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脑风暴的海洋中遨游
2021-05-17刘承吴
刘承吴
初次接触OM
两年前,我走进汉开书院,第一次接触到了OM(头脑奥林匹克的英文缩写),立刻就被这个神秘的赛事吸引住了,奇異的服装、多样的道具、奇特的赛题……无一不散发着它的神秘感。在孙晓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校组建了小学部史上第一个参赛队,我有幸成为校OM社团的社长。老师和我们对赛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创作,对《古典……达芬奇的工作室》这个题目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无论是在材料选择上,还是在道具制作上,我们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并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其中。我和小伙伴们利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排练,和老师一起制作道具,享受每次遇到难题时的绞尽脑汁以及克服难题时的兴奋快乐。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获得了省赛第一、国赛第三的成绩,成功入围了在美国举行的OM全球赛。
最艰辛的比赛
全球赛,一次全新的挑战。老师们一次次指导,我们放弃假期休息一次次排练,队友们一次次在质疑中证明自己,一次次修整道具为了最完美的呈现,它是7位队员日日夜夜奋战的结果,也是3位老师无私奉献的结果。
团队的意义大概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从中国南京到美国密歇根州,路途遥远,道具沉重,抵达后的我们不顾时差,快速展开各项工作:组装道具,适应场地,排练台本。虽然我们的国际比赛经验为零,但是在备战阶段,我们克服水土不服、语言障碍等种种困难,沉着应战。白天,我们到场认真观看其他组的比赛情况,分析我们的项目,老师还特地为我们请来了有经验的OM专家给我们做指导,每天我们都忙到深夜才休息。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7位队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出色地完成了长期题项目的展演。外国评委们围着我们制作的道具,询问制作灵感和原理,我们滔滔不绝,自信大胆地应答,评委们都朝我们点头称赞。即兴题时,因为结构题超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加快了答题语速,在六分半的时候就答完了题目。走出赛场,等候的老师和队员们欢呼喝彩,喷洒五彩缤纷的彩带,热情地迎接参赛队员归来。在这期间,我还听说比赛中有这样的规定:即兴题一共有15个题目,要抽签决定自己队比哪一个,因为比赛有先有后,先比赛的队出去后不能泄露即兴题的题目,后比赛的队也不能去询问了解,否则后果自负。我想,这种规定本身就是一种考验,是一种自我约束的精神所在。最后,作为南京市小学组唯一代表队,首次参赛的我们在75支队伍中获得了第七名的成绩。
“创意先锋”再出发
OM比赛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或者创意的激发,还有我们这个团队的凝聚力。
2020年年初,在孙晓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成立了“创意先锋”小组。我和团队小伙伴陈彦赫、任时进,通过平时观察现有道路的交通情况,反复琢磨思考,创作出了“智能交通一单行线提示系统”作品。在测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或者程序出现bug等问题,但经过反复调试与改进,最终完成了整个作品,实现了单行线提示的效果。该项目参加了第三届中英STEAM创新大赛,获得江苏省选拔赛一等奖和最佳影视奖,在之后的英国总决赛中,又从近1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个人感悟:
OM和STEAM不仅仅是比赛,更是我们无限创作、团结协作的大舞台。它让我们在不断磨合中找到彼此的平衡点,逐渐培养出团队的默契。走进OM和STEAM,对我而言,是展开了一个新的视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让我走向了更高的舞台,收获了友谊、惊喜和感悟。我们参与其中,享受其中。未来,我也会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特约编辑:孙晓明)
获奖经历
2018年第32届中国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江苏省赛 一等奖
2019年第26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即兴题专项赛 三等奖
2019年第4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 三等奖
2019年第4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 第七名
2019年第三届中英STEAM创新大赛江苏省选拔赛 一等奖
2019年宁港澳中小学科技创意制作挑战赛 最佳创意单项金奖/最佳设计单项金奖
2019年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创客大赛 二等奖
2020年第三届中英STEAM创新大赛英国总决赛 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