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理疗加易罐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5-18秦文静
秦文静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理疗加易罐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南省东方市中医院2020年7月~2021年8月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针灸组与联合组,每组例数各50。針灸组仅予以针灸理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加易罐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椎生理曲度Borden氏值、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 疼痛评分、压痛评分、颈椎活动度、颈部症状积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针灸组(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评分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联合组除颈椎生理曲度Borden氏值高于针灸组外,其余指标评分均低于针灸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针灸理疗加易罐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良好改善患者颈椎曲度,缓解疼痛、压痛、肌肉紧张等颈椎症状,建议推广。
关键词:针灸理疗;易罐疗法;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颈椎病属于针灸科临床常见病,由于人们工作与生活逐渐发生变化,颈椎病也逐渐大众化与年轻化[1]。颈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初始阶段与基础状态,其体征轻微、症状局部,有时呈一过性,因此经常被患者忽视。该阶段患者症状表现包含颈部疲劳感、项背部肌肉酸痛或牵拉痛、颈部活动受限等,多是由于日常工作生活中颈部过度劳累诱发疾病症状[2]。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抑制疾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海南省东方市中医院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针灸理疗+易罐疗法,其临床疗效详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海南省东方市中医院2020年7月~2021年8月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针灸组与联合组,每组例数各50。针灸组男患例数22例,女患例数2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1.36±5.22) 岁。病程最短半月,最长18年,平均病程(6.34±1.54) 年。联合组男患例数21例,女患例数29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1.51±5.14) 岁。病程最短20 d,最长19年,平均病程(6.43±1.24) 年。将两组病例数据录入计算机表格,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可行分组研究。本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与家属知晓治疗方案后,接受研究。
纳入标准:(1)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颈型颈椎病内容;(2) 经肌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眼震电图等实验室检查确诊;(3) 接受针灸与易罐治疗。
排除标准;(1) 严重颈椎创伤;(2) 凝血功能障碍;(3) 有颈椎外科手术史;(4)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肩部扭伤;(5) 意识模糊或精神疾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完成相关检查,根据不良工作体位或睡眠姿势等予以基础调整。针灸组予以针灸理疗。主穴选择天宗穴、合谷穴、肩内俞穴、肩外俞穴、内关穴、颈夹脊穴(1~4) 、肩井穴、风池穴、风府穴、曲池穴等;配穴根据症状选择后溪穴、外关穴、天柱穴、阿是穴等。通常在进针得气后予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针灸风池穴、颈夹脊穴(1~4) 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补泻手法。注意点:俯卧位,对风池穴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寸;颈夹脊穴直刺0.8寸;天柱穴直刺0.6寸;肩井穴直刺0.5寸;后溪穴直刺0.8寸;合谷穴、外关穴直刺1寸。行针2~3 min,每次留针20~30 min。7 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3疗程。
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加易罐疗法。在起针后以大椎穴、双侧肩井穴、局部阿是穴为主,随证取穴。叮嘱患者俯卧位,将肩颈充分暴露,使用硅胶易罐,捏住易罐使其中空气排出,随后将易罐吸附在选取的穴位上,同时实施对角牵拉、上下牵拉以及抖动等手法,直至患者局部皮肤发红发热。1次/天,7 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3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椎生理曲度Borden氏值、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 疼痛评分、压痛评分、颈椎活动度、颈部症状积分。
(1)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症状与阳性体征基本消失,疼痛积分下降 > 2/3; 有效:症状与阳性体征改善明显,疼痛积分下降1/3~2/3; 无效:症状与阳性体征无变化,疼痛积分下降 < 1/3。总有效 = 显效+有效。
(2)颈椎生理曲度测量按照Borden氏法完成,即在颈椎中立位侧位X线片上,线段连接C2齿状突后上缘-C7椎体后下缘标为A,两侧延长颈椎锥体后缘形成曲线B,C4锥体后院中点距A线垂直距离标为C。
(3)疼痛评分评定按照VAS疼痛积分法完成,即患者自评选择疼痛数值,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
压痛积分:0分,无压痛;1分,轻度压痛;2分,明显压痛;3分,重度压痛。
(4)颈椎活动度以ROM评分法完成,分值1~4分,分数越高,活动度越差。
(5)颈部症状包含颈项部异常感觉、颈项部肌肉紧张、颈部压痛、颈部疼痛,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1~4分,总分5~20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 体现,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 ]体现,行χ2检验。P < 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针灸组,差距有意义(P < 0.05) 。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Borden氏值、VAS疼痛评分、压痛评分、颈椎活动度、颈部症状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联合组颈椎生理曲度Borden氏值高于针灸组,VAS疼痛评分、压痛评分、颈椎活动度、颈部症状积分低于针灸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3 讨论
中医将颈型颈椎病归属于“痹症”“颈筋急”“项强”等疾病中[3]。本病病机是外感风寒湿邪、跌打损伤、动作失度等造成颈项部位经络气血不通,颈项疼痛之病就此而发。治疗原则应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针刺则可刺激与调节被刺部位交感神经,同时对该部位肌肉运动予以调整,让神经、肌肉的刺激反应予以缓解和减退,缓解肌肉痉挛,改善椎间关节活动性,最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痉镇痛、纠正关节紊乱,恢复椎体稳定性。本研究针刺关键穴位为风池穴,刺激能够让患处恢复血液供给、缓解各种压迫缺血症状[4]。其余如颈夹脊可改善微循环,缓解缺血状态,产生镇痛效果;天柱穴为颈椎大穴,可振奋阳气,让颈项有力、挺直,配合合谷、后溪、外关、内关等可以驱除风寒湿邪、缓解颈部肌肉紧张,使颈椎恢复正常曲度[5~6]。
本次研究在针灸理疗基础上加易罐疗法,拔罐本就是中医重要构成,使通过负压吸附部分肌肉,可缓解肌肉疲劳,提高疼痛阈值;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兴奋神经,调整身体机能[7~8]。该方法具有无创性,而易罐属于新型罐具,相比于传统火罐,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好,配合牵拉运动,可以产生更有效松懈肌肉、缓解筋膜痉挛效果[9~10]。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更高,Borden氏值提高、症状评分降低。
综上所述,针灸理疗+易罐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疼痛、压痛、活动受限、肌肉紧张症状均改善。
参考文献
[1]邓德龙.观察”定眩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J].东方药膳,2020,(19):34-35.
[2]郝汇睿,杜元灏,徐磊.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可视化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118-120.
[3]杨玉海.葛根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饮食保健,2020,(35):81-82.
[4]杨昆鹏,田国杰,廖明娟,等.基于“颈腰同治”理论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0):1781-1783+1797.
[5]孫丹,胡可慧,李信明,等.颈部优化选穴治疗颈型颈椎病89例[J].四川中医,2020,38(11):181-184.
[6]李子腾,刘佳,温玉洁,等.《内经》毛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对照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9(4):33-36.
[7]罗斌.基于“颈腰同治”理论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J].医药界,2019,(8):16.
[8]徐卢勇.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颈部疼痛的疗效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4):185+188.
[9]胡晓伟.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0):6+14.
[10]靳长旭.“颈腰同治”理论指导的温针灸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及颈部症状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6):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