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中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手法的应用

2021-05-16赵惠丹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赵惠丹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日益增加,传统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法应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本文着重对园林绿化中的配置运用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1.中国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与特点

中国园林起源于公元前11世纪,在园林设计上要根据其特有的自然景观特征,使其具有较好的生存和繁殖环境。到了西周,人们更注重植物的观赏价值,更注重其所代表的内涵。因此,在园林的造景中,植物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除采用天然植物外,还采用其他形式。还有一些人工种植的花草,可以让人更好的欣赏。到了隋唐,植物的种植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观赏型的种植技术,在历史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此期间,大量的珍稀植物被培育出来,而具有“富贵”之意的牡丹也正是在此期间被培育。而在此期间,我国园林的设计与建造也进入了鼎盛时期,至宋代。在国内,植物种植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嫁接技术也随之产生。到了明朝和清朝,花园仍在继续发展。与此同时,园林绿化的使用也逐步向规模化发展。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第一,从实际出发。各区域的城市在气候和水文环境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在种植的时候要考虑到城市的气候、土壤、水文等因素,如果不按照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文等因素来进行种植,不仅会增加后期的维护费用,还会造成植株的死亡。第二是以人为本主义。城市园林的设计目标是:植物的色彩、形态和曲线。

3.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3.1植物配置缺乏新意,层次感欠缺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以草坪和灌木为主导的植物配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草坪和灌木来达到减少费用的目的。但是,由于单纯地考虑建筑的造价,并不能使园林的设计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更无法实现城市的空气质量,因而导致了园林本身的功能单一。同时,由于缺少合理的植物配置,使得园林本身的观赏价值大大降低,部分游人无法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使其丧失了应有的功能。

3.2缺乏对服务人群的考虑

园林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园林的设计应更加注重人的需要。同时,在当前的一些主题公园和景点布置中,也存在着对服务对象不够周到的问题。例如:在进行儿童休闲场所的植物配置时,出现了一种不适当的有毒花草的情况。一些园艺家为了突出主题,往往会在孩子们经常接触的地方栽种色彩鲜艳、毒性强的花朵,从而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

3.3植物配置的生态观具有片面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都在进行生态园林的规划。然而,在此过程中,生态花园的概念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即仅仅是在改善环境温度、光照、湿度以及大气环境方面,却没有考虑到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相互关系,也没有考虑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的流通,因此在植物的配置上,存在着一些偏颇。此外,在园林植物的布局中,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满足人的短期需要上,而不能充分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不但会影响到植物的多样性,而且也会影响到城市园林中植物的合理利用。

4.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优化配置的具体策略

4.1实现不同种类的植物科学组合配置

景观设计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技术,应充分运用各种植物的形态差异,使其合理地分布,使景观花园整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首先,采用乔灌相生的方法。高大的树木,茂密的灌木丛,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景观花园在繁花似锦的时候,以乔灌相融的方式,调整景观的意境;用绿色的草地来衬托花朵的美丽,用五彩缤纷的花朵来衬托它的谦逊和宁静。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颜色配置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法。

4.2按照需求开展景观创作

园林绿化的目标在于创造一个环境优美、舒适、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随着园林设计的迅速发展,园林设计的类型日益增多,其功能和作用也日益丰富。所以,一定要按照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布置园林。例如,居住区内的小花园,就是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因此,要尽量营造一个凉爽、舒适的自然环境,可以利用榕树、玉兰等常青树种搭配,配合石台、凉亭、健身设施等,增加娱乐趣味。在建设大型公园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以符合地方特点为中心,以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3美观要求

由于现代人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也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栽植,而是运用植物的可塑性,创造出多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从而提升景观的美感。具体而言,植物的艺术造型主要包括文字造型和立体艺术造型,文字造型主要是通过修剪、摆放等操作,使植物形成各种具有警示、指示意义的文字,比如方向指示文字等,这些造型可以为园林内的游客提供方便;立体艺术造型的表现形式多样,具体取决于设计者要传达的内容,比如通过绿化植物构建卡通、写实等艺术造型,或为了体现文化利用绿化植物构建富有当地独特文化的造型等,这一类设计对于园林美观更具帮助。在这两个方案中,我们都要注意绿化植物的搭配,因为要将各种植物联系在一起,所以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对颜色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同的绿色植物,“绿色”的颜色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合理的布置,有利于审美的要求。

4.4保持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要提高城市绿化的整体效益,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其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在植物品种的配置和筛选中,有关植物配置师应将长期和速生树种的配比作为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內容,并依据植物群落的自然发展规律,对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以慢生树种为辅助点,以进一步提高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效果。

结束语

在植物的配置与设计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植物配置的基本原理,采取科学、行之有效的植物配置策略和方法,提升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水平,更好地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与观赏效果,从多方面满足城市公园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秋燕. 谈城市公园中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手法的应用[J]. 中国科技博览, 2013(20):1.

猜你喜欢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关键施工技术的探讨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探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浅谈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Units 13—14解题分析