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面与纵深在绘画中的应用
2021-05-17高磊政
摘 要:在绘画中处理好画面平面与纵深的相互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开始阶段的经营位置到后面的空间处理,以及在色彩的平面与纵深的处理方面,如果能够运用得当都能产生非常奇特的画面效果。尤其在处理画面空间感方面,当纵深感在平面的画布上转变成有意境的画面时,带有纵深感的作品会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它会让我们感觉到强烈的空间感以及运动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绘画;平面;纵深;透视;空间;视觉效果
一、绘画中平面与纵深的关系
在绘画中平面与纵深在画面中的关系处处可见,这个关系在绘画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绘画中经常试图去比较各种不同形体的关系。比如:比例在形式与构图上的对比,最简单的一些例子是从在两个人物形象的场面中的组合到斜向纵深的变换对比。在绘画中,我们没有必要把一切东西都放在同一个平面上来扩展,在构图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形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多样统一的构图会使画面产生节奏感。与此同时,对比之中的偏差应该让人们觉得形体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扩展。这样的构图方式无形之中在平面上就产生了画面的纵深感。
其实在古典绘画作品中平面的风格周期是有限的,就像古典的线条风格一样,因为在古典的线条风格中所有的线条都被束缚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古典的平面风格同古典的线条风格有一种天然的密切关系。这一切以至于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人们对平面风格作品的贬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哪一方面是起重要作用的东西,绘画中平面与纵深的关系都已经很明确了。
二、作品中纵深感的体现
绘画中纵深的效果是极其重要的。透视在绘画中的使用之前,我们在这里获得了像线描的和图绘的一样两种不同的再现方法。虽然它们是完全对立的,也不能在单纯的模仿中来理解,但我们在理解它的过程中,却不能单独认为它是被描绘在空间中的纵深程度问题,而是应当理解为它是以什么样子的方式来产生纵深效果的问题。比如:虽然在荷兰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找不到像鲁本斯这样喜欢在绘画中使用螺旋形运动的表现方式,但他的这种创作方法却属于纵深构图类型中的一种表达方式。
当我们欣赏年轻的伦勃朗绘画作品时,发现他会用自己特有的构图方式来表达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但他在成名之后风格的转变,并不是倒退回过去的风格形式中。从他所描绘的《乐善好施者》这幅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避免这些形象在平面中形成过于呆板的一行,纵深的构图原则变得更加清楚,产生了多样统一的视觉效果。这种纵深的表达方式好比音乐的节奏,在起伏间产生变化,表达的是一种韵律美。
在帕尔马-韦基奥的作品《亚当与夏娃》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平面安排的画并不是一种早期类型的延续,而是新的古典精神在平面上的人体美的体现。从空间层面上看,各个部分都带有一种运动感。然而在丁托列托的作品中,这种浮雕般的特点已经不再存在了。形象已经缩回到绘画中,一种从亚当转向夏娃的斜向的运动被在地平线上远远发亮的风景所保持。当平面的美让步于纵深的美,这种纵深的美总是同一种运动的印象结合起来。绘画中的纵深感是有意境的,它可以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
当我们用维米尔的巴洛克图式同德克-布茨画派的一个画家的平面图式做比较,会发現在布茨画派的那个画家作品里,形象以各个平行的平面中分层次的方式来呈现,即在形象的表现上如同像表现环境一样认真地去对待。虽然我们发现后者描绘的有点呆板,但对维米尔来说转向纵深的变化是合乎情理的尊重自然的处理方法。当画家面对模特时,他们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有一种鲜活的气息深入到画面之中。这种鲜活的气息是带有运动感的,画家在描绘模特时,这种鲜活的气息就已经进入到了画面的环境之中。这种运动的表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明暗关系的分布以及透视的正确运用所支撑的。通常情况下,画面中最亮的部分被置于背景之中,并且在女孩和近处的桌椅连在一起的强烈对比关系中,其作品明显地获得了一种带有纵深特点的表现效果。我们不难发现绘画作品带有纵深特点的画面,是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运动感的。
在带有平面风格的绘画作品中,以拉斐尔的作品《捕鱼奇迹》为例,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平静的画面感。其作品以平面的表现形式同直线走向的线条相结合,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当我们面对鲁本斯的油画作品《神奇的捕鱼郎》时,我们不难看出鲁本斯在画这个题材时借鉴了拉斐尔油画作品里所有的要点,但他却加强了人物形象的运动感。在表现天空、水以及人物等方面,鲁本斯在用笔上更加灵活,笔触带有强烈的动态感。他通过船只方位的穿插变动,去除了平面的构图方式,使作品由拉斐尔的平面感觉的方式转变为强有力的动态纵深感的画面效果,同时,还产生了多样统一的视觉效果,使整个画面显得空间感更加强烈。
我们不难发现每张绘画作品的纵深感是不同的,纵深感的产生是根据画面空间来界定的,同时每张作品的经营位置也是根据画面的需要来设定的。当我们去创作一幅作品时,画面中的纵深感是根据空间把自己组织到各个平面中还是运用一种均匀的纵深的运动,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其画面效果也是不同的。当面对绘画大师丁托列托的绘画作品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建立在科学透视法基础上的奇特构图、物象之间相反力量的抗衡形成的运动感、色彩和光线产生的令人眩晕的神秘氛围、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戏剧性效果。所有这些,都是丁托列托的绘画作品给予我们的深刻印象。这些特质,是他在熟练运用空间透视和明暗基础上表达出的画面纵深感,所有这一切画面效果在其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同时,带有纵深感的空间具有美的传达功能。
三、运用色彩来表现画面纵深
色彩也具有纵深感,当色彩以同样的方式存在于各层次之中时,色彩的冷暖、色块的形状大小相互连接。以色彩冷暖推移空间也是画面纵深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当我们面对霍贝玛的油画作品《米德尔哈尼斯林荫道》时,道路的表达方式正好恰当地表达了主要母题,这幅作品的纵深感表现得相当成功。
列奥纳多曾极力劝告画家们通过伸出自己的拇指使自己确信,如果较远的物体同近旁看到的形体有直接关系的话,那么较远处的物体就会显得难以置信的小。这种方式就是属于透视的缩减法。在巴洛克的绘画作品中,很多画家喜欢利用这一方法,并且通过采取非常接近的观测点来增强透视缩减的特殊效果。这种方法正是为了表达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在色彩透视上也存在着一种对纵深效果的强调,当然这些也是属于绘画范围的。这需要我们要以纵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画面。与非常近距离的观察对照的是独特的远距离的观察。画面纵深感的表达少不了透视法的运用,透视法的运用使画面的纵深感变得更加强烈。
当画面的纵深感能够呈现为运动的视觉效果时,它表现得最为强烈。因此,一件真正的气势磅礴的巴洛克绘画作品,是一个表现出不安的人群的画题从平面向三维空间的转换。三维空间就是绘画作品纵深感的体现。我们应当学会在绘画中运用纵深的表达方法,使每一个纵深的要素都体现在观众眼前。
我们从伦勃朗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与自己同时代的人不像鲁本斯那样用塑形的手段强烈地表现画面的空间。在贬低或者隐蔽平面方面,表现出巴洛克的纵深描画的原则。他们在描绘对象上运用了纵深运动感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具强烈的视觉效果。虽然鲁本斯和伦勃朗的作品在视觉上是不同的,但他们在对空间描画的变换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因为纵深感使他们的作品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在表现画面纵深感时,我们应当避免画面出现的呆板状况,尤其在使用透视的缩短的构造方面,很多艺术家都会把绘画中的显眼要素画成倾斜的状况。为了避免呆板的画面感,我们可以通过色调以及明暗的布局来使作品产生纵深感,以此来产生多样统一的画面视觉效果。赵无极先生在1985年浙江美院举办的讲习班中,曾反复对学生强调艺术创作要有动的感觉,内容丰富,生命力才会更强。他说:“塞尚的画很考究,推推进进,空间很好。画,重要的是有节奏,有的线可省掉,有的线可加强。”由此,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赵无极先生对于画面中纵深感表達的重视。
当我们创作一幅作品时,在我们头脑里应当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在平面的画布上,我们首先要在构图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经营各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多样统一的构图更具视觉效果。在布局方面,我们应当始终注意透视法中的近大远小,透视的缩短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画面空间以及画面的纵深感。在一个二维平面上如何来创作出具有纵深感的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需要我们理性地去分析画面中各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四、结语
在绘画中,带有纵深感的作品使观众可以轻松愉悦地去欣赏画面所表达的内容。绘画中平面与纵深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尤其当纵深感在平面的画布上转变成有意境的画面时。带有纵深感的作品会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它会让我们感觉到强烈的空间感以及运动的视觉效果。当我们掌握了运用色彩去表达画面的纵深感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切效果的出现都离不开透视的缩短在表现作品时的运用,通过对透视的正确运用能够使画面的纵深感更加明确。
参考文献:
[1]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M].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3]李行远.西方美术史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4]孙建平.赵无极中国讲学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6.
作者简介:高磊政,硕士,泊头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