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髓系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21-05-18王蛟杨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宫颈阴道

王蛟,杨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沈阳 110004)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以表现为髓外软组织肿块,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是其罕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指在骨髓有或无病变的情况下不成熟的髓细胞在髓外形成肿瘤。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为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发生于宫颈的MS临床罕见,现报道1例我院确诊的宫颈MS,并对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患者49岁,孕2产1,以“阴道不规则流血2个月”为主诉就诊。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内少量白色分泌物。宫颈肥大,质硬,直径约8 cm,阴道穹窿消失,接触性出血(+)。子宫增大,活动可,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异常。三合诊:双侧主骶韧带无增厚。当地医院彩超示宫颈见大小7.7 cm ×6.6 cm低回声肿物,血流丰富,阴道镜活检经我院病理会诊示宫颈间质弥漫浸润小细胞,免疫组化:CK(-),P63(-),CD20(-),CD3(-),CD43(+),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诊断为宫颈MS。进一步于北京协和医院会诊,结果为(宫颈)GS。我院腹部CT示宫颈占位,大小约8.8 cm×7.4 cm(图1A),胸部CT及血常规未见异常。建议患者完善骨穿明确有无骨髓病变,患者拒绝。因肿瘤病理类型特殊且较大,决定予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除外化疗禁忌后,行宫颈局部今又生联合博来霉素注射,静脉应用DA方案(柔红霉素第1~3天,阿糖胞苷第1~7天)化疗2个周期,复查CT示病灶较前略缩小(图1B)。后行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回报:(宫颈)MS;萎缩性子宫内膜;阴道断端、子宫旁及子宫动脉未见癌;各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免疫组化:CK(-),CD20(-),CD3(-),TdT(局 灶+),MPO(+),CD34(-),CD68(+),Ki-67(+>50%)。术后予DA方案化疗3个周期,过程顺利。术后5个月及8个月返院复查,全腹及胸部CT未见复发转移,肿瘤标志物及血常规正常,仍拒绝骨穿。术后10个月患者偶然间摸到左乳肿块,行乳腺超声示左乳腺相当于2~3点钟之间腺体回声不均,范围约4.0 cm×1.6 cm,内见1.7 cm×1.5 cm低回声区;右乳腺相当于10点钟距乳头4.8 cm腺体回声不均,范围约2.2 cm×1.4 cm。遂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病理为(双侧乳腺)MS。患者于当地医院行骨穿,结果未见异常。术后11个月再次至我院复诊,发现阴道及外阴处肿瘤,遂于天津血液病医院行阿糖胞苷+依托泊苷方案化疗5 d,化疗后肿物增大,遂行外阴及阴道肿物切除术,病理为(阴道、双侧小阴唇)MS。因自觉化疗无效,拒绝进一步治疗,确诊后22个月病逝。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查找近10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宫颈G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合本例进行讨论。

2 结果

2.1 本例患者影像学及病理组织表现

治疗前腹部CT示宫颈8.8 cm×7.4 cm占位,化疗2个周期后复查CT示病灶较前略缩小,大小约为7.6 cm×5.8 cm。后行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大体标本可见宫颈部实性细腻、浸润全层的绿色病灶,光镜下见瘤细胞核中等大小,核形不规则,核分裂易见。见图1。

2.2 近10年文献报道的宫颈GS患者资料

图1 本例患者的CT、病理组织学大体及光学显微镜下图像

结合本例并复习文献,共找到资料齐全病例27例。发病年龄为23~66岁,平均(40.2±10.4)岁。妇科查体以宫颈肿块为主要表现,共21例描述了病灶大小,病灶最大径1.2~11 cm,平均5.7 cm,≥4 cm者17例(81.0%)。23例(85.2%)表现为阴道出血,4例无临床症状。21例为原发性GS(77.8%)。共24例行全身化疗,其中10例同时行手术治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5例同时行放疗。随访时间为1~137个月,中位时间为8个月,至随访结束,共17例患者生存,10例死亡。见表1。27例患者的主要免疫组化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MPO(25/25,100.0%),CD68(7/10,70.0%),溶菌酶(8/9,88.9%),CD43(15/15,100.0%),CD117(11/15,73.3%),CD34(9/16,56.3%),CD15(3/9,33.3%),CD99(5/7,71.4%),CD20(0/17,0.0%),CD3(0/18,0.0%)。

3 讨论

MS曾被称为“绿色瘤”“GS”等,2001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命名为MS,并于2008年将其归类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的一个亚型。MS约占AML患者的2.5%~9.11%[24],其常见发生部位为皮肤、骨及淋巴结,内脏软组织[25]。继发或与血液病同时发生的MS称为白血病性MS。仅表现为局部孤立性肿块、无血液病证据,且在确诊后30 d内未发展为AML的MS为原发或孤立性髓系肉瘤(isolated myeloid sarcoma,IMS),此类患者往往在MS发生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AML。本研究中2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0.2岁,85.2%表现为阴道出血,仅6例为白血病性GS。妇科查体可见增粗的宫颈,表面光滑或菜花样,大部分呈灰白色,少数典型病例成绿色,系因肿瘤细胞内含有较多MPO,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所致。

诊断需结合病史、查体、影像及组织学检查等。对于已明确血液病史的患者,如发生髓外肿块,容易想到MS,但IMS的诊断常较困难。本文报道的1例属于IMS。GS由原始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粒系前体细胞组成。镜下表现有时与淋巴瘤类似。免疫组化对M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免疫组化标志物有:CD68/KP1、MPO、CD117、CD99、CD68/PG-M1、溶菌酶、CD34、TdT、CD56和CD30等[26]。其中,MPO被认为是MS的特异性标志,但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分化低可阴性。同时,作为T和B细胞的标志,若CD20和CD3阴性,可进一步与淋巴瘤鉴别。CT、MR对MS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PET-CT对于MS的早期发现及肿瘤负荷评估具有重要价值[25]。此外,部分患者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基因突变[27-28]。

表1 2009年至2019年文献报道的宫颈GS患者资料

目前MS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全身化疗、局部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29],尚无统一规范。LEE等[30]指出早期采用多模式方法进行正确、快速诊断并开始强化联合治疗可能是降低IMS随后发展为AML风险的最佳策略。虽然对IMS的治疗没有一致意见,但几乎总是采用AML诱导方案治疗,即蒽环类联合阿糖胞苷为基础的化疗。本文共24例行全身化疗,部分患者同时联合手术或放疗等其他治疗。此外,文献报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MS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回顾性研究[28]显示出良好的治疗结果,甚至鼓励首次诱导缓解后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宫颈MS预后差,至随访结束,仅63.0%的患者生存,死亡患者中80%于发病2年内死亡。本文报道病例经化疗及手术等获得了22个月的生存期,但遗憾的是,并未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及骨髓移植治疗。

综上,宫颈MS是罕见的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虽然其为局部病灶,但被视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其治疗不同于宫颈鳞癌的手术或放疗,而是以全身化疗为主。由于临床少见,对其治疗、预后的认识尚浅,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宫颈阴道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治阴道霉菌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