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服务用于社区儿童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干预效果
2021-05-17张莉
张莉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儿童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过程中接受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社区接受儿童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儿童3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1)研究组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社区儿童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过程中,能有效降低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乙脑减毒活疫苗;社区;儿童疫苗接种;综合护理服务
乙脑病毒经蚊媒传播,在夏秋两季较为流行,而且多数情况下呈隐性感染,此种病毒主要在远东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流行,一旦发病后具有较高的病死风险[1]。接种乙脑疫苗是目前控制乙脑病毒传播以及预防感染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最为经济的措施,儿童在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以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的免疫,降低乙脑的发病风险[2]。但是在接种过程中由于儿童的机体功能方面的差异、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固有特性、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等方面的因素,会导致个别儿童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腹泻或呕吐等不良反应,甚至有极个别的儿童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不仅影响了儿童的健康,而且也造成了家长对疫苗接种的满意度以及依从性下降[3]。为了降低此种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对儿童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十分有必要。本研究旨在分析社区儿童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过程中接受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社区接受儿童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儿童3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0例。对照组男童89例,女童71例;儿童家长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大专79例,本科及以上75例。研究组男童92例,女童68例;儿童家长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大专81例,本科及以上72例。两组儿童及其家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儿童均进行了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并完成了2针接种(初次接种为儿童满8个月时,第2次接种在儿童满24个月时)。疫苗生产厂家为:武汉生物制品厂,并置于2℃~8℃的冷藏柜中储存,规格为0.5 ml/支。
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儿童接受综合护理服务,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接种前护理服务项目:为儿童家长进行乙脑病毒危害以及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重要性的健康宣教,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来增加儿童家长对接种此疫苗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同时告知儿童家长接种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症状和处置措施,比如不可空腹接种疫苗、不可在儿童疲劳状态下接种疫苗、在接种前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此外由于儿童在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时正处在发育尚未完全的时期,其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均不强,加上对医护人员和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因此会产生强烈的恐惧、不安和焦虑等情绪,容易出现哭闹的情况,这也导致了儿童家长处于较为紧张、易暴燥的状态。因此应对儿童以及家长提供心理护理服务,可以通过轻轻抚触儿童、与其进行交流、拿小玩具吸引其注意力等方式减轻其恐惧感,同时对家长的情绪进行安抚。详细了解儿童有无过敏史以及当下的健康状态、有无高热情况或是惊厥史,尤其要详细了解儿童有无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的相关禁忌症,并由儿童家长填写《乙脑疫苗接种告知书》;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注射环境,如增加使用绿植、播放儿童感兴趣的动画片、张贴具有趣味儿兴的宣传画等。
(2)接种中护理服务项目:指导儿童家长以正确的姿式抱住儿童(以怀抱的姿势),以便能够顺利注射疫苗。若儿童哭闹仍比较严重,应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对儿童进行安抚和鼓励,使儿童情绪得以缓解。接种前再次核对儿童信息以及疫苗名称、批次、批号,并将疫苗轻轻摇匀;接种完毕时叮嘱儿童家长需注意的事项,指导其按压针孔的正确方法,并嘱其留院观察30 min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
(3)接種后护理服务项目:为家长提供离院指导,告知其要保障儿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一般情况下,儿童接种完毕后皮肤不会有异常情况,若出现红肿后,可先进行干性冷敷,待红肿消退后接种处若有硬结时,可再通过干性热敷的方式使硬结软化。在热敷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皮肤进行保护,且温度不易过热,避免烫伤。让儿童多饮水、如果出现发热需先进行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则需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向两组儿童家长发放《儿童乙脑减毒活疫苗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该量表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巧、健康宣教水平、心理疏导水平、注射环境五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范围均为0~20分,满分100分,0~59分为对护理服务不满意,60~74分为示对护理服务基本满意,75~89分为对护理服务满意,90~100分为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描述,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儿童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乙脑病毒感染后会有乙型脑炎的发生风险,此种病毒的传播途径为经蚊传播,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我国处于乙脑病毒的流行区域,因此降低儿童感染乙脑病毒、预防乙型脑炎是社区卫生防疫工作中的重点项目之一[4~5]。通过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可有效预防儿童乙型脑炎的发生。虽然此疫苗安全性较高,但还是会有个别儿童在接种后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6]。通过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能够降低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综合护理服务在接种疫苗前加强了对接种疫苗必要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家长能够有效避免可导致儿童不良反应的一些举动,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通过对儿童以及家长的心理疏导,使其在身心较为放松的状态下接种疫苗,减轻了儿童的不适感。接种前对儿童的基本信息以及各种疾病史的详细了解,能够将存在禁忌症的儿童排除,同时能够科学地预测儿童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指导儿童家长离院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处置,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注射环境,能够减少儿童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也能够提高家长的配合度,使得疫苗注射顺利完成。
综上,在社区接种疫苗的过程中为儿童以及家长提供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儿童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家长对接种疫苗的认知以及重视度,同时有利于提高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其接种疫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刘霞.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8,34(2):114-115,135.
[2]张秋霞.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2):178-179.
[3]张晨.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 35(5):104-105.
[4]李艳玲.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6):197.
[5]李艳,江春霞.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7):105.
[6]赵云娥.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2019(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