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化技术的高校用户智慧化文献资源精准服务研究
2021-05-17娜丽莎
娜丽莎
(内蒙古师范大学 图书馆,呼和浩特 010022)
“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提出,为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指明了方向。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步发展,使各行各业都面临数据增长速度快的趋势。对于图书管理这一领域来说,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利用智能化、个性化的优势,依托数据驱动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借助信息技术挖掘读者的潜在需求,减少图书馆资源的浪费,为图书馆用户提供差异化、精准化的查阅、借还服务。为此,高校应以服务读者为中心,立足于现有资源和技术能力提供知识获取服务,大力推进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并使之与互联网结合,完善各项服务措施,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价值,提升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效率,形成快捷、准确、简便的服务格局,以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需要[1]。
1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功能分析
1.1 文献资源的基本构成
大数据时代下,文献资源的便捷性与图书馆服务功能息息相关。其中既包括众多的读者数据,还涉及相关的统计数据,最重要的是核心资源数据。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亦是师生科研工作的必要工具或途径。基于高校人才培养和特殊使命,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应注重如下环节的建设:自建文献资源、购买商业性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资源,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补充,确保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上,使之具有鲜明的学术特点,同时节省相关购置文献的资金[2]。
1.2 文献资源的价值
高校图书馆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献资源是高校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核心基础及理论支持,其价值是无法替代的,优质的文献资源不仅对科学研究能够取得预期成果起到决定性的帮助,同时亦是高校图书馆和文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时代的支撑保障下,文献资源技术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应加强高校图书馆学术资源服务能力,做好网络文献资源建设,并从海量的数据中选取、更新文献资源。经过细致的汇集、筛选、验证、编排工作,加快数据库资源的更新速度,将相关的存储数据进行开发,从而发挥自身最大的学术性和免费性的价值。通过依托大数据平台,一方面,图书馆文献资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助于加快文献资源共享建设。另一方面,其功能还表现在读者识别及运行状态描述方面,一来可有效集成读者信息,二来能够使读者有效获取信息资源,实现文献资源信息的高效匹配,利用跟踪服务式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满意度和认同感。此外,文献资源建设模式转变,可以精确掌握读者个体信息,在强化自身精准服务职能的同时,依托现代化管理模式创新及精细化管理方式,推动文献资源的专业化、智能化升级,凸显读者信息服务的全面预测与管理[3]。
2 高校智慧型图书馆建设的必然性
2.1 智慧型图书馆的内涵
高校智慧型图书馆建设是文献资源精准服务输出的核心基础,只有全力推进智能型图书馆建设,才能为现代信息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首先,智慧图书馆以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为目标,采用了最为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文献资源越来越多,纸质文献资源比重日趋降低。知识信息载体模式主要依靠互联网、手机等智能设备即可以获取便捷的服务。其次,管理及运行模式更为完善,传统的卡片式检索借阅模式不断升级,带给师生最直接的改变就是服务更加精准[4]。
2.2 现有文献资源服务的短板
互联网时代下,师生对知识的需求呈现出新的融合化、实时化、碎片化特征,尤其对于精准服务的渴求更为强烈。面对师生对智慧图书馆智慧需求的多重反馈,解决现有文献资源服务的短板迫在眉睫。在海量资源环境下,部分高校虽然积极尝试智能图书馆建设,并在文献资源智慧服务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然而反观目前一些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受多方因素的交杂影响,不仅文献资源库内容较为单一,而且智慧服务等级较为滞后。首先,馆藏数量偏少,而且馆员专业知识单一,智慧化技术提供服务只能浅尝辄止,深层次服务任重而道远。其次,提供的服务针对性不足,无法真正胜任智慧化服务的现实和迫切需求,甚至仅能满足正常教学需求。最后,文献资源平台受制于软硬件的不足,缺乏快捷性、全面性和高效性,需求痛点成为常态化[5]。
2.3 高校智慧型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新领域不断涌现,高校智慧型图书馆建设迎合了时代的需要,通过信息化改造,促进馆际标准化对接,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便于文献的保存和维护,实现了资源存储向无形趋势的转变。除提供文献阅读、信息查询的功能外,快捷的知识供应可以自动进行计数统计,师生的检索效率大大提升,再加上内容的数字化,通过调整数字化文献的结构,精准化服务成为潮流,其能够自动快速判断资源类型,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全面提升。此外,智能化、云服务服务范围扩大,全领域智能化管理不再遥不可及,图书资料管理更加规范化,促进馆际对接,利用快速生成可视化报表,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知识流动、驱动创新为服务品质升级带来了保障,师生学习和科研效率显著提升[6]。
3 数据驱动下智慧化文献资源精准服务的机制研究
3.1 基于数据化技术精准服务的多维路径
3.1.1 认知层面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将数据思维渗透到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业务中,凸显了服务的“点对点”优势,符合用户个性需求,增强了数据的良性循环,个性化服务更加精准且有据可查。以数据驱动转变服务理念为依托,有助于提升服务的搜集、整理、归纳效能[7]。
3.1.2 规划层面
经过加工组织的数据才可以更好地实现精准推送,为此,在规划层面当中,面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增多,应首先对信息数据内容进行分类,及时更新信息和组织形式,以更深层次的服务内容对馆藏资源内容进行整合,实现与用户的即时交流。
3.1.3 数据层面
基于数据化技术的高校用户智慧化文献资源精准服务流程如图1所示。总体上分为数据采集、数据组织与加工、数据服务三个阶段。在数据采集阶段,应依据标准进行文本预处理,根据采集标准做好分类与录入,确保加工处理科学有效。在数据组织与加工阶段,则需要根据文献资源的实际情况,结合师生用户的偏好特点,根据所提取的用户特征数据,制定相关技术规范,秉承数据是动态变化的理念,全面做好识别、梳理、融合工作,依托云端长期保存机制实现动态化的数据存储。最后,在服务阶段中,采用精准服务模式,提供诸如定制服务的个性化专项服务,降低检索信息流程和时间,实现数据精准的信息推送和介入,确保精准服务取得预期的效果[8]。
图1 基于数据化技术的高校用户智慧化文献资源精准服务流程图
3.1.4 实践层面
开展文献资源精准的特色服务,需要高校协同好主体机构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在协调服务人群精准化的同时,开展信息推荐服务,构建实时交互的协同导航栏目,以交互的协同工作平台为核心,统一应对用户信息,确保精准服务的协同到位。
3.2 数据化文献资源精准服务机制的构建
3.2.1 存储管理机制
高校应设置专门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部门,积极建立数据仓库,打造数据存储和管理机制,合理开发和利用云端和智能数据技术,对海量文献资源数据进行动态性分析。同时从行为人和资源角度入手,制定对应的规范流程,实现有序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共同支撑精准服务,便于更好地推进精准服务[9]。
3.2.2 服务运行机制
根据用户不同的信息,提供一站式的精准服务,进一步加强制度保障,实现与师生用户需求的完美对接。以服务运行机制为依托,利用精准推荐、动态跟踪系统,结合协同的方式强化资源与读者的匹配度,保障精准服务可持续推进。
3.2.3 激励考评机制
文献资源精准服务的激励考评机制必不可少,因此要以坚持利益公平、公开为原则,全力保障馆员自身利益稳定性,通过不断更新考评服务技术和手段的方式,激励文献资源精准服务的和谐有序开展。
4 提升高校用户智慧化文献资源精准服务的建议举措
4.1 创设大数据思维
在智慧图书馆转型过程中,为了保障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取得预期的成果,高校应积极树立大数据思维,通过搭建智慧化架构,促进业务的创新与再造,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信息数据库,精准推送文献资源。在全新模式下调整完善管理模式,根据现有的工作重点,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调整内部管理结构,精准掌握用户动态,加大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基于数据和资源的整合,实施灵活性、多样性的存储模式,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从源头出发创新馆内业务流程,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有序快速推进信息的收集,凸显智慧图书馆的作用与价值,构建能够提供智慧化服务的社交网络平台,以数据化技术为核心,助力图书馆架构和业务体系产生可持续的开放性影响力效应[10]。
4.2 构建自动化管理系统
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保障,亦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媒介。因此,高校应该明晰其作为学术性机构的作用与优势,转变传统的文献资源服务理念和模式。借助和应用数据化技术建设智慧化图书馆,扎实建设馆藏数据库,加快智慧化进程,合理调整馆藏资源结构,快速扩充电子资源库,释放系统对数据采集的活力,做好文献资源的动态管理,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科学优化配置文献资源。在创新模式的构建上,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信息收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挖掘用户检索日志,作出更突出和卓越的贡献,打牢智慧化图书管理工作,加快数据库访问查询和决策指导,实现智慧化精准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4.3 逐步提升服务水平
高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该加强与高校的深度合作,打破校园界限。利用智能设备、移动平台实现与兄弟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对接。循序渐进地开展智慧化服务,根据学校的实情和现状,从宏观角度全面评估图书馆发展进程,积极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加快手机终端服务能力,努力扩大服务范围,发挥信息资源保障作用,高质量延伸用户服务对象和范围,形成泛在化、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以大数据需求作为决策依据,打造“线上+线下”资源相融合的文献资源服务,战略性的预测要秉承研究热点,通过筛选、归纳、统计引导用户拓展阅读视野,发挥自身的智库作用和信息资源保障功能,提供有利的信息和指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工作。
4.4 培育智慧化团队
在图书馆的泛在化进程中,基于用户需求的强烈驱动,高校应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招募具备相关技术的带头人,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形成了合理的活力型人才梯队,确保相关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数据分析技术,以期提供个性化服务方式。同时全面渗透先进管理理念,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培训,举办学习数据技术的交流会,使工作人员能够具备综合素养和储备更多专业知识。另外,组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科研创新与图情知识的各项技能培训,熟练运用智能化设备和各类数据挖掘软件,善于信息预测和分析,帮助用户实现知识的升级。在此基础上,智慧馆员还应该深入挖掘用户的潜在知识,定期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依托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以人才流动机制为根本,将用户的需求视为目标,最终提供源源不断的精准化文献资源服务。
总之,大数据环境下新技术的变革和普及,大学生阅读和求知需求呈现出了新的态势。因此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树立大数据思维,以数据化技术应用为契机,依托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摸索新的技术手段,构建智慧图书馆精准配置图书馆文献资源和服务,满足用户差异化、专业化需求,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员应积极参与到资源建设中,熟练掌握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管理操作要求,科学制定管理方案,实现图书馆服务高效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献信息资源集散地的作用,使其更好地融入学校的育人平台体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