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P评选不能盲从于数据
2021-05-18张宾
张宾
2020-21赛季的CBA联赛常规赛奖项在季后赛开始前揭晓。最受瞩目的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奖评选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尤其是CBA公司用累积贡献值这一数据统计来做筛选标准,令不少球迷表示质疑。
郭艾伦最近几年一直在争夺MVP,并且常年成为大热门,此次再度与该奖项无缘。这位国手级别的后卫直接丢掉了参评的资格,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郭艾伦本赛季常规赛场均为辽宁贡献23.1分,这是在常规赛尾声因伤连续缺阵7场的情况下,拿到的职业生涯第二高得分,2018-19赛季为23.2分。在杨鸣执掌球队教鞭后,郭艾伦的球风发生改变,除了个人进攻效率提升,分球与进攻梳理也有了明显进步,不仅自己发起进攻制造威胁,还盘活队友,使全队进攻全面开花。本赛季常规赛,郭艾伦场均有8.1次助攻,凸显了他的掌控能力。
郭艾伦这一年的进步有目共睹,他带领球队拿到了常规赛第二名的佳绩。但CBA在赛季前制定的规则,牢牢限制住郭艾伦入围评选。
每支晉级季后赛的球队只能有一人入围MVP候选名单,且必须是全队累积贡献值最高者。这样的评选标准除了郭艾伦吃亏,广厦队的赵岩昊、孙铭徽和新疆队的曾令旭等人也都被排除在候选名单之外。反观首钢队的朱彦西、四川队的韩硕等人意外入围,令不少球迷大跌眼镜。那么,这样的评选标准到底合理不合理?
评选MVP,从字面理解就是挑选出常规赛最有价值的球员,亦即选拔表现最为出色的运动员,球员单赛季的表现以及给予球队的帮助是竞争的核心要素。至于一支球队不能有两人参选,从规则上就欠考虑。MVP评选是选拔最优秀者,CBA本身强弱队之间的差距就比较明显,加上一些俱乐部的训练和保障机制遥遥领先,让大部分球队主力成为国家队人选。从今年的全明星赛就不难看出,正赛的首发名单中除了周琦、沈梓捷之外,南北明星对垒几乎成为广东和辽宁本土球员的竞争。
考虑到联赛自身的情况,CBA公司用高阶数据评判MVP候选人,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只相信数据而忽略了球员表现,引起争议在所难免。如何在利用好高阶数据的前提下,设身处地为球员和球队着想,这对管理者来讲至关重要。CBA联赛作为亚洲影响力最大的职业篮球联赛,在评选奖项上应当谨慎,评判机制要合理化 、透明化。
CBA公司管理层应认清联赛的发展现状,不能照搬国外联赛的数据体系,同时也不能固步自封、盲目筛选。MVP这个奖项之所以每年评选都会引起不小轰动,主要原因在于球员们辛辛苦苦一个赛季,都对自己有所期待。如果评选机制和标准能够在赛季开始前,由专家做专业解读,与俱乐部球队、球员充分沟通,并给球迷们一个合理解释,一定可以避免很多误会。
公开公平讲原则,这样的评选自然会让球员心服口服,也能让一些“挑刺”的球迷闭嘴。否则,CBA官方将会损伤颜面和公信力,砸了自己的招牌。
至于媒体自发评奖的情况,相信还会延续,毕竟与官方和专家的视角有所不同,或许更能体现球迷的倾向。官方与民间各有评选活动和评选办法,无论结果相同还是各异,规矩都应当是合情合理的。另一方面,本赛季出现的争议也说明人们对评选本身兴趣有限。职业联赛需要有一些传统的调剂性活动,各类球星评选便是其中之一,没有哪个球员为争取当选MVP而战,媒体和球迷也无暇计算数据,来鼓励球员竞争选项。
一项评选活动是否健康积极,要看其结果有无违规,还要看规则本身是否合理。评选之前应当充分介绍和解释规则,如有瑕疵和不妥,尽早调整和补救,以保证评选结果最大限度地服众,免得做“事后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