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四点策略
2021-05-17姚若君
姚若君
摘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培养、文化传承与发扬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而语言建构与运用既是培养其他几项素养能力的基础,又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它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各种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語文教学;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4-0035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培养、文化传承与发扬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组成部分,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又是培养其他语文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对知识进行积累、整理和汇总、掌握语文这一国语语言和文字知识以及内在规律,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和知识结构,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感,打好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
语感对学习一门语言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培养他们的语感能力。强烈的语感能力,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体会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积累一些有利于分享传递,沟通交流的文本和音像资料,通过学习和掌握其中的语言和文字规律,帮助和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通过两种渠道积累这种语言文字材料。
1.鼓励学生积累课程教材内容中的语言材料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纂内容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意境优美,文字和语言流畅,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享受到文字和意境之美,又能让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学素养。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春》的赞歌,把散文写出了如诗一般的意境,作者用一种田园牧歌式清新欢快的语调,根据自己心目中对理想艺术的憧憬和描绘,在读者眼前勾勒出一幅颇具春天气息和魅力的优美画面。短短的篇幅中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作者把自己追求的理想中的“情”与“春景”进行融合,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图画,使作品表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艺术境界。教师通过这篇散文诗的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字积累,促使学生学习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精妙之处,享受作品的语言魅力和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养成积累优美语言材料的习惯,为日后熟练运用语言能力奠定基础。
2.要求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积累语言材料
课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掌握字词句的知识和优美语句、篇章的积累,使之成为自己组织语言的可借鉴素材,才能组成自己的语言建构储备,并能够进行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阅读,鼓励学生利用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语言材料,让学生通过语言活动的日积月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吸收一些新鲜的语言元素,为培养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打好基础,方便以后得心应手的语言运用。
二、梳理整合语言文字间的联系,丰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容
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文字,但简单的誊抄积累使这些文字看起来比较散乱、零碎,这就需要对这些语言进行梳理分类,掌握语言文字间的联系,为日常语言的灵活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1.明确积累语言的分类标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积累的语言进行合理分类,比如,在积累的语言文字时,可以进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描写等归类形式,也可以用修辞手法、抒情方式和民族谚语等作为归类的标准,让学生在遇到相关的语言文字时,自动积累到对应的分类中,再运用时查找起来就会比较方便容易。
2.对积累语言进行系统管理
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许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摘录好词、好句和精彩的段落描写,缺少对这些誊抄的语言文字的整理和分类,不能对之进行系统的管理。致使以后翻阅或运用时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语言的运用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实用的小型识记系统,方便自己对这些语言文字的阅读和运用管理。比如,在学习著名文学家和诗人的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古代诗人的作品进行归类整理和名句摘抄集锦,或者对同一类题材或类型的诗篇和文章建立目录和档案,方便对这些语言材料的掌握和应用。另外,在课外阅读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内容进行整理归类,把语言运用所需要的材料归为一类,把拓展见闻和视野的内容分开整理,学生通过分析积累语言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建立一个条理清晰、内容完整的语言积累系统,有力地推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的发展。
3.增加学生的自主品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中,需要学生自己根据阅读到的文本,揣测和理解其中隐含的意义。培养学生这种自主品读文本的能力,既是对学生语言构建能力水平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做的有力铺垫。因此,教师要遵循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敢于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自主品读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品读的过程探索和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学到七年级课文《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篇文章对学生进行自主品读的训练。首先教师提出阅读任务,“自由阅读这篇文章,谈一下文章都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文中可以看出“母爱是真挚无私的”,再进一步引入“能具体说一下你从文章哪些语句感受到母爱的真挚无私吗?”文中的语句,“在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经常无缘无故的发脾气,而母亲在儿子发脾气的时候都会悄悄躲出去,等儿子发泄完后才红着眼圈进来继续照顾他”“母亲瞒着自己的病重的情况,采取各种方法希望儿子的心情能够开朗起来,在儿子多次拒绝推他到北海看花,终于同意后表现的欣喜若狂,手足无措”。“对无意中说出的跑和踩等字眼,比儿子还要敏感”“在弥留之际牵挂的依然是瘫痪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这些语句都是作者要表达出来的真挚、细腻、无私而伟大的母爱。整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都是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品读完成,让他们理解和体会作者所描述的深沉细腻的母子亲情。并用自己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提升了他们语言能力的同时也使他们通过文章联想到父母对自己付出的深沉含蓄、真挚无私的爱,激发他们心底对亲情的品位和感悟。
三、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标
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即使是还没有走出校园的初中生,也一样需要与别人进行交流沟通,准确的语言表达,是检验他们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语言的积累整理和总结,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经验,并利用其促进自己的各科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创造交际活动的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主要依靠读、说、写三种方式完成言语交际。在语言建构要求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符合逻辑规律的、高质量的“说”的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对知识问题进行思索,然后教师把问题进行拆分和细化,让学生把这些小问题一一进行解说,这样使教学的目的比较明确,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反复阅读一些优秀精美的文章语句,通过重复性的背诵和朗读活动进行语言积累,在朗读过程中对语言知识进行梳理和分析,然后整合成自己的语言形式,加深自己语言运用的功底。学生掌握了“说”和“读”,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语言的写作运用能力,利用自己“说”和“读”的语言积累,把这些语言进行转化,组织并运用语言准确表达和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以便能够有效地培养自己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作为我们的国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课程,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既可以从实践中学习到更加丰富多样的语言知识,又必须用自身掌握的语言文字进行各种社会交流沟通活动。初中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必须要有良好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语言建构和运用在本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努力为学生搭建语言学习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语言文字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用优美潇灑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文采。
参考文献:
[1]雒福彬.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0(16):30-31.
[2]徐晓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A5):59-60.
[3]王莉.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48-49.
[4]孙振坤.“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Z1):136-137.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