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助残 实现无障碍通行

2021-05-18白晓娜

人民交通 2021年9期
关键词:盲道残疾人设施

本刊记者 / 白晓娜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全国每年都进行“助残日”活动。

残疾人出行已成为城市交通一个短板。我国人口众多,残疾人数量庞大,他们也是城市出行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残疾人出行权益,201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其中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规范、改造要求、管理和法律责任都作了规定。经过多年的发展,包括盲道、残疾人通道、无障碍厕所等在内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有了很大进步。

解决难住残障人士的现实困扰

“去体育馆运动,上厕所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残疾人厕位太窄,坐轮椅进不去,有时候只能叫朋友帮忙,十分尴尬。有些公共场所根本没有无障碍厕所。”

“如果没人扶,沿着盲道走,必须要用导盲杖探一探。现在街边人行道都修建了盲道,但经常被自行车和杂物占用,如果不用导盲杖探路,很容易撞上它们。曾经我撞上了一辆停在盲道上的自行车,鼻子都摔出了血。”

“有的台阶设置了无障碍坡道,但是坡道太陡,使出全身力气摇轮椅也上不去,轮椅从坡道上滑下来,速度不好控制,好几次差点向后摔倒。”……

虽然城市内不少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但由于设计不合理、缺乏维护等原因,残障群体实际使用时依然存在无障碍设施被占用、无障碍卫生间有“铁将军”把守、坡道能下不能上、无障碍通道难寻等一系列问题。

在“2021两会经济策 高质量发展下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表示:“市域社会治理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穿、住、行、游、玩、乐。我今年全国政协提案重点关注的‘交通出行’,而且聚焦在大力改善城市老年人、残疾人的无障碍出行环境。”

随着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叠加的趋势加快,通用、连续的城市无障碍出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解决这些也日益重要,老百姓很需要、很关注。

王先进介绍,之所以提这个提案,主要是老年人、残疾人出行已成为城市交通一个短板。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到2.5亿人,残疾人数量达到8900万,如果包括孕妇、婴幼儿和病患群体,我国潜在障碍人群可达5亿人以上,他们是城市出行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叠加的趋势加快,通用、连续的城市无障碍出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解决这些也日益重要,老百姓很需要、很关注。

用标准体系实现交通助残

对于具体问题,王先进认为,慢行无障碍设施有待完善;公交车站无障碍设计标准有待细化;无障碍设施管理维护不善;出行无障碍信息服务相对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解决,中央很重视。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的发展目标,并提出完善无障碍基础设施的重点任务。

王先进建议,强化示范引领。在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创建等工作中,将“人行道盲道设施”“无障碍过街设施”“无障碍公交站台”等建设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和整改内容。鼓励各地将无障碍出行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内容,树立典型示范。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全国打造更多无障碍出行服务品牌。指导车辆生产企业按照城市公交车辆相关生产标准,在车辆生产时配置完备的轮椅坐席及安全带、无障碍踏板、下车按铃等无障碍设施,方便无障碍出行。

“完善标准体系。完善城市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和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加快推进重点标准制定。如,研究建立城市公交无障碍出行服务规范,加快标准立项和研究工作,明确公交驾驶员的无障碍服务内容和流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公交无障碍设备配置、标志标识和服务的标准化水平。”王先进建议。

完善城市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和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加快推进重点标准制定。

王先进提到,建议加强设施监管和日常维护。从立法角度强化对现有城市无障碍设施运行维护的有效监管,明确责任主体,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整顿无障碍设施被非法占用、破坏等行为。强化对无障碍设施设备巡查、检修制度落实,及时维修损坏的无障碍设施,确保设施正常使用。

“提高城市无障碍出行信息服务水平。在无障碍出行信息服务方面需要政府主动作为,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鼓励引导地图企业开发无障碍出行地图,并加强推广应用。鼓励公交企业与地图企业合作,加强公交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车辆动态运营信息等整合共享,便利残疾人、老年人出行。”王先进建议。

在今年的青岛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青岛市人大代表、即墨区国立社会服务中心主任王文华带来了关于“完善无障碍设施管理”的建议。她表示,可以引进无障碍公交车,可以让残疾人坐着轮椅就能自由、方便地上下公交车,鼓励更多的残疾人从封闭的家里走出去。

“近年来,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保障政策,但有关残疾人的出行仍是‘障碍’重重。”王文华表示,残疾人停车难问题较为普遍,目前,青岛市很多窗口服务部门、医院、商场等并没有非机动车停车场,有的停车场甚至禁止残疾车入内停放,导致残疾人停车一位难求。“残疾人出行难,绿色通道少。目前,仅在火车站等少数公共服务窗口区域设立了残疾人绿色通道或残疾人优先窗口,残疾人出行仍困难重重。”王文华说。

针对这些问题,王文华建议,可以引进无障碍公交车,可以让残疾人坐着轮椅就能自由、方便地上下公交车,鼓励更多的残疾人从封闭的家里走出去,有尊严地乘坐公交,走向社会,去工作、去生活、去学习、去参加社会活动,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停车场,建设单位要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将残疾人无障碍停车位与其他常规停车位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王文华建议,对于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等特殊人群,在公共窗口设置优先窗口,政府的服务大厅开辟“绿色通道”,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服务。同时针对占用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行为进行处罚,例如交管部门应及时处罚侵占盲道、阻挡无障碍通道的汽车等。

让全国残疾人实现无障碍出行

面对现在的残疾人出行的问题,各地也在行动起来,将有用的措施落实到关键部位。随着江西广昌县“六车”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残疾人车主已按规定将违规车辆上缴,由于涉及的车主主要是下肢残疾人员,交车后他们急需代步车辆解决出行难的诉求十分强烈。对此,该县高度重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多举措解决残疾人出行难问题。该县残联对交车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及困难需求进行了核查,在与县交警大队进行充分沟通和论证后,最终确定了一款单座手刹无载客功能的非机动车作为残疾人代步车,发放给既符合条件又有代步车辆需求的39位残疾人,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为加强残疾人代步车后续管理,该县与代步车使用人签订了协议和承诺书,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及事项,统一制作代步车辆标识牌、编号牌及车辆使用证,车辆使用者用实名按顺序登记,一人一车建档,实行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六车”整治后残疾人出行难问题。同时,县交通运输部门和城管部门通过增加城市公交车辆运行班次、推行公共自行车等方式,着力解决出行难问题。该县引进的首批250辆“小呗”智能无桩共享电动单车已投入运营,县城区设定了90余个车辆停放点,方便了人们出行。

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健康出行的权利和保障,也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需要公众共同维护。城市的规划部门、基建部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正确履行职能,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无障碍设施。相信残疾人会看到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盲道残疾人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盲道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我骄傲
盲道上的思考
请为盲人留出一条道
盲道?停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