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白细胞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结果比较分析

2021-05-18拉巴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白细胞红细胞

拉巴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白细胞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结果。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7月我院诊治的370例接受尿液检查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尿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镜检法诊断,评测两种诊断方式阳性率,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尿沉渣检测红细胞阳性率为94.59%,白细胞阳性率为91.89%;尿液干化学检测红细胞阳性率为97.30%,白细胞阳性率为89.19%,尿干检测红细胞检出率高于尿沉渣检测,白细胞检出率低于尿沉渣检测,而统计学差异不具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与尿液干化学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具有较高的诊断率,采用联合诊断方式则更能提高检出率。

关键词: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白细胞;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检查是临床诊治肾脏疾病的常用方式,该方式利用显微镜技术,对受检者的尿液沉淀物进行检查,检查指标包括:尿液红细胞、寄生虫、白细胞以及结晶等成分,从而对患者的病情状况、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判定,在多种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均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1-2]。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37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诊治的370例接受尿液检查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0例,女160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9岁,平均(39.74±6.58)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法诊断。首先是进行标本收集,步骤为:利用一次性洁净尿杯让病人采集新鲜的中段尿液,留取尿液标本剂量为10 mL左右;其次是准备好各项器材,包括离心管、天平、一次性吸管、台式水平离心机、载玻片以及常规的光学显微镜。尿液干化学检测操作步骤为:将尿十联试条浸入在尿液标本1 s后,取出置于仪器测试仪中,1 min后得出试验区的测试结果。尿沉渣检测镜检法操作步骤为:采集患者的中间段尿液10 mL,标记好之后置于离心管,通过天平来配平标本,然后把标本放在离心机试管槽里离心处理5 min,调整其转速为1500 r/min;完成离心处理后将离心管取出,将管中上部分的清液去除,仅保存0.2 mL的沉渣;反复混匀离心管底还存有的尿液,取其中的1滴尿液置于载玻片,然后将其放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分析;在此期间,先利用低倍镜观察全片,然后通过高倍镜进行观察,采用10个高倍镜进行细胞检查,采用20个低倍视野进行管型检查,并充分利用高倍镜分辨处理管型的类型,对其中的各成分数目进行计数,对红细胞的形态、管型类型、上皮细胞类型等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对寄生虫、结晶、细菌等进行详细描述。

1.3 观察指标

评测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率,并进行组间对比[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χ2检验计数资料(指标为阳性率),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尿沉渣检测红细胞阳性率为94.59%,白细胞阳性率为91.89%;尿液干化学检测红细胞阳性率为97.30%,白细胞阳性率为89.19%,尿干检测红细胞检出率高于尿沉渣检测,白细胞检出率低于尿沉渣检测,而统计学差异不具可比性(P>0.05),见表1。

3讨论

尿液属于一种机体最重要的排泄物,临床常通过检测尿液中成分的变化来反映机体泌尿系统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报道称,通过检查尿液的有形成分,能够直接反映各种泌尿系统病症,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尿液检查中,利用高倍镜技术能够获得良好的视野,正常的尿液中红细胞在3个以内,白细胞则在5个以内,偶尔能见到鳞状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再应用低倍镜进行观察,则正常的尿液中最多出现1个透明管型。尤其是作为机体中最重要的泌尿器官-肾脏,一旦出现了疾病,则尿液成分便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其他部分病症也可能引起尿液成分的数量发生变化。所以,在诊断肾脏疾病过程中,应综合检查多种成分,而不能通过单一的成分判定肾脏疾病类型[4-5]。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尿液检查方法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查,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使用标本量少,获得实验数据多等优点,在尿液分析中已得到各级医院检验科普遍使用,在实现尿液分析制动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尿液分析检查的速度,减少了繁杂的手工操作。但由于尿干化学对WBC、RBC的检测是根据试条带上模块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深浅,间接测定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因此,对尿中有些成分的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易受到仪器性能、试纸条质量、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出现。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在尿液检查中逐步引入了尿沉渣检查方式,主要通过对细胞、结晶、管型及细菌等成分进行检查。其中,细胞检查主要为白细胞检查和红细胞检查,特别以红细胞检查为主要内容,对诊断、鉴别以及治疗肾脏疾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将红细胞分为了三种类型:多形型、均一型、混合型。其中,均一型红细胞的形态一般均判定为健康状况,表明了细胞膜处于正常形态,其体积与血红蛋白含量相同,利用显微镜进行尿沉渣检查,视野中的红细胞可清晰地见到诸多形态;混合型则同时存在均一型和多形型,且两种各占一半。而红细胞计数和形态不仅会因为肾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变化,同时也会受到人体内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健康人群尿液中偶尔可能检测出数量较少的红细胞,一般是在体检时偶尔检出,由此提示,健康与肾小球疾病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红细胞数量,同时还需要明确其有无反复出现,例如高血压会影响到肾小球的血流动力学,运动也会影响肾小球的血流动力学,从而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出现变化。当人体肾脏遭受实质性的损伤后,血尿的组成也会出现改变,而一般在几天后又会恢复至正常状况;若受检者在检查前使用了利尿剂,则会导致尿液中的细胞数量显著下降,且红细胞形态也会出现明显的改变。归纳起来,尿红细胞检查主要体现了以下两方面意义:第一是能够为临床提供部分肾小管病症、肾小球病症等肾脏疾病的性质;第二是能够有效定位尿路感染,从而为临床医师诊断肾脏疾病發病与否、病情类型、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当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师还是要结合病人的具体症状表现、肾功能情况综合判断分析,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避免漏诊、误诊发生。在尿沉渣检查过程中,不仅要观察分析红细胞,还需要对结晶和管型进行检查分析。其中管型检查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早期肾脏实质性病变,对结晶检查以分析肾脏疾病属于生理性或者病理性类型[6-8]。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与尿液干化学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率,采用联合诊断方式则更能提高检出率。因此,要加强尿常规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必须把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与尿液干化学检测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如在对红细胞的检测中,尿液干化学检测的灵敏度高,尤其对某些疾病使红细胞破坏的尿液标本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的准确度高,可以观察到完整的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血尿的来源有重要意义。如果两种方法结果明显不符,必须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9]。

参考文献

[1]孙士欣,陈建魁,于农,等.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白细胞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结果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4):1729-1730.

[2]孙艳利,侯慧丽,黄鑫.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的相关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1):112-113.

[3]任艳玲,刘丽霞.人工镜检与朗迈(LabUMat+UriSed)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检测比较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2):47-50.

[4]吕宜华,张俊.UF-100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尿常规镜检对孕妇尿液中有形成分的对比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5):343.

[5]任军伟,陈建魁,丛玉隆,等.Cobised尿沉渣分析仪与Urisys2400尿液分析仪人工显微镜复查筛选规则的建立[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2):39-43,47.

[6]单晓洁,刘胜勇,吴日荷,等.UF-100尿沉渣分析、干化学分析与SM染色在泌尿系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评价[C]//2007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7.

[7]杜娟,徐佳,郭野,等.尿液常规分析流水线复检规则制定与评价[C]//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86.

[8]高红艳.AX-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联合应用对IQ20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假阳性率的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7):731-732.

[9]杨巍.尿沉渣分析儀、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光学显微镜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结果对比[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1):129-130.

猜你喜欢

白细胞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白细胞
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