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的代价
2021-05-18方正宇
方正宇
就在季后賽即将打响的前一刻,CBA公司开出了一系列罚单,宣布吉林、深圳和北京3家俱乐部的7名球员违反联赛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擅自离开赛区官方酒店,因此各被禁赛1场和罚款1万。
自从CBA复赛以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球员由于违反防疫规定而被罚的情况。去年6月,也就是CBA刚刚复赛的第一个月,郭艾伦就因为在送别郭士强时未佩戴口罩,遭到了来自联赛纪律部门的书面警告。同样在那段时间里,赵睿也因为近距离接触持黄色证件人员,被罚款1万元和停赛3场。
可即便有这么多前车之鉴,似乎仍然刹不住球员的违规冲动。包括在本次处罚出台之后,也有不少声音为涉事球员进行辩护,认为既然目前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如此之好,那么球员擅自外出也几乎没有风险可言,由此认为CBA官方的处罚纯属小题大做。
真是如此吗?其实我们必须想明白一个道理:国内目前的安全稳定局面,是依靠无数人付出巨大努力才得以实现的。各方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是“因”,局面足以令人心安是“果”。这些违规的CBA球员,却把各方合力形成的“果”当成了自家可以擅自外出的“因”。但如果每个人都只享受规则带来的好处,却不愿意付出部分代价来接受规则的约束,那么原本由规则构建起来的秩序,终究会像没扎紧的篱笆那样四处漏风,无法继续成为所有人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相关球员受到处罚一点也不冤,应当被CBA乃至整个体育圈引以为鉴。
无论CBA还是中超,在疫情期间都经历了从停赛到封闭式比赛再到逐渐放开的过程。赛事走向正常化,应当是符合球队、商家和球迷等各方利益的一种趋势。但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所有参与者都能严格遵守相应阶段的规则。一旦在局部出现失控,非但可能导致赛事本身的正常化进程受阻,更有可能给整个社会造成恐慌。
更何况,遵守规则本来就是体育赛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足球和篮球的区别在哪里?无非一个用脚一个用手,一个目标是球门,另一个目标是篮筐。正是这些基础规则上的差别,形成了各种项目的分类,并进一步细化出越位、走步之类的具体规则。再往前一步,当体育赛事进入到商业化阶段之后,更是离不开各种规则的制约。转播合同,赞助合同,再加上为确保赛事口碑而推出的奖惩措施,共同构成了商业化的基石。说白了,正因为大家都按照规则办事,所以职业球员才有机会领到不菲的收入,成为整个规则体系的受益者之一。
想明白这些道理就能理解,无论对待疫情防控还是其它来自官方的规定,球员都有遵守的义务和责任。而且这种责任并不局限于赛场之内,也包括在赛场之外的种种言行。比如在2021年的中超纪律准则中,就加大了对于利用公共媒体挑起敌意和暴力这类行为的处罚力度,包括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不负责评论也将受罚。或许从局部来看,这些规定会让球员、教练感到不那么自在,但这正是在赛事商业化和人员职业化道路上的必经阶段。
当然,一再强调参与者必须遵循规则,并不代表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就该高高在上。实际上,形成书面的规则或许很简单,但要想让规则真正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却是一门非常考验专业性的功课。比如规则本身是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制定时是否已在各方利益之间形成平衡?又比如,当规则公诸于众之后,执行时是否能实现令人信服的公平公正?从CBA和中超以往的历史来看,这方面成功的经验有一些,但失败的教训也绝对不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执行者的公信力。
所以对于执行者来说,每张罚单既是对于违规者的及时惩处,同时也是一次对外强化规则意识的契机。如果能够形成“违规者必须付出代价”的机制,规则所具有的权威感自然会得到提升,进而确保赛事运营的井然有序。希望CBA最新开出的这些罚单,能让更多人意识到遵守规则所具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