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运河 两岸戏曲声 “戏韵之河”讲述梨园春秋(下)
2021-05-17嵇刊
中国戏曲自古有“水路传播”的说法,而大运河就是中国戏曲水路传播的“活化石”。它促进了古代戏曲的南北交融,奠定了运河两岸“百花齐放”的戏曲面貌,其中大运河江苏流域的苏州、无锡、扬州、淮安、徐州等,历来都是戏曲种类密集的区域,也是戏曲演出最繁荣的区域之一。
大运河的便利交通以及由此带来的富裕经济保障,让两岸富庶之地的文人雅士们开始编曲写词,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大运河的南北交流贯通,方便了戏剧家南下北上,给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越剧:秀水江南孕育出的一泓清泉
越剧,是我国的第二大剧种,它发源于浙江,在苏浙沪一带广为传唱,是江南水乡孕育出的一朵艺术奇葩。有人曾经把越剧比作戏曲体系中的“皇后”,宛如一泓晶莹的清泉回旋于溪谷之中。秀水江南孕育出的越剧,有着独特的婉转唱腔、优雅身段,舞台上的展现好似一幅江南画卷。
同治年间,里下河微班纷纷沿大运河南下过江至无锡、苏州等地演出,其中一些戏班艺人开始进入上海。之后,进入上海的里下河徽班开始与来自北京的京剧一起演出,经“京、徽合演”“皮、梆合演”之后,最终和京剧、直隶梆子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派京剧”。
在京剧逐渐成熟并走向全国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剧种在发展的同时,主动吸收京剧的表演精华,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在浙东运河的起点绍兴,河湖沟汉遍布,大大小小的乌篷船是当地的主要运输工具,很多来自绍兴乡村田野的民间小戏小歌班演出,都是靠船只沿运河在湖汉乡村集镇穿梭,舞台有时就在船上。20世纪20年代,小歌班因艺术粗糙简陋,观众寥寥无几,于是在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后,艺术有所提高,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剧目则受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以“越剧”称之。
改良后的越剧因其曲调婉转柔美、唱词优雅,深得观众的喜爱,迅速占领了上海大舞台。来自运河之乡的越剧一路北上,逐渐风靡全国,慢慢发展为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经典越剧《红楼梦》也一度达到艺术顶峰,其剧中的人物林黛玉就是从扬州来到北京的。
大运河孕育出的越剧开始从江南走向全国,至20世纪60年代初,越剧已流布到20多个省市,影响日益扩大,全国专业剧团曾经一度达到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计其数。
柳琴戏:根植运河文化的艺术奇葩
作为运河岸边的古镇,窑湾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交通要道上,清朝末期曾经因为商业贸易繁华,会馆云集,引来众多商客,被称为“小上海”。这里的人们思想新潮,感受外来风气之先的同时,加以接纳、消化、吸收,先后成立了几个剧种的戏班,在几个戏台上日夜上演。
窑湾的观众中,除了当地的居民以及来往的商船客户,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生活在附近骆马湖上的4万多从事渔业和停留在码头上跑运输的船民。这些几年前才定居岸上的渔民,终年漂泊在水面上,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观看古镇上的戏曲演出。
当时在苏北、鲁南、皖北一带流行的戏曲种类很多,有渔鼓、山东大鼓、琴书等,虽然外来的剧种为人们所喜爱,但是最能融进当地人文化血液里的还是柳琴戏。
柳琴戏又称“拉魂腔”,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二百多年。它源于苏北的“太平歌”與“猎户腔”。太平歌是农民在收获季节为抒发喜悦之情而创造的一种曲调;猎户腔则是当地猎户在狩猎之余,根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等,结合当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形成的一种曲调。柳琴戏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柳琴戏的表演粗犷朴实,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厚,演员的身段、步法明显带有民间歌舞的特点。
柳琴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艺术的优点,并与流行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这腔调,让劳作的人们忘记疲劳,让在异域他乡打拼的人听到柳琴戏的拉魂腔调,即便漂在南北运河的水面上,也仿佛回到故乡的土地上。
(责任编辑:嵇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