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阅读之家庭故事

2021-05-17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温暖母亲

家庭故事类文本大多以记叙文、叙事散文为主,阅读时,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从有形的人物行为中概括其抽象的性格特征,或是从具体的事件中概括出抽象的道理。

2.找出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作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3.抓住作者写人叙事的线索,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4.结合语境,体会字里行间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情感态度。

阅读训练一

母亲的酸水坛

母亲在我这住了一段时间,趁空闲时间,买了几个坛子来。一阵洗涮过后,自制了几坛酸水,过一阵,泡上红辣椒、姜丝、萝卜,热热闹闹地堆在屋子一角。突然觉得,几个酸水坛倒给我原本冷清的小房子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酸水坛在书面语上称为“泡菜坛”,是被众人周知并且喜爱的字眼,散发着诱惑。但我执意叫它酸水坛,这样有一种亲切的味道。大抵,食物是一种能吃下去的乡愁,在唇齿间流连,念念不忘,也是因为这里面有母亲揉合的气息。乡野里长大的孩子,也没多少零食吃,小时候,母亲的酸水坛就是我的零食乐园。放学回家饿得急慌慌,书包一甩,伸手就揭开了坛盖,掏出来的腌菜散发出无比诱人的香味。

那时候,我们家是一大家子吃饭,用土话说,干的要一甑,稀的要一锅,每餐饭,都是吃得锅净碗响,母亲的酸水坛,花样就越来越多。豇豆、黄豆、姜、蒜,只要是土地的产物,均可以下坛。在乡村,小果小菜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种什么得什么,是以,每家每户都有不大不小的几口酸水坛,泡进去的是日子,捧出来的是生活。

在幼时的我看来,母亲的酸水坛就像一个魔术宝箱,隔三差五地就变出些东西来,有时明明已经捞完了最后一块,可是第二天,酸水坛又泡满了菜,一年四季,都是满满当当,守候着我们向往的幸福,美好的憧憬。

长大后几经辗转,我最后在集镇谋了一份差事。每个周末都是要回家的,因为母亲早已做了好吃的在等我。夕阳向往的时候,炊烟从我们家屋顶腾起,父亲从田间归来,顶着余阳,一身泥土,带着肥沃的气息。母亲早已弄好了饭菜,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饭菜说着话,父亲和母亲谈收成,谈庄稼,安宁,妥帖。屋外,树影婆娑。菜香味在空气里弥漫,繁华、丰盛。母亲的酸水坛,不时“咕咚”地响一声,恰似为晚餐敲响的奏鸣乐曲。灯光在屋内流淌出一抹暖黄,这是我们家的盛世,我永远忘不掉。

几年后,父亲撒手人寰,母亲哀伤不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母亲不再打理酸水坛,每天只是默默地坐着。酸水坛的坛口上长满斑斑白霉,一如母亲头上斑驳的白发,让人心痛。

我们建议让母亲出去走走,家在江苏的二姐来接母亲,上车时,母亲一一叮嘱我们,家里的猪、羊、鸡要怎么喂,田间的庄稼要怎么种,怎么收。最后,母亲犹豫着说,那几口酸水坛,你们给添点蒲水吧。

一段时间后,母亲执意回了家,看我们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叹了口气。之后,母亲依旧忙碌,翻地、种菜,收获后该晒的晒,该收的收。又一年辣椒红后,母亲把它们摘下来,在盆里细细剁碎,放到坛子里。母亲说,剁辣椒你们几姐妹一人一瓶,带回去做做小菜。我望着日益苍老的母亲,想起那日看过的鸡汤文,有娘在,人生尚有来处,娘去了,人生无归途。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满是母亲弯下腰摆弄酸水坛的身影,涌出的每一股酸香都是母亲的味道。

(作者黄爱华,选自《辽沈晚报》2019年8月27日,有删改)

思考

1.根据文意,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内容。

酸水坛添生活气息→(     )→酸水坛像魔术宝箱→酸水坛是母亲味道

2.联系上下文语境,品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3.文章为什么以“母亲的酸水坛”为标题,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简要说明。

阅读训练二

陪父母一场温暖

每天早晨出门时,父亲已在菜园忙活;晚上披着万家灯火归家时,父亲鼾声正浓。住在一个家,却成难以相见的两人,在偶尔急着赶路前遇上,嘴里迸出的话却如出膛的子弹,父亲埋怨地说我无礼。

天天裹着疲惫,日日忙碌如太阳,似乎只为朝升晚落。

这天中午,得知下午无事,可以放半天假,忽如秤砣落地,一颗久负的心有着飘的轻快。

拿起电话,很想找一个人喝酒,翻着翻着,通信录里的“家”突然跳出来,忽而想念久未谋面的父亲。于是急匆匆地赶回家,父亲正在灶台上忙着烟火厨事。他很是惊讶,问我怎么现在回来了,我说想陪他喝杯酒。父亲咧着一张嘴笑了,手上动作更勤了,我坐在锅灶下偶尔添一块柴,不一会儿,一顿美味佳肴上桌了。

父亲从床下摸出一瓶珍藏多时的好酒,一边擦拭,一边说:“山芋收回来了,地头正在平整,白菜的种子备好了,还差一场雨。”说到这儿,父亲突然抬头问我,“你还好吧?”我点点头问:“你身体最近怎样?天冷了,多穿些衣,脚下要暖。”父親说:“我这鱼烧得咋样?”我说:“这酒挺好的!”一场答非所问氤氲着温暖的菜香,母亲坐在一旁偶尔插着话,电视里的节目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地换得勤,我和父亲喝得脸上红扑扑的,弯眉紧裹着笑……

饭毕,我站起身,摸摸坐在床边的父亲,他的腰板还是很硬朗,脸皮开始耷拉了,年轻时的英俊被岁月带走了。儿时一直故意扎我的粗胡子,倒是剃得干干净净,老了的父亲还是很注重仪表,只是头发花白如雪。他染过,我们怕伤及他的身体便不允许他那般做了,他倒也听话,后来便一直任凭这样发如雪。

想起儿时,我们像小鸡啄米一般,围在母亲身边挤着一屋温暖,可温暖的家里没有父亲,那时父亲在城里工作,我们时常站在路口巴望多时,总是叹息而返,只有逢年过节,父亲才火急火燎地赶回家和我们团聚一下。快乐还未展开,夜里梦着第二日该和父亲说些什么,可睁眼时,父亲已在返城的路上了。

那时的泪水,应该像今时父亲的埋怨,埋怨我连和他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人生有很多无奈,因为不能一劳永逸,觉得必须一路追赶,所以生活、工作,诸多等等,总令我们有时忽略了亲情,于是叹息遗憾在心疼中纠结产生。

有时感慨,属于我们的岁月并不长远,而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就更少了,即使知道这一点,我们的脚步还是越行越远。可即使脚步再快,路永远走不完,身后的他们更经不起漫长的等待。我们没有理由忙碌不休,所以让前进的脚步慢一些吧,停下来陪伴一下渐渐老去的父母,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不要等到遥望的他们再也不能遥望时,才停下忙碌的脚步。

有空的时候,不妨多陪陪父母,陪他们吃一顿饭,说一场温暖的家常,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足以丰盈他们久盼的记忆,在那些香浓的温暖里,一直驻扎着我们的家。

(作者章杰,选自《文苑·感悟》2018年第10期)

思考

1.第一段中,父亲为什么埋怨“我”无礼?

2.品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3.你认为作者回忆儿时父亲回家又急忙返回单位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温暖母亲
母亲的债
温暖冬夜
温暖的冬天
温暖你我 重新出发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温温暖暖
爱·温暖
母亲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