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亿美元纾困法案,影响几何
2021-05-18孙成昊孙立鹏
孙成昊 孙立鹏
3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总额达1.9万亿美元的疫情纾困法案。这是疫情暴发以来,美国政府推出的第六轮、拜登政府实施的首轮刺激措施。为应对疫情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美国如此手笔的财政刺激,对美国及全球经济、美国的政治外交都将产生影响。
国内经济刺激利弊兼具
短期看,法案有助于美国经济加速复苏。目前,美国疫情控制稳步推进,疫苗接种全面铺开,美国经济“大封鎖”正逐步缓解。这意味着,美国民众的边际消费倾向提升,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显著改善,经济刺激的效果更显著。在疫情可控、经济活动恢复、强力刺激政策到位等多重因素叠加下,美国经济有望短期实现较快增长。美国多家经济机构预测,2021年三季度前,美国GDP将恢复疫情前水平,走上复苏正轨。美联储最新预测表明,2021年美国经济将增长6.5%,远高于去年 12月预测的4.2%。
然而,法案也会给美国经济带来诸多长期风险。其一,债务负担加剧。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2030年美国联邦债务总额达33.33万亿美元,其中仅利息支付一项就超过6950亿美元。财政“挤出效应”将影响联邦政府重要项目支出,大幅压缩应对下一轮危机的财政政策空间。
其二,潜在通胀风险上升。与以往不同,美国为应对当前经济衰退,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边界愈发模糊,向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货币驱动型的通胀压力越来越大。此外,在美经济强刺激政策下,国内总需求短期大幅释放,将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胀。两种通胀压力交织,使美经济面临严峻形势。
其三,催生金融泡沫。在美国实体经济“大封锁”背景下,大量救助资金流向资本市场。仅以股市为例,去年3月至今年3月,美道指、纳指、标普分别上涨50.79%、76.14%、53.99%。不仅如此,在监管机构默许的背景下,美国金融市场仍在酝酿过度创新,一些不成熟的新衍生产品或为下轮危机埋下危险种子。
给世界经济带来潜在风险
从积极方面看,美国经济短期复苏、消费需求大幅释放,有利于世界经济早日走出泥潭,为投资者注入信心,但同时也会带来潜在风险。
一是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美联储当前的大额资产购买计划,不再是“量化宽松”而是债务货币化,通过大量直接增持美国国债,扩大基础货币,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吹大全球资产泡沫。
二是通胀风险。美元是世界货币,其40%至72%在境外流通。美国通胀压力上升,将不可避免殃及世界。不仅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而且导致美元实际资产缩水,使国际投资者面临多重损失。
三是汇率风险。美国债务飙升、货币政策过度宽松,构成美元长期贬值的基础。若作为全球锚币的美元出现价值波动,易引发全球汇率波动,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风险。
四是软保护主义风险。美国推出多轮刺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要经济刺激效果留在国内,践行所谓“中产阶级获益”的内外经济政策,实现美国自己的经济复苏。后续很可能通过购买美国货、重塑产业链、促进制造业回流等软保护主义方式,维护美经济利益,或引发其他国家效仿,恶化全球自由贸易环境。
暴露激烈党争,影响外交政策
尽管此次新冠疫情纾困法案最终在国会闯关成功,但这绝不是美国两党共识与合作的成果,国会投票过程恰恰体现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恶斗在拜登时代依旧如火如荼。两党议员围绕该法案激烈辩论,由民主党掌控的众议院在没有任何共和党议员投票支持的情况下通过了该法案,投票结果为220票支持,211票反对,足见两党分歧之深。即使是在美国民众中广受期待的经济援助法案,也差点成为两党博弈的牺牲品。
从技术层面看,民主党为推动纾困法案而采用的“调和程序”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长期看会进一步激化两党对立,影响拜登政府未来推动国会的相关立法。美国多数法案在国会表决时只需遵守超过半数以上议员同意即可通过的“简单多数”原则,但由于参议院对讨论时间没有限制,因此议员可以通过冗长辩论阻止投票进行,只有达到五分之三的票数才能终止辩论。启用“调和程序”可有效规避冗长辩论,限制辩论时间,且只需“简单多数”即可通过法案。此次,民主党为推动援助计划法案采用了“调和程序”,从历史经验看,美国每个财年最多只能使用一次“调和程序”,可以预计,在下一个财年到来之前,再想推动其他法案的难度可想而知。
拜登在国内的政治困境也将束缚其外交政策的调整空间。从政策优先看,在2022年中期选举甚至2024年总统大选前,外交政策难以成为拜登以及民主党获取更多选票的加分项,民众更关心的是政府能否带领大家尽快走出疫情阴霾、恢复经济。因此,拜登政府一直强调“中产阶级的外交政策”,誓言任何外交政策都将以振兴国内中产阶级为目标。在国内议题难以向共和党妥协的背景下,拜登或将考虑在外交政策上作出让步。比如在处理大国关系时,拜登更可能选择以较为强硬的方式与中国及俄罗斯打交道,在延续特朗普政府对中俄“战略竞争对手”定位的前提下,调整针对两国的竞争方式与方法,以换取共和党在其他议题上的理解与配合。
(摘自《半月谈》2021年第7期。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