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治国奇才

2021-05-17独孤雪亭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陈平合力项羽

独孤雪亭

刘邦超强的识人能力

刘邦的“创业团队”有多“草根”,用东汉学者王符的话说就是:“ 高祖所以共取天下者,缯肆、狗屠也;骊山之徒,巨野之盗,皆为名将。”特别是那几位最早跟刘邦“创业”的团队成员,樊哙“以屠狗为事”,夏侯婴“为沛厩司御”,灌婴“贩缯者也”,周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就算“层次”稍高一点儿的萧何,也不过是县衙的“刀笔吏”……

可是,待到刘邦扯旗造反,开始逐鹿天下的大业后,当年这群“狐朋狗友”们,却是一个个华丽转身,不但在战争年代屡建奇功,更一个个成了西汉开国后的国家栋梁。

以《史记》的统计,汉初刘邦册封的一百三十七名功臣里,其中八成以上的功臣都出身社会底层。刘邦的“狐朋狗友”们,更是个个封侯拜将。如此奇景,也叫多少后世者啧啧称奇:你看刘邦就是命好,身边一群草根,个个有本领,不成功才怪。但事实是,这事哪有这么“随随便便成功”。

刘邦的“狐朋狗友”们,这些秦朝“和平年代”里的草根,为何突然就有了“治国平天下”的本事?首先一个原因,是刘邦的识人能力。

别看他们没素质,刘邦却有眼光,对这些年轻时就相交的“狐朋狗友”,他不但知根知底,更清楚他們的斤两。

比如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弥留之际,面对一团乱麻的身后事,他还能有条不紊地布置:萧何之后,曹参可以接替他为丞相,曹参之后,王陵也能胜任,但王陵“少憨”,必须得有陈平辅佐。陈平够聪明,但难以独当一面。“重厚少文”的周勃才最重要,因为“安刘氏者必勃也”。

这一番点评,对比接下来的历史,简直句句“神预言”。正是这近乎“神预言”的知人能力,让刘邦能够把这些“狐朋狗友”,准确放到合适位置上,在面对关键决策时,更不会受“狐朋狗友”的误导。

比如当谋士陈平来投时,周勃、灌婴等“狐朋狗友”们,当时都给陈平打了一堆差评。但刘邦却通过自己的判定,认定陈平是他需要的人才,不但大胆留用,更是放手让他办事。

更关键的是,也正是这强大的识人能力,让刘邦能够明白,包括“狐朋狗友”在内的团队成员们,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于是当各位功臣为封赏问题争论不休时,刘邦先封了自己最厌恶的雍齿,一下子就叫大家放心。他的团队成员,既包括樊哙、周勃等早年的“狐朋狗友”,也有韩信、陈平、郦食其等“外来人才”。但不管什么出身,什么阶层,在楚汉争霸等关键时刻,这些人才都能在刘邦的强大手腕下,成功形成合力——这“合力”,就胜过了多少“天纵奇才”。

虽说如此,毕竟这些“狐朋狗友”们弱点也很明显,可刘邦团队,却有另一关键因素:不管每个人有什么缺点,整个团队的战略大方向,却始终高出一筹。

就以惨烈的楚汉战争来说,尽管刘邦本人昏着也不少,败仗更扎堆。在项羽的骁勇兵马面前,他多次败得体无完肤,但其战略方向,始终领先一筹:

被项羽困在汉中蜀地时,以“暗度陈仓”的妙笔,快速拿下关中平原。楚汉中原碰撞时,整个团队更是依托关中平原根据地和强大的后勤保障,一面与项羽正面对峙,一面以迂回战略剪除项羽的羽翼,最终把曾百战百胜的西楚霸王项羽,活活怼死在了乌江边上。

在这场较量里,尽管项羽的麾下名将云集,军队战斗力爆表,整个大战略格局却是处处受制。刘邦团队的成员们要做的,不是有什么奇思妙想,而是做好本分,以最大的合力,将战略执行成功。

强大的“纠错”能力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团队的掌舵人,识人的刘邦,也有着强大的“纠错”能力。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里,最让后世读史者看不下去的,就是在一手好牌面前犯下的各种愚蠢错误,比如李自成占领北京的41天,那种种匪夷所思的闹剧。

但团队局面发生变化,战略方向需要调整时,错误也就难免。类似的错误,刘邦也不止一次犯:第一次打进咸阳后,就开始纵酒享乐;后来拿下彭城,又开始歌舞升平,然后就被项羽一个突袭,差点儿打得连老本都赔光……

但不同的是,刘邦“纠错”的速度十分快:咸阳“放飞”后,立刻“约法三章”,成功抢回民心。彭城惨败后,他又迅速建立荥阳防线,以最高效率稳住了战线。最经典的,当属白登之围。白登之围前,刘邦不听谋士娄敬的苦劝,一怒冲进了匈奴人的埋伏圈,差点儿把十万大军搭在白登山上。可怜的娄敬也被刘邦发配流放。

而刘邦死里逃生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回了娄敬,赐他高官厚禄,放手命他谋划和亲,为残破的汉朝,换来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所以综合来说,并非刘邦命好,遇到了一群有才的“狐朋狗友”。而是一个懂得高效纠错,确立正确战略方向,且形成“合力”的团队,成就了“狐朋狗友”的辉煌。这或许才是楚汉历史留给后世重要的启示。

摘自《领导文萃》

猜你喜欢

陈平合力项羽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合力套纸杯
合力
项羽虞姬
烟事
陈平过河
与敌人“坦诚相见”
本期资深大厨:周恩来
人类的咬合力不及蟑螂的五分之一
慧眼识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