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电路分析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1-05-17张宏伟
张宏伟
(大庆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2020年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指出, 要在一切高校、一切学科专业里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系统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等,使学生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1]。
电路分析是电类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开设课程的面积广泛,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因此电路分析课程的思政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首先,从课程的特征可知,在该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有着很大的优势。建设培养目标可以很好地建立学生的三观,有利于实施思政教育。其次,由于此课程面向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多个专业,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不同的课程思政教育,学生受益面广。另外,电路分析课讲述电路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其中的思想、原理的推导和反思总结等方面都起着引导作用,是人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有利于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衔接,所以通过讲解课程可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培养,使电路分析教学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2]。
1 电路分析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电路分析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该门以科学理论为主的学科在实施思政育人功能方面也存在着不足。
1.1 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备能力”不足
要想将“课程思政”搭建起来并落实下去,首先教师自身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要过硬,教师团队需要有“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以此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资源保障。学校需要注意加强新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学能力培养,并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专题培训,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进一步养成教师在讲授课程过程中主动讲授的习惯。学校还应下大力度将思政教师、学生辅导员等队伍整合起来,组建相关课程的教学团队,使协同育人思政教育能有效地实施。
1.2 思政形式单一,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据了解,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采用最多的方式是以介绍科学家的事迹穿插进行思政教育。这种方法形式单一,内容浅显,没有把科学的思维方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服务国家的理想和责任充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况且,目前学生受“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冲击,此类教学内容信息略显滞后,所以这种形式的思政教育收效甚微;因此,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制定详尽的管理制度,使课程思政在学校、学院、教研室各个层次都有明确规定和系统规划,详细的思政教育方案和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以及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是思政教育得以灵活多样有效实施的保障。
1.3 思政教育融入点缺乏系统性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大多数教师主要讲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对于何时、何处、以何种方式进行课程思政还存在盲点和误区。这种现状源于教师在传授电路知识时缺乏科学系统的思政教育融入点,教师应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形地潜藏在理论课之中,并且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3]。因此,全面开展合理实施课程思政,改革课程内容,合理科学地融入思政元素是其核心[4]。
2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实施途径
按照明晰设计、精心实施、注意细节的指导原则,列出电路分析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设和实践具体研究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研究路线
2.1 根据协同育人理念在电路分析课程体系中合理制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思政教育,学生通过精讲精练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通过实验和综合实践环节来提高电路分析设计的能力,达到第一层次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技能性、知识性三者相互交融,这样可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达到第二层次教学目标。通过实例和事例,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第三层次目标[5]。一份高质量的“双大纲”,必须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定位明晰,“育人目标”设计合理,三者有机融合。即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科学精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育人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个人品德等。
2.2 深入挖掘并合理融入思政元素
目前,课程中已融入了一些思政实例,见表1。教师还需进一步拓展课程中相关知点的思政教育因素,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正能量的内容引入课堂,把培育筑梦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精神融入课程;提升家国情怀,有政治担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以电路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分析方法为主,并引入案例;编写典型的试点方案,从教学资料和环节、教学资源以及分配等方面入手,进一步编写实施指南;完善课件,设计教案,做到图文并茂,通过课件背景或标题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于教案中的活动主题、活动任务、列举的案例等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
表1 电路分析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融合安排表
2.3 教学策略与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策略与方法,并以学生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比如采用讲授与研讨模式,在讲授与提问(大部分知识点)时,让学生讲课体验,进行混合式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保证深度融合实施效果。通过灵活运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线上教学平台等工具提前预习,学习基本概念或者实验时所用设备,了解基本原理和实验目的等。教师提供参考视频与资料,注重过程指导,提出注意事项,做好总结与延伸。
2.4 改革考核与评价方式
定期进行阶段总结,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提升情况和思政育人情况,验证并反思课程融合效果与思政效果。
3 结论
电路分析课程作为应用本科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承载着弘扬人文精神、家国情怀等责任。在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求真务实、勇于进取为重点的德育目标下,应将隐性的“课程思政”功能与显性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以从电路分析课程体系中合理制定课程思政教育为目标,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切入点,创新思政方法,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电路分析课程。电路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