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症状缓解的作用分析

2021-05-18张小红刘鲜平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病患病症结肠癌

张小红 刘鲜平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肠癌病患护理中的效果与病症改善的效果。方法:挑选院内2019年1月~2021年6月救治的60例结肠癌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病症改善程度。结果:研究组病患病症改善率为(90.00%)明显多于参照组的病症改善率(73.33%),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病患予以针对性护理支持有助于提高救治成效,促使病患尽快痊愈,缓解其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结肠癌症状缓解

结肠癌属于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病人群是老年人,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医治较为困难,病死率高,一旦确诊必须要尽快医治[1-2]。医治早期结肠癌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可是,手术疗法属创伤性操作,会给病患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带来严重的影响,术后并发症高发,康复时间长。为提高疗效,加快病患恢复进程[3-4], 此次研究挑选院内2019年1月~2021年6月救治的60例结肠癌病患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护理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院内2019年1月~2021年6月救治的60例结肠癌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1.2±4.6)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2.16±1.24)年。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1.3±4.7)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2.18±1.36)年。两组病患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开展观察对比。此次研究已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且病患及其亲属均已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住院前给予病患心理干预,以及灌肠、导尿处理,指导其禁食;救治中主动配合医师展开各项操作,紧密观察病患生命体征,予以营养支持、肠胃减压处理、引流管护理、止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研究组运用针对性护理,详细方法如下:

针对性护理。在病患麻醉清醒之前取平卧体位,定期为病患翻身;在清醒之后变为半卧位,来降低腹部伤口的张力,保证流通顺畅。增强引流管护理,紧密观察引流液的状况,定期对引流管展开消毒处理,防止感染。为肩背部疼痛的病患展开按摩,改善疼痛症状。出院后应当引导病患进行缩肛运动,嘱咐其日常重视个人卫生,勤换内衣物,确保肛周皮肤的干燥、干净。叮嘱病患增加排便次数,来推动其排便反射得到康复。

结肠癌饮食指导。结肠癌病患必须进行肠胃营养干预,维持一周后转变為肠内营养支持,等待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后可以指导其摄入汤类流质物直至普通食物;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等为主,禁止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并发症预防。及时替换造口袋,同时对周遭的皮肤开展清洁、消毒,检验肛袋固定状况,及时清洁排泄物,杜绝出现感染。

营造安全的病房环境。结肠癌病患需要较为安静的病房,不然难以保证救治成效。

予以病患抗癌综合救治。在伤口痊愈、病患基本状况恢复后进行抗癌综合救治,依据肿瘤类型设计针对性的计划,予以化疗与免疫疗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病患病症改善程度,评估指标为:病患伤口痊愈、未出现并发症,视为康复;病患伤口基本痊愈、存在一定合并症状,视为有效;病患伤口未痊愈,甚至存在感染状况,且并发症状较为严重,则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计量资料行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患病症改善率对比

研究组病患病症改善率为(79.59%)明显多于参照组的病症改善率(59.18%),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中国结肠癌病患较多,其致病原因较为烦琐,主要是以高脂、低纤维饮食及遗传原因有关。伴有结肠息肉的病患,结肠癌发病率比常人更高[5-6]。早期结肠癌病患没有显著症状,中晚期结肠癌病患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乏力、下肢水肿、低热、黏液便或者黏血便等症状,晚期病患会产生水肿、腹腔积液、黄疸等较多症状[7-8]。伴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手术疗法逐渐成熟,在治疗结肠癌当中获得了较为良好的疗效。可是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辅以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推动病患尽快康复[9-10]。针对性护理是一项具备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具备较强的目的性,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这一护理模式现阶段已经在临床当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受到医患高度评价[11-12]。

此次探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病患病症改善率为(79.59%),明显多于参照组的病症改善率(59.18%),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13]。证实这一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当中具备积极的使用效果,得到了病患的一致好评,有助于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以上指标都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病患,此次探究结果与冯静云的探究成果基本吻合[14-15]。

依据上述,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在结肠癌病患护理过程中具备较为突出的医治成效,能够充分改善病患病症,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冯静云.研究并分析对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J].饮食保健,2020,007(001):13

[2]梁启桂.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4):168-169.

[3]陈璐琪.ERAS全程护理管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1):106-108.

[4]谢蕾.整体护理干预在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1):18-20.

[5]施克洪.结肠癌术前螺旋CT诊断中实施强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32):20-22.

[6]谢星.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26(S1):98-99.D

[7]曾妮,曹小华,张青妹,李素.预见性护理在结肠癌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1):4-6.

[8]乌云.优质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9):299-300.

[9]岳彩玲,张晓玲,刘颖,石蕊.综合性护理措施对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和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10):1270-1273.

[10]谢玲,兰海英.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04):156-157.

[11]赵娟,林森,张彩霞,肖丽红.围术期针对性护理运用于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意义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220-221.

[12]陶宗蓉,陶莲德,陈正琼.针对性护理对肿瘤患者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程度和心率及血压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04):505-508.

[13]刘俊芝,冯娜.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06):864-865.

[14]張倩,林燕,周晓兰.“五心”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接受恩度联合同期放化疗的临床护理效果[J].中外医疗,2021,40(32):156-159+164.

[15]林杉杉,陈闽榕,王晓芬,叶文娟,蔡慧君.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1):127-131.

猜你喜欢

病患病症结肠癌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青春期病症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