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一20:低空多面手
2021-05-17蔡越强
蔡越强
直-20直升机首次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公开亮相,它是继歼-20战斗机、运-20运输机后的“20”家族新成员,填补了我国在10吨级通用直升机上的空白。
前辈“黑鹰”优点多
1984年7月,为了满足高原地区的任务需要,中、美两国签订了购买24架民用版“黑鹰”直升机(S-70C)的合同。引进“黑鹰”之前,我国并无可在海拔3 000米以上使用的直升机。中国的S-70C与美国军用版UH-60略有不同,特意采用了两台加大推力的T700-70IA发动机。冷战结束后,美国暂停了与我国的武器技术合作,我国不得不从俄罗斯进口米一8、米-17系列中型直升机。虽然俄、美的两种机型都属于中型直升机,但前者在综合性能上要略逊一筹。
根据美军的经验,直升机在起飞和降落时最为脆弱,美制“黑鹰”直升机采用低尾梁设计,与之相对的是俄制直升机的高尾梁设计。低尾梁的直升机一般采用后三点式起落架,主起落架在机体前部,后起落架在尾梁后方尾桨下面,轴距几乎和机身等长,较为稳定。而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的直升机,其缺点在于主起落架的轴距和机体长度的比例很低、稳定性差,遇到突发情况或恶劣天气时,容易增加直升机驾驶员的起降难度。
在降落和起飞时,粗壮的低尾梁也能分散撞击和枪弹的伤害,减少被折断的可能。从维护上来考虑,低尾梁直升机尾桨的位置偏低,有利于条件简陋的前线维护。低尾梁也降低了整个机身的高度,减少了直升机利用公路和航空运输时遇到的障碍。高尾梁也并不是没有优点,重型直升机一般利用高尾梁结构在机身尾部安置一道尾舱门,方便大件物资进入机舱内储存。不过对于一架10吨级的中型战术直升机,运输并不是主要任务,利用机身下方的挂钩也能吊载一些体积较大的物品。
继承前辈有亮点
我国研制的直-20继承了前辈“黑鹰”的很多优点,它外表平整,一身墨绿色的涂装显得威武霸气。从外观上来看,使用了和“黑鹰”一样的低尾梁、后三点式起落架和两侧较宽舱门的设计;内部的电传操控、液晶仪表台、乘员抗坠机座椅等也一应俱全;导弹逼近告警探头、可夜视的光电观瞄和干扰曳光弹等不起眼的小部件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直-20拥有优秀的高原性能,由于高原上的空气较为稀薄,在高原飞行的直升机对发动机的要求要高得多。“20”家族的前两位成员在装备初期都使用的是进口航空发动机,而直-20刚一亮相就使用了两台国产1 600千瓦涡轴-10发动机,比过去进口“黑鹰”的机功率高了300千瓦,这表明了我国在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中不断地进步。为了进一步提高升力和降低噪声,直-20的主葉桨采用了比前辈“黑鹰”直升机多一叶桨的五叶桨设计。
对于一种强调多用途的直升机,如何在任务前快速转换角色非常重要。以陆军突击型为例,当目标距离较远时,外挂油箱能增加航程;任务区防御严密时,外挂足够的武器能保护自己;外挂电子战吊舱还能保护直升机不被敌方干扰通信和防空导弹的锁定。这一切都要得益于短翼外挂系统安装口,像是给直升机插上了一对翅膀飞得更远,成为一只武装到牙齿的低空“猎鹰”。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气气象,特别是在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中,突然出现的团雾和暴雨会干扰飞行员的视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细心的人会发现,在直-20的机首位置有块不那么协调的凸起,好像一个大鼻子,这就是直-20标配的地形跟踪雷达。在执行作战任务时,直升机往往为了躲避敌方的雷达搜索而选择贴地飞行,有了地形追踪雷达,能减少直升机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以及夜间与地形或者建筑物的碰撞风险。水兵的“好搭档”
近年来,我国海军建设成绩显赫,万吨大驱和两栖攻击舰陆续下水,但客观地说,仍然存在一些短板。长期以来,我国驱护舰所配备的直升机有两种,分别是只用两三吨有效载荷的2-9直升机和从俄罗斯引进的卡-28直升机。直-9直升机是较为成熟的国产机型,性能虽然十分可靠,但面对危机四伏的深海,飞不远就不能拉开我方军舰与敌方潜艇的安全距离,带不了好的搜索雷达就很难发现狡猾的敌人。
海军版直-20的有效载荷是直-9的两三倍,机舱内的体积也扩大了不少,能够安装功率更大、更先进的对海搜索雷达,携带数量足够的拖曳声呐和声呐浮标,让发现潜艇的机会大大增加。机身两侧装上短翼外挂后,不仅可以携带能够提高航程一倍多的外挂油箱,还能挂载反潜鱼雷和反舰导弹等武器。
海军陆战队是海军的一只铁拳,往往在危险的海滩涉水登陆,这样极易受到滩头敌方的压制。在实施登陆作战时,突然性和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登陆舰上的直-20直升机能迅速把陆战队士兵送上滩头敌阵地的后方,返回时也能带上伤员及时医治。加装反坦克导弹和机炮的直-20直升机甚至能像武装直升机一样掩护在滩头的登陆部队,对坚固的堡垒和装甲车辆实施打击。
尽管直-20的服役提升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对标世界先进水平,欧洲多国联合研制的NH-90直升机和美国参与猎杀本-拉登行动的“黑鹰”隐身型等都非常优秀,国产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等还有提升的空间,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的发展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创新。
(责任编辑: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