对幼儿学习思维的拓展与引导,通过对幼儿接受能力的考察分析,在实际融合中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如小班美术教学活动中《小蝌蚪》的设计,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幼儿并不陌生,所以纷纷答道:“知道”。

教师为了帮助幼儿对蝌蚪有更明确的理解与认识,用大屏幕为幼儿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小蝌蚪的绘画技巧进行阐述。视频中播放用手指朝着不同的方向摁在纸上,并经过完善,形成了栩栩如生的小蝌蚪。随后教师亲自为幼儿演示如何绘画小蝌蚪,并鼓励幼儿勇敢尝试。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开始尝试画小蝌蚪,但是有的幼儿因为方向掌握不准确,始终画不出小蝌蚪的形状。这时,教师以PPT的方式,为幼儿展示画小蝌蚪的每个步骤与技巧,并亲自示范,指导幼儿模仿。幼儿阶段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在教师细心讲解下,幼儿终于领会了画小蝌蚪的关键点,并勇敢在画本上创作。整个美术活动中,幼儿发挥想象力,在画小蝌蚪的时候也会添加一些水草或者其他物品,甚至还有幼儿希望教师可以指导他们画青蛙,想要帮小蝌蚪快一点找到妈妈。教师在提前制订的教学活动方案中,会准备很多延伸内容,如简笔小青蛙的绘画或者其他小动物的绘画。当然所有内容的甄选,都严格按照幼儿的年龄与接受能力等展开,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将美术教学活动设计得丰富多彩,幼儿绘画的小蝌蚪活灵活现。

在信息技术的融入下,美术教学活动内容甄选更合理,同时还可以发散幼儿的设计思维,以美术内容延伸到其他的内容中,整个过程对幼儿学习思维的形成非常重要。

(2)多元化呈现美术知识,提高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

任何时候兴趣都是最重要的动力,幼儿阶段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好奇。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中,抓住这一契入点,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打造更加立体化的活动形式,充分提高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信息技术的应用,方便教师对幼儿有更多了解,尤其是音乐、视频、图片等融汇一体,美术教学活动氛围得到充分带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也更加方便。信息技术本身在应用中就具备灵活多变的特点,将美术知识多元化呈现,幼儿对信息技术呈现的内容产生兴趣,随后开始更专注地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

如《奔马图》教学活动中,对幼儿来讲,重点在于对《奔马图》的欣赏,当然欣赏过程还需要一些操作的辅助。教师之所以选择这幅图,主要想通过此次欣赏,去尝试更多绘画内容。但是因为《奔马图》的绘画难度比较大,幼儿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需提前搜索一些与马相关的内容,如群马奔腾的画面、马的叫声或者能够展示马的特点的图片等。此次教學活动的设计,重点在于氛围的调动,通过对《奔马图》的欣赏,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当然教师在制作活动课件期间,会选择幼儿绘画过的内容以照片的形式插入课件中,在氛围的带动下,幼儿表现得更加活跃,同时也开拓了幼儿的想象空间,培养幼儿美术赏析能力。

(3)完善示范精细动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还涉及手工教学内容。对教师来讲,手工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学难点。首先是教学示范方面,如果完整示范不仅消耗较长的时间,幼儿却不一定会理解,如果分步骤示范,幼儿学会新的步骤,经常会忘记前一步骤。其次是手工中精细动作的处理,虽然教师示范得很仔细,但是依然会有部分幼儿对其中的处理技巧掌握不到位,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频繁询问教师。一旦开始集体活动,教师经常处于手忙脚乱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积极在手工教学活动中植入信息技术,协助教师更好地展示手工示范动作,特别是其中的惊喜动作处理,避免教师在忙乱中做出错误示范操作。手工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会利用图片或者短视频的方式,为幼儿展示手工操作步骤,随后再亲自示范并讲解,待教师示范完毕,再次播放手工视频,巩固幼儿的印象。教师带领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同时仔细为幼儿讲解其中的关键点或者技巧。当然教师会提前录制好技巧教学视频,不断为幼儿播放,及时帮助幼儿解决手工处理中的难点。

如幼儿园中班组织《花》的手工主题教学活动,让幼儿能够通过不同的折叠与剪切,得到各种形状的花。手工操作中需要应用到剪刀、蜡笔、一次性纸杯(若干个),还需要教师提前录制好操作技巧视频,查询手工操作视频,并为幼儿展示不同花的图片,在手工教学中亲自示范。幼儿观看完教学视频后,教师开始为幼儿示范如何做纸杯花,将整个制作过程全面展示。学生的手工操作兴趣被带动,开始自己动手尝试,模仿视频与教师的动作,自己制作纸杯花。这期间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变换花瓣的形状,得到更多形式的纸杯花。整个操作过程井然有序,手工操作完毕,将剪刀等器具放回原处。教师为幼儿展示幼儿的作品,并在教室的一角用纸箱制作了手工小花园,将幼儿的纸杯花放到花园中,帮助幼儿提高手工制作的成就感。

猜你喜欢

教学氛围幼儿园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爱“上”幼儿园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