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与探索
——基于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认知课程实践*

2021-05-18赵悦彤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价值观育人

赵悦彤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商务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一、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要求,除了思政课程外,其他各门课都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专业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是每一名专业教师必须担负的使命。

社会工作专业是培养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适应街道、居委、民政系统、社会团体等一线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从事社会工作相关的服务管理与咨询、社区建设和管理、社会福利等工作的公益事业人才。由于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弱势群体,比如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强调的更多是雪中送炭,而并非锦上添花,因此,培养社会工作者就特别强调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只有拥有坚定价值观的社会工作者,才能坚守社会工作行业,任劳任怨地为人民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就尤为重要。

社会工作的主要价值观包括:尊重个人价值与尊严,重视个人改变的潜能,案主自我决定权,赋予案主权利和平等的机会,没有歧视,尊重多元性,对社会改革与社会正义的承诺,保密与隐私权,愿意将专业知识与技巧提供给他人等。[2]社会工作价值里面许多概念,比如平等、正义、友善等,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在课程思政改革建设中可以产生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把社工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不仅是优秀的社会工作者,更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认知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与探索

本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经学校立项支持建设。通过立项一批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力争实现建设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育人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的课程教学名师和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本项目由跨专业的教师团队组成,包括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项目组在建设过程中深入研究社会工作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认真分析课程蕴含的思政要素,设计思政教学主题,修订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和教案等;制作课程标准思政改革对照说明表、课程思政教学情况记录、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拍摄课堂实录视频,充分展示课程思政的教学特色。

(一)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实践中了解国情、感受历史;从国际视野大格局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角度来宣传好我国的外交政策与战略、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社会的坚定责任,对国家的绝对忠诚。

2.价值目标,坚定社工学生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中华优秀文化,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技术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线上线下双互动模式,如学习通和钉钉平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的全面开展。

(二)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认知的课程思政建设基本思路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其中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认知就是首批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中的一门专业课。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认知是社会工作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本课程以“环境中的人”为核心思想,围绕人生发展全过程这条主线,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对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使学生了解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可能出现的行为病态及其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能够运用有关理论,针对不同的行为病态提出可行的治疗方案,以缓解服务对象的困苦,促进其社会功能。

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主要通过七大主题进行实施。七大主题的建设思路都是紧抓“授课要点”:挖掘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把握课程教学中能够把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有机融合的领域;寻找课程专业知识内容中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创新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丰富学生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动机,增加学习兴趣;评估教学成效,描述与课程的育人目标对应的可观察可评估的具体成效,使学生有获得感,成就感。七大主题的授课要点、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和课程思政元素如下表。

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认知的七大课程思政主题框架

(三)课程思政七大主题的实施

1.课程思政主题一:授课要点是人生的成长八阶段: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关注人成长的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特征,分析该阶段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化对人的发展影响。思政映射与融入点:选择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成长历程作为素材进行讲解,从“少年时代胸怀大志霸气天成”、“从接触革命思想到加入共产党”到“大智大勇确立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等。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搜集伟人毛泽东的大事记,包括成长、家庭、爱情、军事、艺术等,并且开展课堂讨论:“中国选择毛泽东不是偶然的。”通过搜集资料和讨论,同学们学习到毛主席令人高山仰止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伟大气魄,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业是请同学们追思伟人红歌大合唱《怀念毛主席经典红歌大联唱》,拍摄小视频,发表在每位同学的微信朋友圈。

2.课程思政主题二:授课要点是人类与环境:人类所生活的环境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互动共生的产物。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案例讨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5年回眸”,搜集并且整理中国和西方国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在碳排放的观点分别是什么,25年的过程中有怎样的进展。结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国际背景,讨论习近平生态文明理论,为什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通过对环境理论和环境现实的讨论,同学们能够从国际视野大格局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角度来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与战略、取得的重大成就。作业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环境治理前后的对比图,发表在学习通讨论区。

3.课程思政主题三:心理理论视角之一:杜瓦尔等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思政映射与融入点:中国优秀文化中家书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同时也凝聚了做人、处事的智慧。著名的家书如:《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胡适家书》等。课堂活动是组织同学们分组朗诵家书:《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曾国藩致子·曾纪泽1872年3月12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梁启超写给孩子们1927年2月16日;《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胡适写给子·胡祖望1929年8月26日。通过朗诵家书,同学们能够理解家庭的含义、类型、在个人生命周期之中的功能,学习并且践行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3]作业是每位同学给父母写一封不少于500字的家书,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爱。如果同学不介意隐私,可以上传电子版到学习通的讨论区,分享给其他同学。

4.课程思政主题四:社会价值观:全人类共同遵守的社会价值观和中国的主要社会价值观的比较。思政映射与融入点: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4]课堂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的含义和拓展。同学们理解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同学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拍摄一个10分钟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小短片,并精选优秀作品片段上传到学习通和学生微信朋友圈。

5.课程思政主题五:胎儿期与婴儿期:保护母婴的社会政策、婴儿照顾与家庭服务。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普及母婴保护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懂得利用法律保护个人权益。课堂活动:举行保护母婴相关法律知识课堂竞赛: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通过课堂活动,同学们能理解和保护母婴的相关法律,提高法律意识,学习母婴护理1+X证书相关知识。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设计和制作母婴护理知识宣传海报,挑选优秀作品拍照上传到学习通和学生微信朋友圈。

6.课程思政主题六:青年期、中年期:青年人和中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参与。思政映射与融入点:习近平:“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过来的。”[5]课堂讲授:介绍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指导思想。举行班级主题散文朗诵比赛:青年梦与中国梦——纪念“五四”青年节。[6]同学们学习理解“中国梦”相关指导思想。作业是每位同学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7]后提交读后感,主题是:青年梦与中国梦。

7.课程思政主题七:老年期: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参观体验:广东百悦百泰城市颐养中心或者广州康泰养老院,体验现代养老模式。课堂讲授:学习了解关于失智老年人照护1+X证书相关知识。作业:同学们收集家里的老年人生命故事集,并且每位同学阅读琳达·格拉顿和安德鲁·斯科特的《百岁人生》[8],书写800字以上的读后感。

(四)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是以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括:思想品德25%,考勤25%,七次平时作业占50%。在每个课程思政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在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并且及时作出评价和指导。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学生对自己整个学期的课堂表现进行自评,写成一段文字交给老师,并且提出对课程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教师针对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表现,写一段评语给学生,勉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认知课程思政改革初见成效

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认知的课程思政改革实践是将“隐性思政”融入“显性课堂”的全课程育人工程。通过紧抓“授课要点”,深入挖掘拓展课程专业知识内容中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确定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划定课程教学中能够把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有机融合的领域,再通过创新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丰富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程思政改革初见成效。这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实践验证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课程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应该充分挖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功能,落实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所有课程的过程评价中都增加德育的评价比重,形成人人参与课程思政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改善校园的德育文化环境,让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和中华优秀文化等元素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从而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