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科研教学协同育人机制:流程再造与路径选择
2021-05-17余红艳周凤珍储德银
余红艳,周凤珍,储德银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1 科研教学协同育人机制: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诠释
1.1 科研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流程再造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认为,业务流程再造(BPR)是指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立足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先进技术理念和管理办法的功能整合目标,从而使组织条件、管理制度、质量等方面获得显著优化。就高等教育而言,流程再造强调教育变革和创新,规范流程,并以显著改进为目标导向。基于概念与操作框架的研究认为高等教育流程再造旨在重新设计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术过程[1]。总体上,目标导向是流程的初始布局,源于组织条件与管理制度再造所引起的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流程再造是否能够处于持续的优化状态则取决于监控模式再造的实现。结合流程再造理论分析,科研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流程再造是从核心目标出发,对现存的教学与科研管理流程进行再造与优化,对组织结构进行有效地重组,具体体现为目标再造、组织条件再造、管理制度再造与监督模式再造四个方面。
1.2 科研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流程再造路径
从基本路径逻辑来看,流程再造的起点始于对科教协同目标的正确定位,组织条件再造在于通过科教协同促进教师与学生素养的条件生成;管理制度再造意在将科教协同育人文本化,形成可预期的制度规范;监控模式再造则是从技术上增强整个流程的动态监控,确保流程再造的绩效提升,四者缺一不可,共同搭建出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的制度框架,如图1所示。第一,目标再造。科教结合在于引导人才培养质量内化的价值追求取向[2]。科研与教学是实现“知识消化”的“深入”“浅出”的过程[3],与学生素养提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学生通过教学获取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参与各种科研创新实践,培养科学思维与问题意识。第二,组织条件再造。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科学修养的教师以教学创新发现问题,以问题促进科研成果产生,继而再“输入”教学实践,循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入科研后,学生能够在文献检索、问题分析中培养收集信息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研团队精神提升合作意识,深化实践认知[4]。第三,管理制度再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与科研是否形成较好的平衡发展态势也取决于学校专业制度体系的设计。第四,监督模式再造。流程再造是否能够实现“有限产出”,这需要更好的质量监控模式,以便对流程再造的动态过程与再造绩效进行更为有效的评价。
图1 科研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流程再造路径
2 财经类高校科研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流程约束
2.1 目标约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本质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教学与科研本质上都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偏离了这个方向,就等于偏离了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目前情况下,财经类高校对教学与科研的职能目标认知存在误区,往往忽视两者的“合力育人”关系。结合现实经验来看,财经类高校职称评定激励、经济激励、社会认可激励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协调。财经类高校在追逐提升学校地位与声誉的科研目标导向下,教学中心任务遭到削弱,甚至偏向于放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加之,一些学校的科研政策导向有误,重“量”不重“质”,忽视教学质量,往往产生与人才培养相悖的初衷,即科研职能的过度强化使得很多教师忙于科研任务,较少担当教学任务,教师为追求科研成果的“量”往往难以专注于备课和教学实践过程,形成科研与教学育人的“悖论”。甚至在人才引进中,许多财经类院校过度关注科研,模糊专业,不能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去考虑师资。同时,财经类高校出现了从事教学和从事科研的教师分化现象。然而,职能分化需要具备较好的条件,盲目分化可能降低教师的综合素养,导致教学与科研不能“相互营养”,继而影响育人机制的形成。事实上,无论是以教学抵制科研抑或是“重科研、轻教学”的表象都可能降低科教育人机制的效果。
2.2 组织条件约束
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生成要求教育主体具备良好的自身条件,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的组织条件再造意在打破现实约束,提升“双主体”的综合素养水平[5]。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一是教学与科研功能识别不清。随着科研在学历晋升、评优机制的加强,学生逐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但缺乏长期规划的功利性科研导致论文发表等科研质量较低。甚至一些学生在从事科研活动时淡化教学,使得教学活动所提供的“基础营养”不足。二是科研参与度较低,科研形式相对单一。大多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仍立足于教学端,以教学问题引导科研实践路径尚未全面形成,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多的是课堂教学过程教与学的关系。另外,学生参与科研包括论文、课题、学术会议、学科竞赛或研发实践科研等形式,但现实中论文形式较多。三是教学活动对科研激励不足。教学活动的激励不足直接影响到科研问题的产生,财经类高校普遍存在学生课程过多、课程重复性高、课时缩短的现象,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其次,从教师角度来看,一是科教“互养”共同育人的意识未能扎根于广大教师的心中,一些教师甚至排斥教学或科研活动。二是构建科教“互养”新型师生关系是育人机制可持续的关键所在,其中,中青年博士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力。然而,在现有激励机制下,中青年博士群体中科研约束过度引发的教学职能边缘化现象愈发突出[6],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受阻。三是以教学问题引导科研实践的创新尚存空间。目前,教师教学创新多体现在教学技术方法上,而不是关注前沿内容和高质量案例教学等,问题引导下的教学创新模式尚未全面生成,科研成果与教学设计脱节。加之,高校教学管理条件的约束使得教师创新的主动性很低,往往造成刻板教学的态势。
2.3 管理制度约束
要保障组织条件的实现,关键在于从管理制度上突破多重约束。目前,大多数财经类高校在制度规范层面缺少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制度衔接,两条路径尚未建立和谐的沟通机制与制度布局。首先,教学与科研的评价机制不匹配。教学制度模式化与科研制度利益化特征冲突,科研成果即论文和项目易于“硬指标”约束,激励性强,很多教师选择科研,而不愿对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通常情况下,教学业绩考核实施细则及奖励办法力度相对较弱,以学生评教和同行互评、社会评价等机制为主,缺乏公平的技术设计,教学督导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对教学过程实施程序化规范,高校教学活动反而被模式化,教学是否体现创新内容与问题引导并不能进行指标硬化,是典型的“软任务”。其次,教学核心地位的制度保障缺位。一些财经类高校虽然强调教学的中心地位,但实际上教学与科研是“两张皮”,即使存在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效果也并不明显,甚至一些高校在制度设计上偏向于较重的科研任务,挤占教学空间。另有一些高校进行科研与教学分化后,基本缺乏科研与教学成果的双向协调,导致科研成果不能深化教学。最后,科研制度缺乏长期的制度规划。绝大多数高校都将科研成果结合学校提升情况划分等级,并对“高等级”科研成果给予重奖,其奖金激励过度高于教学课酬。这样的机制下,中青年教师往往要快速迎合利益性科研趋势,造成许多科研成果有量无质,对高校长期发展不利。从长期来看,学校的发展是师资的成长,科研规律在于强化基础、问题导向以及实践成果的丰富过程,遵循科研规律也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发展和科学育人机制的形成。
2.4 监控模式约束
完整流程的监控匮乏将使得高质量育人机制的形成遭受挑战。监控的目标在于解决这些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之处,及时发现两者运行中由于制度框架带来的约束,其核心是通过技术化数据体系构建,运用多维基层、院级以及校级专业平台建设关注流程变化。目前情况下,高校普遍存在流程质量监控的粗化、滞后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常态化监控的形成与质量提升。具体来说,首先,粗化的监控模式使得很多高校尚缺乏整体指标设计下的动态流程监控机制,也不能及时发现学校在“科教互养”下的育人质量问题。大多数的教师与学生的条件监控都通过定期检查得以实现,对教师与学生的真实反馈回应度不足。比如很多高校在动态关注学生与教师综合素养成长状况方面尚存不足。“科教互养”的实现不是量上的问题,也不是给予物质激励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主体成长中的学术素养提升问题。其次,制度动态监控滞后。学校的科研与教学制度监控的关键在于能立足于学校长期发展的需要,及时跟随经济社会发展脚步,做好总体制度评价与绩效提升问题,比如激励机制应更加侧重于长期策略,但现实制度本身却仍存在短视性,主要倾向于在短期内抬高各项指标,这样往往带来高校资金使用中的资源错配。
3 财经类高校科研教学协同育人机制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
3.1 质量目标科学化
财经类高校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机制的目标再造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鉴于此,财经类高校应坚守高质量人才培养主线,强化目标一致的科研、教学定位,生成教学与科研共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理念与氛围。一方面,以立足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教育中,教学是实现知识传递的主渠道,科研则是教学思考的延伸,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专业知识理解的深化,两者相互匹配方可相得益彰,共同实现育人机制的创新。这样的目标应深入到学校发展的各个层面与各项教育活动之中,根植于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各个细节之中。另一方面,各高校要围绕着人才培养,从学校层面强化教学目标本义,教师科研与教学的目标定位应专注于专业人才的基础培养,注重科研行为与创新性思维和能力培养相结合,不能盲目地追求科研成果,而是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去衡量高校科研与教学的长期绩效。同时,财经类高校应贴合自身办学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寻找学校适合的教学科研分化程度,同时结合自我发展定位进行选择,规避盲目的分化所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的低下,建议尝试分化试点,进行分化体制评估,寻找不同的高校最佳分化点,合理引导教师多元发展,实现自我目标规划。
3.2 组织条件规范化
教育部关于推进“协同育人”的理念在于高校要密切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教育需求的动态变化要求财经类高校应对原有组织条件流程进行重组与优化。首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一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学校应通过宣传使学生认识到科研和教学的不同功能,从而达到知识与实践深化的目标,规避功利性的科研所带来的不利后果,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二是提高科研参与度,创新科研形式。财经类高校要引导学生融入教师科研团队,为后期发展中思维观念、方法、人际关系的良好形成奠定基础[7];逐步加大学生高质量成果的激励力度,鼓励学生选择论文、课题、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实践性竞赛、学术会议、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参与科研。三是强化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以经典课程的学习为主导,优化课程建设,适度为学生减负。其次,提升教师综合能力。通过师资培训,改变原有的教学与科研价值标准,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以教学互动形成问题,以科研强化问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教学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二是强化中青年博士在科教育人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形成良好的师生教学、科研互动关系。中青年博士教师在年龄与创新热情方面优势显著,其科研成果也有利于升华和丰富教学实践,高校应适当放宽中青年博士的时间安排,优化其与学生之间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条件,促进师生教学、科研互动关系形成。三是尝试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环节,凸显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增强激发性专题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师生问题引导下的科研方向,以科研成果营养第一、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
3.3 制度保障稳定化
任何管理制度都必须紧密结合财经类高校自身发展的情况,重视科教协同育人的制度建设。首先,财经类高校教育的核心依然是教学。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极力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科研作为教育职能之一,应与教学协同发展,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从制度层面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流程再造的重要部分。具体来看,首先要优化评价机制,为教师与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以制度助力教学、科研布局,适度为教师“松绑”。高等教育阶段在于包容性知识获取,应更注重教师自我的学术条件提升,所谓的创新应致力于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最新研究性成果展示,通过前瞻性教学科研资源的融入以实现学生层面上的创新实践,因此,高校评价制度应更多倾向于从鼓励角度引导教师与学生行为,要适时为教师松绑,为学生减负,为科研促进教学的理念融入自然而然的新型师生关系提供制度支撑。其次,以制度确保教学主体地位,重塑各项教学制度,让教师回归课堂,尤其是激励科研水平高的教师上讲台[8]。一是回归教学,优化教学薪酬制度和教学成果等激励制度。二是形成稳定的、自上而下的个人、团队教学竞赛制度。“回归本分”意在“教”,意在规范课堂教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外实践与成绩考核方面的内容,激发教学活力,提升教学专业师资与专业教学团队的质量,突出教学创新激励理念,加大公平、竞争、开放、参与式的个人、团队教学竞赛制度,并配以合理的奖励机制。最后,建立科研制度发展规划,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期稳定机制。就财经类高校来说,应结合新形势和新问题做好远景规划,以制度形式明确科研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
3.4 质量监控常态化
实施全过程、日常监控是识别科教育人质量偏差不可或缺的有效保障。高校应充分做好数字化监控,在多级平台建立动态的科研、教学质量数据库,以共享视角加快基层、院级以及校级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形成质量动因追踪、教学过程动态解读、定期质量评估的教学、科研与育人质量监控流程,实现多维流程监控应逐步常态化。而要实现常态化监控,必须以监控的细化性与及时性为基础:第一,因地制宜地细化流程监控指标。不同财经类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国家人才质量需要,“量身定做”流程监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合理的人才质量监控体系。各个高校的目标不同,那么在流程生成中,科研与教学的资源、时间、技术以及其他因素的配置也不相同。第二,及时性。为使教学与科研形成合力,要及时监控组织条件,保障其持续性创新的实现,及时关注教学与科研育人机制在教师与学生中的真实反馈,关注教师与学生在协同育人机制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引导学生从课堂教学走向非正式教学的时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