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控室工艺改进方案探讨
2021-05-17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1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控室(以下简称车控室)内存在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信号系统、广播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专业调度终端,还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低压配电等专业控制终端。车控室为多专业共用消防、安防、调度中心。新规范发布,对消防、安防提出了新的要求,车控室内将增加电气火灾系统、消防电源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应急照明及疏散系统等专业控制终端和安防专业调度终端。
车控室在既有标准下土建规模已无法满足车控室的多专业布置。部分城市在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时因建设费用受限,会压缩土建规模,减小车控室面积,缩减站长室功能,合并至车控室,进一步减少车控室内运营人员活动区域。新增的各个专业控制、调度终端需占用车控室空间,增加建设时交叉施工的难度,将进一步降低运营舒适程度,提升各专业运维的难度。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轨道交通各系统逐步由单一的智能化系统向智慧化系统过渡,车控室将出现更多调度、控制终端,进行既有车控室工艺的改进较为必要。
1 既有车控室存在的问题
(1)既有线普通车站车控室一般按40~45 m2规模进行建设,因各专业调度终端的需要,车控室内IBP盘多采用后维护,各专业调度终端主机布置在IBP柜内,IBP盘后侧需预留800~1 000 mm空间,车控室中有大量的工作站主机,设备发热导致车控室温度较高,影响运营人员舒适程度。
(2)运营及调度人员有存物品、设备充电、存放车站备品备件、存文件等需求,消防系统有存放消防控制终端、灭火器、消防设备的需求,需要额外配置柜子或预留空间进行存放,会进一步降低车控室的活动面积。
(3)车站观察窗的宽度通常为3 m,在普通车站的既有条件下,墙面已无额外的空间用于部署视频终端,会对未来智慧化改造产生一定限度的影响,将无法部署更多的智慧化视频终端。
(4)在既有一体化车控室条件下,车控室内各面墙均被一体化组合功能柜占据,将无空间引入更多的专业线缆。静电地板下方空间实际净空高度通常为380~450 mm,仅能支持双层线槽布置,多专业施工时,若各专业线槽交叉较多,将无法施工。
既有线一体化车控室工艺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既有线一体化车控室工艺方案(单位:mm)
2 改进思路
2.1 以人为本,服务运营
为提升运营人员工作环境,应从车控室使用面积、减少设备发热等方面进行改进,可考虑将IBP盘维修方案改为前维修,IBP盘改为靠后侧墙放置。
工作站主机移动至旁边弱电设备房间,采用外设延长方案或KVM方案将调度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等设备与工作站主机分离。车控室内可有效减少车控室内设备发热及噪声。后侧因减少了维修通道,将车控室使用率从58%提高至80%以上。同时减少空调室内机、照明等设备,降低工程投资,剩余面积可为站长安排站长办公区,与运营调度区进行分离,保证站长相对独立空间。
2.2 多专业融合,以统筹促优化
为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交叉施工、后期运营维护等问题,静电地板下方各专业进入调度终端的线槽由综合监控专业统一设置,设置满足全专业的双层环形线槽。进入车控室内的各专业线槽均接驳综合监控系统线槽。
车控室内墙面上各专业设备布置由综合监控专业统一规划,包括插座、信息插口、残位报警、时钟、传感器、各专业技术人员和运营人员需求的组合功能柜,减少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序不同而造成的返工现象。
改进后一体化车控室工艺方案如图2所示,一体化车控室墙面工艺方案如图3所示。
图2 改进后一体化车控室工艺方案(单位:mm)
图3 一体化车控室墙面工艺方案(单位:mm)
因各专业管线均需进入车控室,车控室内进线可分为从静电地板下方进线、从设备区走道进线。墙面布置时可将消防设备控制设备部署在靠近车站设备区走道位置,组合功能柜后侧预留进线通道,可便于各系统进线。信息化系统(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视频监控、广播、信号等)均规划从车控室静电地板下方进入车控室,低压配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控制系统均从车控室天花上方进入车控室。
一体化车控室静电地板下方工艺方案如图4所示。
图4 一体化车控室静电地板下方工艺方案(单位:mm)
2.3 考虑未来,持续发展
一体化车控室经施工,已建的土建条件(观察窗位置)、设备条件(盘面大小、操作区大小等)便可确定。后续车站为了进行智慧化改造,增加监视器将较为困难。
为预留未来改造的条件,可考虑将IBP盘调度区离观察窗一侧墙面预留800 mm位置,以便后续在IBP盘旁增设监视器。观察窗一侧墙面也可预留出1.5 m墙面,以便布设50寸大屏,为后续实现智慧化功能预留充足的条件。
3 结语
本文对以往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车控室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改进,通过改进方案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车控室使用面积,为运营人员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为未来智慧化改造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