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物抒情法

2021-05-17刘军芳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金色花借物红莲

刘军芳

技法导入

借物抒情法,就是借助某种物品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所感。这个物,可以是大自然中的景物,如山、水、花、鸟、树、草等;也可以是大千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如一砖一瓦、空寂的老屋等;还可以是刻有特殊印记的、包含不平凡意义的生活、学习、工作用品,如自行车、钢笔、电脑等。

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往往都是借物抒情的高手。如印度诗人泰戈尔,在散文诗《金色花》中,便借助金色花,展开想象,为读者呈现了圣洁的母子之爱;又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状,来歌颂伟大的母爱。

写作时,要想做到借物抒情,有以下方法可供同学们借鉴:

一、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去选择所借之物

构思时,先深度思考,想一想自己最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想清楚之后,放眼周遭,从自己熟悉的事物或者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物品、令自己难以忘怀的风景中筛选出合适的“所借之物”。

如冰心就幻想把“母爱”作为改造世界的原动力,用“爱”感化世人。于是,在《荷叶·母亲》里,便出现了用荷叶来赞美伟大的母爱。

合适的“所借之物”,自然是指“情”与“物”内部的高度匹配。

要么“所借之物”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美好品质,如冰心的《荷叶·母亲》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场景,正是对无私无畏的母爱的真实写照;要么“所借之物”能生发出新的立意、新的表达,如泰戈尔在《金色花》中,就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那是一种美丽的圣树花朵,作者除了借金色花赞美孩子的可爱外,更是为了用花金黄的色彩反映母爱的光辉,以表达孩子回报母亲的美好心愿。

二、细致观察,找到“物”的特点中与“情”的共通、共鸣之处

写借物抒情类的作文,最好能提前准备好所借之物的实体或图片,这样有利于大家仔细观察“物”,找准“物”与自己想抒发的情感间的相通之处,然后细致入微地描画其特点,为抒情打好基础。

《荷叶·母亲》中所写的红莲、荷叶,均出自作者家的院子。因为是朝夕所见之物,描摹起来自然能够抓住细节,抓住其引发情感的“点”。于是,在作者笔下,早晨的红莲“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充满生机与活力;雷雨下的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繁密”寫出了雨势之猛,“左右攲斜”写出了红莲在大雨中左右摇摆、楚楚可怜的情态,让人怜惜担忧。当“我”坐在母亲身旁时,“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倾侧”写出了荷叶对红莲的荫蔽,“覆盖”则体现了荷叶对红莲的守护;“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勇敢慈怜”直接赞美荷叶,“流转无力的水珠”则表现了荷叶的庇护力量之大,从侧面烘托出母爱的伟大。

三、“物”与“情”互相交融,互相依托

借物抒发的情感要想触动读者,引发共鸣,就必须做到物中有情。如《金色花》中,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在母亲祈祷时,发出香味,让她闻到花香;在母亲看书时,把影子投到书上,保护她的眼睛;在母亲去牛棚时,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让她讲故事;最后,母亲问他去哪儿了,孩子却什么也没有说。孩子调皮可爱,“失踪”了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并努力回报着母亲。这些“物”既反映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亲昵,也体现了母子间亲密、和谐的感情。“物”与“情”水乳交融,真实自然又感动人心。

文题设计

请以“校园的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运用借物抒情法;(3)细细描摹“物”的特色,抒情自然真挚;(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校园的花万紫千红,而你却只注意到了这一种花。它是因为什么才引发了你的情思?它身上的什么特点使你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对它的细致描绘,你想要传达出什么思想情感?解决了以上问题后,习作的大框架就立住了。

猜你喜欢

金色花借物红莲
金色花
初中数学高效作业分析研究
蒲公英
伴着汽笛穿越“金色花海”
蒲公英
爱情需要寂寞的守候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借物思考解难题
借物抒情
蔡红莲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