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姐工作室”:有问题,找大姐
2021-05-16
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原人大主席杨立娟,人们都喜欢喊她“杨大姐”,总爱说:“有问题,找大姐。”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访阶段,是地方平安稳定和谐的重要一环,杨大姐的‘专家把脉与诊治’,为党委政府减压不少。”常乐镇党委副书记陈镒说,“自从有了‘杨大姐工作室’,我们再也没有遇到过群众上访,集中精力谋发展。”
主动请缨志愿承担调解工作
“杨大姐工作室”与常乐镇人民政府仅一墙之隔。
以往,上访人员时不时跑进镇政府大院找书记、镇长,时常发生聚集性群访事件。面对群众突出的矛盾纠纷和多元化的诉求,常乐镇政府于2017 年建立了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专门处理群众来访事宜。
杨立娟传授调解经验
退休前分管政法工作、退休后一直在基层一线处理村民矛盾纠纷的杨立娟主动请缨,志愿承担调解工作。为便于她开展调解工作,镇政府成立了“杨大姐工作室”,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工作人员如遇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求助杨立娟。
“2019 年冬天,我和杨大姐去麒新村调解一起土地纠纷,特别冷,我冻得瑟瑟发抖,但杨大姐在寒风中顺利解决了矛盾。回到镇上时,已是下午1 点,食堂的饭菜早没了。”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工作人员俞赛男说,“杨大姐调解矛盾纠纷时的责任心、公正与严谨,让我格外敬佩。”
张謇故里小镇开建之初,对于土地权属、户口迁进迁出等多种政策性问题,群众疑问和矛盾较多。杨立娟带着志愿者,印发宣传册,走上街头一本本发放,利用“薪火大讲堂”走进各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贴近百姓生活的法律知识,终于保证了小镇建设的按序推进。
“杨大姐工作室”村居工作站授牌仪式
“矛盾调解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要让群众感受到你的诚意与善意,愿意相信你。”杨立娟说,不管来人反映什么问题,在他进门时道一句“你好”,冬天倒一杯热水,夏天倒一杯凉开水,年纪大的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年纪相仿的把他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年纪轻的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此外,什么时候该“面对面”,什么时候要“背对背”,也是技巧。
民情日记本里话“真情”
“2019 年11 月5 日,常胜村协调李志康儿女的赡养一事”“2019 年11 月6 日,协商培才村沈汉石、邱步珍征地进保一事”……杨立娟办公桌上有8 本厚厚的大调解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记载了所调解的事情以及调解经过、结果。记录本更像是民情日记,体现了她处理矛盾纠纷时的真情与公正。
文明村一对老夫妻,十多年来一直反映戴姓邻居破坏其田里农作物的事,但因为没有证据,相关部门未能进行处置。2019 年底,他们发现田里的油菜秧被人拔掉,2020年5 月初,半亩地的蚕豆苗也被人拔掉了,于是情绪激动地找到杨立娟。杨立娟联合村委会、派出所,多次前往现场核实、进行大调解。“这个事情不能再拖了,这次一定要解决。拖得越久,越会激化矛盾,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根据杨立娟提出的方案,派出所在全村开展调查,村委会与戴某讲清利害,杨立娟也把双方请到一起交心,双方终于打开心结,十多年的邻里纠纷得以化解。
“杨大姐工作室”调解现场
2019 年1 月初,陈大爷和4 个子女来到“杨大姐工作室”,请求调解老人的赡养纠纷。原来,陈大爷夫妇都已近90 岁高龄,育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现丧失劳动能力,需要子女们赡养。以前4 个子女都是3 月一轮照顾父母。1 月轮到小儿子家时,小儿子却将父母拒之门外,甚至与兄弟姐妹发生冲突,还报了警。杨立娟和工作室调解员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进行了调解。她首先严肃地批评了小儿子的行为,同时也提出了疑问:为何不让父母进门呢?原来,老父亲之前有笔存款给了其他3 家各1 万元,却只给小儿子5000元,小儿子认为老父亲做得不公平,因此内心不平衡,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同时他还提出轮到其他3 家的时候母亲可以生活自理,现在轮到自己了,母亲已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应该缩短轮流时间。
这时,坐在一旁的其他3 个子女提出了异议,双方为此争论不休。杨立娟及时制止了争吵,做4 个子女的思想工作。从法律上讲,老人自己的财产有自主支配权,他人无权干涉;从道德上来讲,作为子女不应该只盯着父母的钱,现在最重要的是兄弟姐妹团结起来,一起想办法怎样服侍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怎样让父母安度晚年。
4 个子女感触很深,也感到很惭愧。随后在杨立娟和几位调解员的引导下,共同商量老人的赡养问题,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对于每一个记录在案的矛盾纠纷,杨立娟都会通过电话或者上门的形式回访,确保调解见真效。
“犹如医院里的‘专家号’一样,到镇里调解矛盾的,都直接点名要找杨大姐,她在群众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犹如‘定海神针’。”俞赛男说。
“传帮带”推动乡村治理持续向好
有了“杨大姐工作室”,常乐镇不仅矛盾问题得到了及时化解,乡村治理工作也得到了较好的推进。
“麒新村村民杨某之前因土地问题没解决,与村里有点不愉快,后来在杨立娟的调解下,问题解决了。杨某对村里工作特别支持,在村环境整治中,主动配合进行旱厕改造。”陈镒介绍说,“‘杨大姐工作室’在化解矛盾中实际上也潜移默化地宣传了法律知识,在全镇营造了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虽然“杨大姐工作室”被村民一致叫好,但由于设置在镇上,很多村民前来反映问题还有诸多不便。为推动乡村治理持续向好,常乐镇党委决定将杨立娟的调解经验下沉到各村居。2020 年9 月底,中南村、常胜村等12 个村居同步建立了“杨大姐工作室”村居工作站,村里有志于矛盾调解工作的退休党员、在职村干部等被吸纳到工作室。杨立娟不定期开设讲堂进行经验推广,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他们成为百姓身边的调解员。
常胜村郁氏兄弟为母亲的经济田分配发生矛盾。大哥认为母亲的经济田在弟弟的账上,要求兄弟俩平分,而弟弟认为自己账上3个人的经济田是他们夫妇及女儿的,不包含母亲的经济田。为此,大哥的妻子不仅敲坏弟弟家水池,还破坏弟弟家的农作物,兄弟俩吵得不可开交。
常胜村“杨大姐工作室”调解员杨洪兰是杨立娟带出来的徒弟。得知消息后,杨洪兰一早赶去调解,她给兄弟俩算了一笔明细账:1995 年划田时,他们的母亲没有要经济田,0.4 亩的口粮田当时兄弟就对半分了。理清关系后的兄弟两家不再吵架,大哥的妻子也表示以后不再要婆婆的经济田。
“杨大姐工作室”由成立之初的杨立娟一人,发展到如今包括退休党员、在职村干部等在内的12 支队伍、近50 人,通过跟老百姓“说句心里话”和“调解+志愿服务”“调解+心理咨询”“调解+法律顾问”等模式,拉近与百姓的距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成为常乐镇调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名品牌。
4 年时间,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0 多起,调处成功率在98%以上,有效维护了常乐镇的社会稳定。常乐镇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镇”“南通市平安法治镇”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