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市早籼稻品种筛选试验

2021-05-18宣裕吉包玉婷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早籼稻全生育期早稻

宣裕吉,包玉婷

(宁波市海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浙江 宁波 315000)

稻米是我国最主要粮食作物。过去一段时期,由于生育期较长的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品种的推广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单季稻面积不断扩大,早稻面积相应缩小。近年来,适于迟播、可作为连作晚稻的超高产杂交稻品种如甬优538、甬优1540等的不断应用、推广,由一年一季稻改为一年二季稻的面积逐年增加,二季稻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年产量,显著提升种粮效益[1-3]。为保证全年产量,生产上迫切需要早熟并高产的早稻新品种。为丰富早籼稻品种,筛选出适合的早熟、高产新品种,2018、2019年在宁波市海曙区横涨粮草专业合作社,对引进的早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旨在通过对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抗性等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具有推广价值的早稻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宁波市海曙区横涨粮草专业合作社进行,前作冬闲田,土壤类型壤土,肥力中等。

分别于2018、2019年对引进的早籼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其中,2018年有8个:甬籼634、甬籼655、甬籼704、甬籼738、甬籼745、舜达135、中组143、金早239;2019年有7个:甬籼811、甬籼829、甬籼634、甬籼836、甬籼842、甬籼844、甬籼849;以及当地主栽品种甬籼15。

1.2 处理设计

试验以品种为处理,以甬籼15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种植,小区面积39.6 m2,长11 m,宽3.6 m,四周设计保护行。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首先晒种2 h,咪鲜胺稀释3 000倍浸种子72 h。播种前667 m2施10 kg复合肥作基肥,0.15 kg丁草胺喷雾除草。2018年3月29日和2019年4月3日播种,均育苗30 d后插秧,行间距20 cm,穴间距20 cm。统一浇灌肥水,按一般大田栽培管理。

1.3 考查项目

调查统计各个早籼稻品种的播种期、移栽期、始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等生长发育时期,计算全生育期。7月22日调查统计各个早籼稻的株高、有效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调查各品种的田间自然发病情况。委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对甬籼634进行抗性鉴定,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米质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早稻产量高低受季节影响较大,其生育期长短对生产成本和全年生产布局至关重要。早抽穗的品种进入成熟期相对较早,晚抽穗的品种进入成熟期较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从播种到抽穗、成熟所经历的全生育期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2018年参试的9个品种,甬籼704于6月8日最早抽穗,比对照甬稻15早3 d;所有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07~114 d,甬籼704最短,为107 d;其次是甬籼15、甬籼634和甬籼655,为108 d。表2表明,2019年参试的8个品种的全生育期在110~112 d,差异不大。甬籼15和甬籼634 2个品种2 a的全生育期均相同。

表1 2018年9个早籼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表2 2019年8个早籼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2.2 经济性状

2018年9个早稻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存在明显差异。表3表明,参试品种株高为71.3~89.7 cm,除甬籼704和甬籼738略低于对照甬籼15外,其他品种均明显高于对照;甬籼655、甬籼745、中组143穗长长于甬籼15。有效穗和千粒重是影响早稻产量的主要因素,甬籼634以每667 m222.91万穗高于甬籼15;千粒重为28.4 g,也远高于甬籼15。表4表明,2019年8个参试品种的经济性状也有很大不同,株高在70.5~81.6 cm,大部分早籼稻都高于甬籼15,但穗长都短于甬籼15;甬稻634每667 m2有效穗21.04万穗、千粒重27 g,与2018试验相似,都高于甬籼15。

2.3 产量

表3表明,2018年引进的不同早稻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明显,甬籼634每667 m2产量591.6 kg,高于其他所有参试品种,比甬籼15增产16.4%。表4表明,2019年甬籼634每667 m2产量565.4 kg,比甬籼15增产13.6%。2 a平均甬籼634比甬籼15每667 m2增产75.6 kg,幅度15.0%。

表3 2018年9个早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表4 2019年8个早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2.4 抗性和品质

2018、2019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结果,甬籼634平均叶稻瘟抗性1.5级,穗稻瘟抗性5级,穗稻瘟损失率2.5级,综合指数为3.2;白叶枯病4.8级。此外,近几年在浙江省各地试验及试种,甬籼634长势清秀,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未发生。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2019年检测(杭州),平均精米率28.5%,长宽比2.6,垩白粒率72.0%,垩白度14.4%,透明度2级,胶稠度84 mm,直链淀粉含量26.0%,2 a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可食用稻品种品质。

3 小结与讨论

2018年对9个早籼稻品种和2019年对8个早籼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宁波当地主栽品种甬籼15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株高、穗长、生育期和产量上都显示出差异;甬籼634因早熟、高有效穗、高千粒重、抗逆性好而表现突出,2 a均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平均增产15.0%,是早熟高产早籼稻新品种,推广价值高,适合在宁波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生育期、产量和抗性是影响早稻品种推广价值的重要指标[4]。宁波地区的水稻生产如作双季种植,早稻的温光资源偏紧,对早稻品种的成熟期要求较高[5],早熟是早稻品种的重要特性。在试验中,甬籼634与对照甬籼15并列生育期最早,每667 m2日产量5.2 kg,为最高。研究表明,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6],为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甬籼634每667 m2有效穗22.0万,比对照高1.96万,增幅9.8%;千粒重27.7 g,比对照高2.0 g,增幅7.8%。甬籼634抗病、抗倒性较好,综合评价好,米质达标,具有替代已当家10 a的甬籼15的潜力。

猜你喜欢

早籼稻全生育期早稻
早稻迎丰收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早籼稻价格弱中趋稳种植效益下行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国家发改委公布2014年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黄骅市2013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